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历代绘画简介十一下

海上画派:清末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沪派”。大约十九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脱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

任伯年(1840-1896),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浙江山阴人。幼随其父任淞云学习“写真术”,后跟任熊、任熏学画。长期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肖像、人物、花鸟,画风受陈洪绶、任熊的影响而又有创新。笔法生动,色调明快,构图新颖,是“海上画派”中的姣姣者。

《三羊开泰图》:纸本、设色,纵169.7厘米,横92.7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任伯年绘画的构图追求平稳对称,巧思超人,三羊前后位置处置合理,如无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三羊的表现手段更为突出,分别运用点簇、泼墨、干笔勾勒三种技法,赋予对象活泼的生命力。

格林纳达属卡里亚库岛和小马提尼克岛2003年《生肖羊年》·任颐三羊开泰图

清任伯年《三羊开泰图》原画

《牡丹图》:纸本、设色,纵148.5厘米,横79.4厘米,现藏中国美术馆。以秀石及盛开的牡丹花丛入画历来是画家喜爱的选题。湖石勾勒圆润谨劲,牡丹的描绘既用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又参以勾线填色之法,两种画法统一在凝重沉厚的笔法中。赋色协调热烈,笔墨坚实,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日本2009年《集邮周》·任伯年牡丹图

清任伯年《牡丹图》原画

《和合二仙图》:轴、绢本、设色,纵157.4厘米,横90.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画极富特点,画中二人虽身躯庞大,面容却似黄发小儿,憨态可掬。二人相倚树弯处,正在喁喁私语,神态表情刻画非常生动,赋色凝重但不呆板。用笔简逸灵活,纵肆劲健。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清任伯年·和合二仙图

《任伯年画牛图》欣赏:任颐是一代画牛名家,他笔下的牛造型准确,生气灵动,笔法多变,墨色交融,让人置身于恬静的田园风光之中。牧童的塑造稚朴自然,情趣活泼,无不显示画家高超的人物画技巧。

多哥1997年《生肖牛年》任伯年·牧童图

多哥1997年《生肖牛年》任伯年·牧牛图

多哥1997年《生肖牛年》任伯年·牧归图

多哥1997年《生肖牛年》任伯年·午憩图

《双鸡牡丹图》:轴、绢本、设色,尺寸不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家以兼工带写的笔法画雌雄双鸡,站在高石上昂首凝视,石旁数株牡丹瑰丽盛开。双鸡形象生动,羽毛不用细笔勾描而用彩墨点画,牡丹信笔而写,气势连贯,坡上随意勾描丛草,笔法粗犷。全图用笔灵活,设色澹雅清新,构图平中求奇,静中寓动。

格林纳丁斯2005年《生肖鸡年》小全张·任颐双鸡牡丹图

格林纳丁斯2005年《生肖鸡年》小型张·任颐鸣鸡图

《五瑞图》:轴、设色、纸本,纵104.5厘米,横43厘米,现藏私人手中。此画是任伯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正中有一条色彩斑斓的蛇缘木而下,形神兼备,此外还有蜘蛛、蟾蜍、守宫、蜈蚣合称“五瑞”。

坦桑尼亚2013年《十二生肖-蛇》清任伯年·五瑞图

清任伯年《五瑞图》原画

任熊(1823-1857),字谓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幼时家贫,跟塾师学画人像,后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画法宗陈洪绶,与其弟任熏、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画像》:轴、纸本、设色,纵177.4厘米,横78.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无年款,从画像上分析应是任熊三十余岁的壮年。当时正是社会动荡时期,清王朝日益腐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以及列强的入侵。画家面露沉思状,其袒露右肩、不修边幅的装束,俨然一位绿林好汉的相貌,无一点文人画像格调。此图如银钩铁画般的衣纹线条不仅与主人公坚毅勇猛的形象相吻合,而且烘托出其内在的阳刚之气,增强了画作的感染力。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年亚洲国际邮展》清任熊小全张边纸·任熊自画像

清任熊《自画像》原画

《十万图册》:册页、泥金笺,设色,每开纵26.3厘米,横20.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十万图册》是任熊晚年创作的10幅山水精品,因题目均以“万”字起首而得名。画家是以“十”、“万”来概括天下美景与赏心乐事。作品笔法细腻,构思精微,意境深邃,并富有装饰趣味,与写实中充满浪漫情调。尤其是作者运用金笺纸的底色作用,使青绿设色逾显得绚丽多彩,浓艳华贵而不失雅逸的艺术效果。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年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点青莲

清任熊《十万图册》·万点青莲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峰飞雪

清任熊《十万图册》·万峰飞雪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竿烟雨

清任熊《十万图册》·万竿烟雨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壑争流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笏朝天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卷诗楼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林秋色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松叠翠

安提瓜和巴布达《香港2004国际邮展》任熊·十万图册之万丈空流

(1)任熏(1835-1893),字舜琴、阜长,浙江萧山人。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禽鸟,亦长于园林设计。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任熊,奇躯伟貌,别出匠心。花鸟画则工写兼善,富有奇趣。“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兄任熊、侄任预、族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

