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6个城市竞标(城市按字母顺序排列)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北京(中国)克拉科夫(波兰)利沃夫(乌克兰)奥斯陆(挪威)斯德哥尔摩(瑞典)
相比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运动员总数减少41人,为2892人。具体项目上,现代冬季两项参赛运动员配额减少20人,滑雪各项共减少41人,冰上运动共减少26人,无舵雪橇减少4人。此外,冰球项目新增两支女子参赛队伍共计46人,冰壶项目增加4人。
2021年12月,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2022年唯一出国访问安排是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年1月,速度滑冰运动员韩梅将参加北京冬奥会1500米、3000米、5000米、团体追逐四个项目的比赛。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176名运动员中,女运动员87人,占49.43%;男运动员89人,占50.57%。共有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哈尼族、京族、朝鲜族、布依族等9个少数民族运动员20人,占11.36%。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年龄最大的37岁(男子冰球叶劲光),年龄最小的17岁(男子自由式滑雪何金博、女子跳台滑雪彭清玥)。131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奥会,占74.43%;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等3名运动员将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是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教练员共78人,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51名外教。
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4%。与平昌冬奥会我运动员参加5个大项12个分项53个小项相比,增加了冰球、雪橇2个大项,北欧两项等3个分项,速度滑冰女子5000米等47个小项,参赛小项、运动员数量均大幅提升。
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筹办参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拿道德、风格、干净金牌为根本遵循,切实增强为国争光的志气、勇气,在奥运赛场积极展现新时代中华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确保实现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目标:一是要努力创造我冬奥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二是要充分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场上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场下阳光亲和、落落大方,胜不骄、败不馁,展现我良好风范。三是要坚决做到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兴奋剂问题“零出现”。四是严格遵守北京冬奥组委闭环管理各项要求,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
冬奥场馆位于北京城区(北京赛区)、北京延庆大庄科村(晋语:西大庄窠村)(延庆赛区)以及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地区(张家口赛区)。赛事场地
国家体育场 这座标志性的体育场因其独特的设计而被称为“鸟巢”,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不会举办任何体育比赛,但那里将再次成为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国家速滑馆 中国国家速滑馆位于中国北京,其设计以独特的外观展现了速滑运动的优雅、精确、速度和动感。该馆被称为“冰丝带”,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举办速滑比赛。该设计营造了一种激烈的竞技场氛围,22条光带(或丝带)围绕椭圆形曲面旋转上升,交织成茧,高度约为33.8米。这种“外壳”很大程度地确保了观众的舒适度和便利度。当夜幕降临,建筑外观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每一条光带都变成了富于动感的灯带,各种灯光效果变幻无穷。国家速滑馆占地17公顷,拥有一条400米长的赛道,冰面达到世界最高标准。场馆可容纳约12000名观众,均靠近比赛场地。地下两层用于场馆服务和停车。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 Air)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造型设计的灵感来自跳台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形象的契合跳台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总高度60.5米,长约164米,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跳台结构的剖面曲线在满足Big Air竞赛要求同时,为空中技巧比赛预留了剖面变化的可能性。在造型上三条飘带简洁表达出“飞天”飘带的概念,顶部飘带标识出发区,中部飘带为主体包裹兼有抗风柱、竞赛照明灯杆和安全防护网支撑结构柱,并兼有防风作用,下部飘带与中部飘带和主体结构相互掩映。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一个雪上竞赛场馆,将于2021年12月中下旬开始启动造雪。整个造雪过程将分为四个阶段,涉及本体造雪和塑形、储雪、补雪等工作,造雪量将达到6500立方米,储雪量约4500立方米。
国家游泳中心 2008年奥运会作为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比赛场地的“水立方”,将被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这次改造也将让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双奥场馆,也是世界首个“冰水转换”的场馆冰面的温度是零下8.5摄氏度左右,距离冰面1.5米,它变成了10摄氏度到正负2摄氏度,然后到观众区可能变成18摄氏度,这个和原来的温度场分布就有比较大的变化。湿度控制上要把露点温度降到负4摄氏度。可容纳18000名观众的五棵松体育馆将与国家体育馆一起成为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的主要赛场。
五棵松体育中心 场馆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改造,改造后场馆配备30x60米和26x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不仅是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赛事通用型场馆,还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还原为篮球场,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国家体育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留场馆设计类似于传统的中国折扇,被昵称为因此获得“扇子”的绰号,国家体育馆外观尽可能保持了原有风貌,其扩建部分的外立面,无论是从屋顶造型、立面选材还是空间尺度的划分,都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此外,扩建训练馆的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可以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调节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
首都体育馆 在冬季奥运会期间承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