尼维斯2006年《生肖狗年》清任熏·画狗图

《任熏·人物图》:纸本、设色,尺寸不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熏的人物画师承其兄任熊,有出蓝之妙,人物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及兰叶几种描法,人物身躯伟岸,画风古雅。此图绘厅堂内主仆二人,仆童正持茶壶烹茶,主人则倚椅而坐,悠然闲逸。墨色融合,线条圆润婉转。

多米尼克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清任熏·人物图局部

(2)任预(1853-1901),一名豫,字立凡,浙江萧山人,任熏子。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笔墨初无师承,尽变任氏宗派,其人性格懒散,非极贫至窘不画。然其画纯以天分秀出尘表,画山水奕奕出新,画花卉根叶奇绝,画仕女则秀媚天然,名绝一时。“海上四任”之一。

帕劳2004年《生肖猴年》任预·翠竹白猿图局部

帕劳2004年《生肖猴年》小型张任预·翠竹白猿图

《王维诗意图册》:册页、纸本、设色,尺寸不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山径弯曲渐行渐远,一樵夫负荷沿山路而行,古树葱茏,山势巍峨,正是王维“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诗意的完美诠释。山石用斧劈皴,着色清丽,别有韵致。构图饱满,有虚有实。

多米尼克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清任预·山水人物局部

虚谷(1823-1896),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安徽新安人,居扬州。工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擅画松鼠、金鱼。亦善写真,工隶书。其作品造型生动,敷色清新,落笔冷消,别具风格。海上四大家之一。

《观潮图》:纸本、设色,纵140.5厘米,横39.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上茫茫的海面,水天一色,浪花飞舞,惊涛骇浪。海边上岩石古树楼阁屹立,内有二文士正准备去观潮。山石用重墨勾勒,水以淡墨烘染,有虚有实,有浓有淡,并巧妙的留出空白作白云,使画面境界显得十分深远辽阔。

清虚谷《观潮图》原画

《松鹤延年图》:轴、纸本、设色,纵184.5厘米,横98.3厘米,现藏苏州博物馆。画面斜出构图,坡上野菊丛生,花繁叶茂,苍松参天,藤萝四垂。松侧菊畔有一雄健丹顶鹤傲然单脚而立,岿然不动。松针茂密,菊花竞艳,作为画面中心,丹顶鹤俨然是这个小小的世界主宰,注目远方,神态安详。整幅画给人一种福寿康宁的愉悦和满足,体现了“松鹤延年”的题旨。

多米尼克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清虚谷·松鹤延年图

清代绘画·海上画派之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浙江孝丰(今湖州安吉)人 。为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是“后海派”中的代表。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酣畅淋漓。

乌干达1997《香港第11届亚洲国际邮展》小型张·吴昌硕像

《双桃图》:此画是吴昌硕1903年秋创作的作品,自祝60寿辰。原藏吴昌硕弟子著名画家王个簃先生手中,后捐献给南通市人民政府,再后移交个簃艺术馆。此图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艳沉着。吴昌硕敢于用色,反俗为雅,乃大师手段。更为突出的是这幅作品在构图上的疏密呼应,上幅密叶双桃,下幅一枝垂下,二、三叶勾底,正是硕果压枝、鸿寿满树。

T98《吴昌硕作品选》8-2·双桃图

晚清吴昌硕《六十岁自寿双桃图》原画

《芙蓉图》:此画是吴昌硕83岁时创造的一幅作品,曾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会上获绘画二等奖。原画藏吴昌硕的孙子吴长邺手中。此图芙蓉花卉,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气蓬勃。芙蓉枝叶皆以大写意绘出,色墨并用,浑厚苍劲。

T98《吴昌硕作品选》8-3·芙蓉

晚清吴昌硕《芙蓉图》原画

《紫藤图》:此画是吴昌硕78岁创造的四条屏之一。吴昌硕的画,脱胎于篆书的用笔,气势雄健,笔墨苍劲浑

厚。此图绘藤叶凌空倚势,宛如龙翔凤舞。藤条盘绕回曲,缠石数重。画家娴熟地运用狂草般的笔法,飞动迅疾,一气呵成。这种以书入画的风格别开蹊径,对近代中国画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T98《吴昌硕作品选》8-4·紫藤晚

清吴昌硕《紫藤图》原画

《牡丹图》:此画也是吴昌硕78岁时所作的四条屏之一。吴昌硕的写意牡丹,一是重气尚势,以浑厚豪放为宗,二是“直接从书法演画法”,以书、印、金石入画,如写如拓,高古凝重。此图奇石侧一株牡丹绽放盛开,硕大的花朵在枝壮叶茂的映衬下显得风姿绰约,旁有几株含苞欲放的花蕾,与之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对比。笔法单纯朴厚,大写意出花卉奇石,复色运用酣畅自如。

T98《吴昌硕作品选》8-5牡丹

晚清吴昌硕《牡丹图》原画

《秋菊图》:此画和上面的《牡丹》同为吴昌硕78岁时所作的四条屏之一。菊花石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题材。此幅画庭院秋景,大石旁盛开一篱菊花。菊叶纯用水墨,侧锋阔笔扫下,趁墨色未干即勾叶脉,愈见沉郁浑穆,菊花则用双钩画瓣,在染以颜色,绽开了满园的生机。构图充实,体态饱满,有大朴大雅之趣。

T98《吴昌硕作品选》8-6·秋菊

晚清吴昌硕《秋菊图》原画

《红梅图》:这是吴昌硕1902年绘的一幅作品。诗画交映,独具一格。吴昌硕毕生酷爱梅花,他在四十岁左右学画,就是从画梅入手。他画梅不说“画”而说“扫梅”,这“扫”字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他在作画时纵笔挥洒、风驰电擎的神态。梅花一幅,不仅代表了吴昌硕超绝的艺术风格,也是其品格的写照。

T98《吴昌硕作品选》8-7·梅花

晚清吴昌硕《红梅图》原画

《书法·石鼓文》:这幅书法对联,是吴昌硕72岁时所作,功力以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他的书法由颜楷及汉隶,中年后专攻石鼓文,“强抱篆隶作狂草”,一改往昔帖学柔秀之风。

T98《吴昌硕作品选》8-1·书法

晚清吴昌硕《书法·石鼓文》对联

《篆刻》:这是吴昌硕49岁所作的阳文“美意延年”和45岁所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阴文篆刻,两方合为一幅。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艺术中,其在金石治印方面所下功夫最深,印中分朱布白,构体成型,既能融会贯通前人法度,又能自出新意,穷极变化,达到情趣深厚的高超境地。其篆刻气魄宏伟,奇肆雄浑又工整细致、婀娜多姿。印里寓有刚健与柔和、古拙与工巧、放纵与收敛、遵循法度与突破常规相统一的绝妙境界。

T98《吴昌硕作品选》8-8·篆刻

《梅兰图》:图绘右侧斜伸出一粗干枯败的老梅,上有新枝白梅仍顽强盛开,似乎告诉人们即使面对险峰崖壁永不低头、永不言败的精神。下绘丛兰数株,更加衬托其高尚的品格。老梅树干用浓墨渲染,山峰崖壁则用淡墨挥洒,对比强烈,令人观之肃然起敬。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吴昌硕·梅兰图

晚清吴昌硕《梅兰图》原画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小版张·吴昌硕作品选

《花果图册-荔枝》:册页、纸本、设色,纵21厘米,横28厘米,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此幅出于《花果图册》第三开。荔枝乃岭南佳果,遂成画家屡画不厌的题材。此画作写来自然随意,枝头硕果累累,色泽鲜艳,墨彩淋漓。枝叶浓淡相和,题跋挥洒写意,实属小品中的精品之作。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荔枝图

《花果图册-白荷》:册页、纸本、设色,纵21厘米,横28厘米,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此幅出于《花果图册》第八开。此图似不经意,布局却很别致,仅画三张荷叶,将荷花围绕中间。荷叶浓墨洒扫,墨法笔滋,意境清新。白荷淡墨出之,对比分明,气势磅礴。是真正的大写意,具有独特格调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白荷图

《神仙梅寿图》:轴、纸本、设色,纵125.5厘米,横52.4厘米,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为吴昌硕1918年绘制。吴昌硕将海派市场化的谐俗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经常采用吉祥寓意题材“讨口彩”,还往往用题跋点出,颇贴近清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心理,受到以上海为中心的商人和市民阶层的欢迎。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神仙梅寿图

《牡丹图》:纸本、设色,纵77厘米,横33厘米,现藏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为吴昌硕1924年绘制。此幅牡丹图,设色鲜丽,牡丹用洋红渲染,显得醒目动人。花卉叶片浓墨、淡墨轻扫,不拘一格,自得灵性。兼之枝叶婆娑,令人觉有风袭来,颇具动感。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牡丹图

《珊瑚珠图》:轴、纸本、设色,纵125厘米,横51.3厘米,现藏北京荣宝斋。为吴昌硕1914年绘制。此画用色甚为精妙,右上处树枝用淡黄色,浓淡之变给人以“夕阳”的晚色调。左处虽以浓色写叶,但有“墨色五分”的渐次变化,无醒目灼眼之感。红、黑、黄、绿穿插其间,相掩相映,有西方“环境色”的效果。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珊瑚珠图

《石榴图》: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60.4厘米,现藏北京荣宝斋。为吴昌硕1921年绘制。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石榴图

《富贵眉寿图》:纸本、设色,纵117厘米,横48厘米,现藏上海朵云轩。为吴昌硕1926年绘制。清供图是明清以来文人画家常绘制的题材,吴昌硕更是公认的高手,他一生多作清供图迎岁、赠友。此图画白梅数枝,盆花牡丹及水果,物象错落有致,设色浓而不艳,以大写意笔法写之,极富金石情趣。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富贵眉寿图