北京冬奥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朝阳区奥体文化商务园区11号地块,主要用于接待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上运动的运动员。奥运村的设施将包括2300个床位,用于接纳运动员和比赛官员前来参加冬季奥运会。随着冬奥会和残奥会的结束,这个以健康和智能为主题的奥运村将成为面向大众出租的公共住房。总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位于奥体中心以南、中轴线以东,共有20栋住宅,项目一标段工程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地下为整体车库,共3层,地上为11栋主楼住宅、最高17层、建筑高度60米,结构形式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雪如意”将承办跳台滑雪全部五个比赛项目,以及北欧两项全部三个比赛项目,场馆可以容纳坐席4850个、站席5000个,因为多数的比赛都是在室外和夜间举行,天寒风疾的观赛环境极易给观众带来不舒适感,导致观众的观赛体验不佳,影响到冬奥会的办赛效果,这就对保暖措施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中国北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自北向南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场馆技术楼等,赛道总长8.7公里,沿山体自然地形而建,分为竞赛主赛道、残奥坐姿赛道及训练赛道等;场馆技术楼共有地上4层,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赛事管理和技术用房;在东西两侧,还有地下连接通廊横穿赛道出发区,连接技术楼与设备存放区、靶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11个冬季两项赛事。冬奥会后,该中心除将用于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外,还将成为旅游胜地。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太子城区域东南侧山谷,由西向东依次为场馆运营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场馆技术楼、场馆媒体中心和转播综合区。其中,赛道总长9.7公里,分为东侧山谷的竞赛赛道和南侧山谷的训练赛道;场馆技术楼建筑面积为4890平方米,共有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兴奋剂监测站,首层主要满足竞赛管理功能,二层为平台,三层为奥林匹克大家庭,四层为仲裁、计分及计时等比赛技术用房。
云顶滑雪公园 是一个现有的滑雪胜地,那里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家园。冬奥会使用的设施为临时性的,场馆将在赛事结束后归还给其所有者,该公园将有两个独立的场地:公园A用于自由式滑雪;公园B用于单板雪板。每个场地可容纳7500名观众。
张家口冬奥村 张家口冬奥村将在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接纳264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奥运会结束后,该地点将会改造为商业区。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第一个滑行运动赛道,也是亚洲范围内的第三个赛道。该中心可容纳2000个坐席以及8000个站席。冬奥会结束后,该中心将被用来举办国际比赛,同时也将是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场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西北部的小海托山区,由七个滑雪道组成,最大垂直落差达900米,该场馆将在冬季奥运会后将继续被用于国际比赛和运动员训练。可容纳5000个坐席以及3500个站立席位。
延庆冬奥村 延庆冬奥村是根据中国北方山村的文化特点设计的,突出了中国文化和环境保护的特点,以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该场馆可接纳143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中国举办冬奥会,将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将推动全国人民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并将为健康中国、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在祝贺中表示)
祝愿北京2022年的冬奥会,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力和信心,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体坛中迈出了更大一步,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信任。(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几代冰雪人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在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重大。冬奥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以后要更好地提高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也要大力普及群众冰雪运动。(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任洪国评价)
祝福祖国,相约北京2022,我们一起在北京等你。(环球视觉传媒CEO朱卫伟)
2008年我们北京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次申办冬奥会成功,一个国家能又承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非常了不起。(1963年世界速滑锦标赛上获得1500米金牌获得者罗致焕)
2021年,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为2021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之一。
祝贺北京和这座城市的人民赢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英国代表团参加2008年奥运会之后,对那里壮观的体育场馆、友好的人民和无与伦比的盛会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相信北京能够为全世界的运动员举办一届伟大的冬奥会。(英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比尔·斯温尼)
在国际奥委会看来,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选择,“带动3亿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也将催生一个巨大的冰雪产业市场。(美联社记者斯蒂芬·威尔森撰文)
国际奥委会将举办权赋予北京,是因为他们相信北京能够成功地举办一届冬奥会。(法新社记者尼尔·康纳)
中国懂得如何组织举办一场大赛事,也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中国体育问题专家苏珊·布劳内尔)
北京在本次申办中并未刻意高调,冰上与雪上项目之间距离过远与缺少自然雪的现状让北京不得不考虑可能的失败,也让本以冰雪项目见长的阿拉木图底气倍增。不过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曾经多次强调,人工造雪、充足的现存水量与建设中的京包高铁足可保证2022年冬奥会的顺利举行。(日本共同社评价)
中国总是做得很好,所以我相信中国会一如既往办好此次冬奥会。(以色列冬奥代表团团长雅尼夫·阿什克纳齐)
”北京为确保下个月能在疫情期间安全举办2022年冬奥会制定的计划看起来很有力“(世界卫生组织 评)
我目前掌握的情况基本来自现场负责人克里斯多夫·德比,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个词“了不起”。他用“了不起”这个词来评价,一方面指的是北京冬奥会场馆方面,中国已为各个运动项目准备的奥运场地设施十分卓越;另一方面指的是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 约翰·科茨)
“我必须要祝贺中国政府和人民,你们为筹备北京冬奥会付出了巨大努力,那些企图政治干预北京冬奥会的人都终将失败,世界将看到一幅积极健康的北京冬奥会图景。”(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励和团结世界。国际奥委会遵守相关防疫规定,并对此次冬奥会充满信心。(国际奥委会委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金牌得主、津巴布韦青年、体育、艺术和娱乐部长考文垂)
2008年我在北京,因此我知道中国这次一定会承办出色的比赛。我认为北京2022冬奥会将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甚至可能更加令人难以置信,我很高兴能再次来到北京并进行见证。(国际奥委会委员 考文垂)
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将与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截然不同”,但是会“同样震撼”。(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奥运频道执行董事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
北京冬奥会展现了人类科技和科学的进步,展现了中国最好的一面、全人类最好的一面,坚信北京冬奥会将圆满成功。(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
北京冬奥会做到了真正的“无与伦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3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财务收支报告公布,报告显示,北京冬奥组委收入153.9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2.89亿美元;支出150.4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2.37亿美元;结余3.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0.5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