《设色梅图》:纸本、设色,纵122厘米,横50.3厘米,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为吴昌硕1919年绘制。此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在填颜色,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设色梅花图

《葫芦图》:纸本、设色,纵124.5厘米,横51.5厘米,现藏北京荣宝斋。为吴昌硕1921年绘制。此图写葫芦大藤,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画葫芦。而盘旋缠绕、贯通全图的则是以书入画的大藤,是全画的血脉,画因它的流动而生意盎然。此图设色古雅,用笔豪放,构图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充分表现了吴昌硕古拙、浑重、豪迈的画风。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葫芦图

《岁寒图》:轴、纸本、墨笔,纵169.2厘米,横70.1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为吴昌硕1917年绘制。图画松树主干一笔直下,不作屈曲,再在主干上画出枝干。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松树更显苍老斑驳。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岁寒图

乌干达1997年《香港亚洲国际邮展》吴昌硕作品选·丛菊图

吴昌硕作品选·菊花图

(1)蒲华(1839-1911),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室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浙江嘉兴人。曾参加科举,中秀才,后绝念仕途,专心艺术创作,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画山水、花卉,尤爱画竹。师承陈淳、徐渭、郑板桥等,画笔奔放,风韵清隽。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清末海派四杰”。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蒲华·荷花杨柳图局部

(2)张熊(1803-1886),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者等,室名银藤花馆,秀水(浙江嘉兴)人。其年轻时就移居上海,参加各种美术活动。他的花鸟、蔬果、草虫、山水、人物都很有功力,精篆刻,亦善八分书。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张熊·鸜鸪图局部

(3)钱慧安(1833-1911),字吉生,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宝山高桥镇,别号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室名双管楼,又号双管楼主。少年时即从民间画师学习写真汲取营养,后学明四家画风,继而师费丹旭、改琦、上官周等名家,终将诸家之法融会贯通。工画人物、仕女,笔意遒劲,神态闲雅。为海派代表性画家之一,“城隍庙画派”代表画家。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钱慧安·观音图

多米尼加2000年《千禧年·中国近代绘画》王震·策杖诗思图局部

(1)《苏州石刻像-文天祥像》:苏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为纪念历代有贡献于社稷的苏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苏地而被后人推崇的名人,清道光七年(1827年),沧浪亭所立名贤祠,初建即列名贤赞570名,由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刻。后又续增名贤600余名,几经兴废,至今尚存石刻名人像赞594名。文天祥像即为其一。

台湾《名人系列-文天祥、岳飞》·文天祥石刻像

清道光七年刻《沧浪亭500名人像赞·文天祥像》拓片    (2)《杜甫石刻像》: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有一通清朝人张骏临摹南熏殿本杜甫像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之杜甫像面容清癯,目光深沉。把诗人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

纪93《杜甫诞生1250周年》·杜甫像

清张骏镌刻《杜甫草堂石刻像-杜甫像》拓片

(1)少林寺壁画: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寺内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以及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的壁画。

1995-14《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4-3白衣殿壁画·

少林寺拳谱局部

《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绘于白衣殿东北、东南的壁墙上,壁画内容对于研究历史传说故事和清晚期绘画艺术有着极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这些壁画技法高超,精致细腻,近乎工笔,一丝不苟。

1995-14《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4-4白衣殿壁画·十三棍僧救唐王局部

清少林寺壁画《白衣殿十三棍僧救唐王》局部

(2)西藏的壁画艺术:西藏壁画主要是寺庙壁画艺术。作为宗教艺术,它为宣传宗教义理服务,严格按照教义规定制造,规范化、模式化,统一、呆板。画师都是虔诚的教徒,作画时充满了宗教感情,工笔重彩,一丝不苟。西藏壁画总体来说构图饱满,布局均衡,线条工细,色彩富丽,整个看上去,写实严谨,生动传神,动荡不安,充满激情。

列支敦士登1993年《西藏艺术》·西藏寺庙壁画

列支敦士登1993年《西藏艺术》·西藏寺庙壁画

(3)颐和园长廊壁画: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乾隆15年(1750年),后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12年(1886年)重建。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长廊是一条彩色画廊,枋梁上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各种彩画八千多幅。从表现手法上看,应是出自不同的民间画师之手。

2008-10《颐和园》6-4·长廊

颐和园长廊彩画之·桃园三结义

颐和园长廊彩画之·王佐断臂

(4)孔府影墙壁画:孔府的内宅,有一面影壁,影壁上是一幅古壁画,画长3米,宽2.5米。此画画的是一头怪兽,头似龙,口如狮,身似麒麟,蹄如马,张牙舞爪,昂首挺胸,野心勃勃,身上布满火焰,好不威风。它的周围散落着被啃噬珠宝,它拥有了所有宝物,仍然不满足,还想去吃太阳,真是欲壑难填。此壁画里的怪兽,名叫“贪”。此画在内宅影墙上,用以告戒府人不要贪赃枉法,警示子孙后代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戒贪欲。

民国纪念戳《孔子诞辰纪念》·孔府影墙壁画

清代孔府内宅影壁墙壁画《贪》

(1)《清刻本·晚笑堂画传》:清康乾时期的著名画家上官周绘,乾隆八年(1743年)聘请广东名雕工雕版刊行。它收集作者依据史料刻画的120位历史人物绣像,每幅绣像皆附有像赞文字。所绘人物个个惟妙惟肖,各具神态,对后人的同类作品有一定影响。

JP141《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邮资明信片邮资图·欧阳修画像

清刻本《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欧阳修像

清刻本《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王羲之像

(2)《清刻本·聊斋志异》: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撰,初刻版为乾隆31年的青柯亭版本。清光绪12年(1886年),同文书局之铁城广百宋斋主人,不惜重金,力邀其时众绘画名手,以青柯亭十六卷本为底本,为《聊斋志异》插图。每图按聊斋400余篇叙事精心绘制,切合故事,画龙点睛,确肖神情。又请当时诗文大家,题写七绝,共呈图中。乃使全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精美绝伦。

山东淄博《2006年春节纪念戳》·清刻本聊斋志异插图·青凤局部

清光绪刻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插图·青凤

(3)《清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清乾隆38年,乾隆帝敕命编纂印制《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丛书,138种,2416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木活字印本。为此,管理武英殿刻书事物大臣金简编撰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概括总结了活字制作、刊印的全部工艺流程,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此书内有八幅工作场景图,画面布局平衡,人物造型生动,是清殿版画中的精品。此图即为其中之一。

利比里亚2000年《千禧年·中国古代科技》·清殿版画

清殿版插图《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插图·摆书图

(4)《御制耕织图》:又名《佩文斋耕织图》。不分卷,康熙皇帝题诗,焦秉贞绘图,朱圭、梅玉凤镌刻,清康熙35年(1696)内府刊本。耕图、织图各23幅,共计46幅图。每页纵34.7厘米,横27.7厘米,图框24.4X24.4厘米。图中人物工细纤丽,在技法上还参用了西洋焦点透视法。刻法圆润秀挺,曲尽其妙,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一部传世经典。

2011-12《云锦》小全张邮票附票·清殿版画《焦秉贞绘御制耕织图》两幅

清殿版画《御制耕织图》之20·染色

清殿版画《御制耕织图》之21·攀花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创于明崇祯年间,清雍正、乾隆至光绪初为最盛时期,已历300余年,因产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杨柳青木板年画是印绘相结合的年画制品,风格独特,构图丰满,线刻精工细腻,人工染色艳丽。题材多为戏曲、神话故事以及表现美女、胖娃娃等世俗风情等内容,其代表作品以清时期最为典型。

《莲年有余》:即“连年有余”之谐音。此画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经典作之一,大约兴起在清乾隆年间,只是当时的图案和现在略有不同,至清末光绪时图案与现在基本不变。画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持莲花,象征吉祥美好,生活富足。

2003-2《杨柳青木版年画》小版张边纸·连年有余

HP1994《1994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2-3·年画连年有余

《五子夺莲》:清雍正年间,属娃娃题材的经典之作。画面中娃娃形象生动,造型丰满,其线刻细腻,染色鲜明艳丽,充分体现了杨柳青年画的独特风格。“五子”寓意多子,亦有“教五子,名俱扬”之意,民间素有“五子夺魁”之说,此画中为“夺莲”,寓意为“连生贵子”之意。

2003-2《杨柳青木版年画》4-1·五子夺莲

2009年贺卡邮资信封第二组年画《喜事连连》·五子夺莲

清雍正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五子夺莲》原图    《镇宅钟馗,驱邪逐魔》:此画为清乾隆年间作品。其绘画艺术在其他“门神”类中属上乘。杨柳青年画题材丰富,但最早是从门神的门画开始产生的,现今有些地区仍有贴门神的习惯。钟馗是神话传说中的驱逐人间鬼魅和避驱凶邪的神仙。

2003-2《杨柳青木版年画》4-2·钟馗

清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镇宅钟馗、驱邪逐魔》原图

《盗仙草》:此画为清乾隆年间作品,是著名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情节。其风格特点为人物多而清丽,线条优雅,人大于景,疏朗有风致。内容为白娘子偕小青迎战护山仙童。

2003-2《杨柳青木版年画》4-3·盗仙草

清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盗仙草》原图

《白蛇传》:此画为清道光年间作品,为杨柳青年画中民间故事类最为经典作品之一。它将著名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浓缩在一个画面里,从游湖、借伞、开药店、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无不齐全,场面恢弘,构图美妙,人物刻画准确生动,多而不乱,印绘精细,设色雅致,实属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上乘之作。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封面图案·清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封底图案·清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内页·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游湖借伞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内页·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盗仙草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内页·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水漫金山

SB21《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内页·杨柳青木版年画《白蛇传》局部·断桥相会

清乾隆年间杨柳青木板年画《白蛇传》原图

《玉堂富贵》:此画为晚清之名作,俗称“母子图”。以玉兰、海棠、牡丹、贵妇寓意“玉堂富贵”,也称“富贵寿考”,即“大富贵,亦寿考”。相传唐人郭子仪在银州,偶见织女下凡,郭有所祈祷。织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升天而去。后果其然,天降两幅对画,贵妇抱娃,衬以白色折枝花。隐喻即富贵亦寿考之意。

2003-2《杨柳青木板年画》4-4·玉堂富贵

《五谷丰登》:此画为清代作品。是两幅对称的娃娃画,也叫“对画”。左右两张画中各有一个头戴紫金冠,身着马褂蟒袍的童子,手执一花瓶。左右另各有一个梳丫髻、批云肩的童子,手提一宫灯跟随。左边童子手里的瓶花是荷花,代表“和和美美”,右边的瓶花是牡丹,代表“富贵满堂”,瓶花吐出的祥云里各有两个字即“五谷丰登”。 整张年画包含了喜庆吉祥的寓意,而且画工精美,富有装饰趣味。

2009年贺卡邮资信封第二组年画《五谷丰登》

HD2007动感卡《光栅明信片》邮资图·五谷丰登

2000年贺卡邮4-2年画《杨柳青木板年画·五谷丰登》

清代杨柳青木板年画《五谷丰登》对画原图

清代杨柳青木板年画《五谷丰登》对画原图

2005-4《杨家埠木版年画》4-2·连年有余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连年有余对画(右)》原图

2005-4《杨家埠木版年画》4-3·喜报三元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喜报三元对画(右)》原图

2005-4《杨家埠木版年画》4-4·天女散花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天女散花》原图

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民间流派,清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其印刷兼用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辟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琵琶有情》:原图描绘了一名弹词女艺人在演唱“堂会”的情景,艺人自弹自唱,二妇人听得入神,三孩儿绕膝撒娇,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评弹是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在江、浙、沪地区已经流传了300多年的说唱艺术。

2004-2《桃花坞木版年画》4-1·琵琶有情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琵琶有情》原图

《麒麟送子》: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麟儿是幼童聪颖的美称,乘坐麒麟下凡投胎转世的必定是神童。这是一幅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传统年画。

2004-2《桃花坞木版年画》4-2·麒麟送子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麒麟送子》原图

《刘海戏金蟾》:刘海即刘金蟾,是道教中的神明。在古代的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画中的刘海童稚可爱,手持成串金钱,逗引三足金蟾。刘海蟾是钓钱、撒财和吉祥喜庆的化身。

2004-2《桃花坞木版年画》4-3·刘海戏金蟾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原图

《十美踢球图》:球即鞠,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由宫廷逐渐传入民间。原图有十女二童,邮票图取其一女踢球。

2004-2《桃花坞木版年画》4-4·十美踢球图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十美踢球图》原图

《福字图》:在中国民间过年时,无论天南地北,家家户户大年三十都要贴上一个红红的“福”字,有正有倒,以示“福”来到之意。从这幅《福字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这个“福”字的内容是相当多的,有代表子孙旺盛的鼠,有何仙姑的荷花,有蓝采和的花篮等,唯独没有谷物堆满仓的形象。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食足并不是“福”的真谛,福是精神上的追求,“福”文化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民俗观念,是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

2009年《贺卡型邮资信封》第二组年画·迎福纳祥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福字》原图

《西洋斗鸡》:清朝末期,西方文化涌进中国,给中国的木版年画带来了新的内容。苏州距上海较近,接受西方各种文化很快,这幅《富贵长春、西洋斗鸡》年画即如此。“斗鸡”活动中国古时即有,冠名“西洋斗鸡”恐怕是为了追求新潮,使其作品更为畅销罢了。

多米尼克2005年《生肖鸡年》小全张·桃花坞木版年画·西洋斗鸡

多米尼克2005《生肖鸡年》小型张·桃花坞木版年画·西洋斗鸡

《天赐麟儿》:此图为清版作品。南北朝时,徐陵四岁,高僧宝志上人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后来徐陵于南朝梁、陈皆任文官要职,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并与庾信齐名。“天赐麟儿”即取此典故而来。图中画一童子骑于麒麟背上,手持莲和笙,指代“连生贵子”;左侧一童子执旗,上书“天赐麟儿”;右侧童子手持印绶,寓意麒麟送来的子嗣长大后必能得中状元、步步高升,成为经世良材、辅国贤臣。

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雕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人物头大身子小,既有喜剧效果又觉匀称舒适,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与杨柳青、杨家埠、桃花坞合称中国四大年画。

《门神秦琼·步下锏》:取自开封市博物馆清末作品。门神是朱仙镇年画古老而典型的题材,骑马披甲执鞭锏的门神画俗称“马上鞭”,不骑马、更见魁伟身材、威武之气的门神画,俗称“步下鞭”。无论“马上”“步下”,都是秦琼执锏,尉迟敬德执鞭,百姓除夕前把他们请到家里,贴到门上,驱灾辟邪,保佑平安,并恭敬地称他们二位为“门神”。

2004-2《朱仙镇木版年画》4-1·步下鞭

清版《朱仙镇木版年画·秦琼敬德步下鞭锏门神》原图

2004-2《朱仙镇木版年画》4-2·三娘教子

清末朱仙镇木版年画《三娘训子》原图

《柴王推车》:取自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清末年画作品。表现柴荣推车卖伞,寓意“推车满载聚宝盆”。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有空白地方较少,主次分明,主题突出,情景人物安排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图案,美感强烈。

2004-2《朱仙镇木版年画》4-3·满载而归

清版朱仙镇木版年画《柴王推车》原图

《三女侠》:取自年画收藏家王树村所藏的清代年画作品。此画又称“女三杰”,描写王玉凤、王氏小香、张桂兰三位智勇双全、行侠仗义的故事。朱仙镇年画表达正面人物、英雄形象画面较多,塑造英雄人物一身正气、忠诚、朴实,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英雄人物真实形象,给人以正义感。

2004-2《朱仙镇木版年画》4-4·凤香兰

清版朱仙镇木版年画《三侠女》原图

《刘海戏金蟾》:“刘海戏金蟾”是木版年画中的传统题材,各地的年画里多有不俗作品,此画里的刘海被塑造成一个可爱的童子形象。鲁迅生前极为喜爱朱仙镇木版年画,多方收集。至今上海鲁迅纪念馆中仍然珍藏着26张朱仙镇古版年画,其中“刘海戏金蟾”如今已经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标志性符号,并且被公认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经典之作。

清版朱仙镇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原图

《火塘寨》: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此画反映了一个历史故事。杨衮是五代时后汉王刘崇驾前大将,奉命带兵至火塘寨与赵匡胤交战,赵匡胤不敌杨衮,被击落马,头顶忽现龙形,杨方知赵是真龙天子,遂下马投顺。赵答应日后重用杨并互交换证物。

2008-2《朱仙镇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火塘寨1

清版新印朱仙镇木版年画《火塘寨1》原图

2009年贺年明信片获奖纪念丝绸小版张边纸图案·朱仙镇木版年画《火塘寨2》

清版朱仙镇木版年画《火塘寨2》原图

绵竹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清乾隆、嘉庆为鼎盛期。其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从形式看,绵竹年画分为斗方、横披、中堂、条幅等,似同国画分幅相近但却别具一格。其张贴有许多规矩,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违背。绵竹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用线洗练、流畅,刚柔结合,疏密相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常使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坐提刀》:清中期作品,纵52厘米,横34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口诀“立如一张弓,坐似一口钟”。此年画表现了武将坐帐的雄姿,内穿铠甲,外罩锦袍,头戴帅盔,一手捋须髯,一手提刀,眉目间溢发威武之气,动态优美生动,刚劲有力。

2007-4《绵竹木版年画》4-1·坐提刀

清版绵竹木版年画《坐提刀》原图

《穆桂英》:清光绪年间作品,纵54厘米,横40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穆桂英是小说《杨家将》中的女英雄,她智勇双全,尤擅骑射,因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为抗击辽兵犯境侵扰,她跃马披甲,大破天门阵,是老百姓所喜爱的古代巾帼英雄。

2007-4《绵竹木版年画》4-2·穆桂英

清光绪版绵竹木版年画《穆桂英》原图

《双喜童子》:清中期作品,纵52厘米,横34厘米,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画幅中双童头扎小辫,手执莲花,捧着佛手,喜气洋洋,表达了福寿双全,连年平安之意。

2007-4《绵竹木版年画》4-3·双喜童子

清版绵竹木版年画《双喜童子》原图

《张仙射狗》:清中期作品,纵54厘米,横40厘米,斗方,手工彩绘,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据民间传说,张仙为五代时四川眉山人,名张远霄,游青城山得道,民间奉为祈子之神。此画描绘张仙骑着神兽,护着儿童,正张弓射向云间的天狗。构图饱满且有动感,张仙和童子的形象俊美,实为佳作。

2007-4《绵竹木版年画》4-4·张仙射狗

清版绵竹木版年画《张仙射狗》原图

《扬鞭敬德》:清嘉庆年间作品,纵110厘米,横80厘米,门画,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此画为绵竹年画武将门神中的一幅,画中尉迟恭两眼环瞪,双眉倒立,长髯怒飘,好一副威武相貌。此画为绵竹年画中最为经典的门神作品。

清嘉庆年间绵竹木版年画《扬鞭尉迟敬德》原图

2007-4《绵竹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扬鞭门神-尉迟敬德

2007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绵竹木版年画》丝绸小版边纸·穆桂英大战杨宗保

梁平木版年画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其品种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钩金描银,画印结合,色彩艳而不俗,华美富丽,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梁平年画构图饱满简洁,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夸张,主要突出表现的是头部五官,身长则缩短,脸部描绘细致,不分男女,都在脸上腮部“开脸”,即涂上椭圆或扫帚形桃红,妙趣横生,为其他年画所罕见。

《将帅门神》:此画为清版作品,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将帅门神头大腰粗身形雄壮。二门神皆戴倒缨金翅盔,背插方形帅旗,身披鱼鳞金甲,手持元宝、火珠、翠叶金钱,增添了金珠满门财富到家的祥瑞气氛,是梁平年画的精品。

清版梁平木版年画《将帅门神》原图    《盗仙草》:此画为清版作品,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故事取材于清朝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金山寺僧法海嫉恨许仙与白素贞美满姻缘,警告许仙白为蛇妖所变。端阳节日,许听从法海之言,劝白饮雄黄酒,白现原形,许仙惊吓而死。白潜入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遭鹤鹿二仙阻止,白素贞被打败,恰在此时,南极仙翁出于同情而赠以灵芝,救活许仙。

2010-4《梁平木版年画》4-2·盗仙草

《和气致祥》:此画原图为清版作品,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和为贵”与“和气致祥”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之一。“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一语源自《汉书.刘向传》,反映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以和为贵”。

2010-4《梁平木版年画》4-31和气致祥

《盗令出关》:此为清代作品,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出自戏曲《四郎探母》的一段,宋代时大宋与辽国交战,金沙滩之战后杨四郎延辉被辽邦俘虏,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生子阿哥。杨四郎思母心切,在妻子铁镜公主相助下,在母后处盗得出关令牌携妻带子逃回与母相见的故事。

2010-4《梁平木版年画》4-4·盗令出关

《立斧门神》:此画为清版作品,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梁平年画中的门神画有一个特点,在给人物开像时,五官的造型就别具一格;将两个黑眼珠的中距离拉得很近,似“对对眼”,但两目对视却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格外威武;再者,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或眼的上缘,鬓发的内侧部位,均以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同时又在二者的下缘或外侧,勾出数根平行墨线。这种粗细、疏密错落有致的线、面组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对比强烈,富有鲜明的节奏韵律。

2010-4《梁平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正面立斧顿刀门神

清版梁平木版年画《正面立斧顿刀门神》原图

《送子麒麟》:此画为清版作品,原图现藏梁平县民间艺术博物馆。梁平年画的门神画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威武的门神外,还有可爱的童子画相伴其中,而这幅门神画中的“麒麟送子”童子画为最出彩的一幅。

2010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小版张边纸图案·梁平木版年画《送子麒麟》

清代版画·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构图大方,造型夸张,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沉雄,江南年画的秀美雅丽,又兼具闽南本土古朴神秘的东南沿海风格,流露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设色好用大红大绿,对比明显,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有色纸上套印各种粉色。印厚的地方,有重量感、凸凹感,大红大绿,大俗大雅;印薄的地方,底色散透出来,空灵又虚幻抽象,不发闷透气,十分古趣。薄色与厚色重叠,可称“软硬兼施”,色调丰富、神秘、奇幻、意外。在黑色底纸套印彩版时,还大胆用金、银印线压色,富丽大气,金碧辉煌,为其他地区罕见,堪称绝顶。

《关帝君像》:清代雕版,纵36厘米,横22厘米。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漪境内)人。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故后人称为“关公”。道教亦尊关羽为神圣帝王。宋宣和五年(1123)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明万历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雍正、乾隆均御封,并制定了祭祀关圣大帝礼仪,多奉为保护神。图中关帝君面带笑容,独坐神椅,右有周仓手抱青龙偃月刀。此图作为民间神像供奉。现仅存黑线版。

2009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幸运封获奖纪念边纸图案·关帝君像

清版漳州木版年画《关圣帝君与观音菩萨》原图

《老鼠嫁女》:清代雕版,纵28厘米,横44厘米。老鼠嫁女是我国年画中的常见题材,闽南民间以农历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当晚有奉老鼠为“谷神”,不许点灯,好让老鼠娶亲的习俗。此幅画中老鼠抬花轿,敲锣打鼓,红灯高照,热热闹闹,前导以蟾蜍为坐骑,更添几分神秘气氛,但右上方的新郎——猫,却一口把敲锣的老鼠吃掉。这年画表现了老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所以在画中表现了老鼠偷吃鸡、偷吃鱼场面,但在锣上书写“金”字;红灯上书写“状元及第”,又表现了民众祈福的愿望,所以嫁鼠包含有把老鼠逐出家门的意思,嫁鼠于猫更包含了杜绝鼠患的愿望。此幅为漳州年画代表作。

2009-2《漳州木版年画》4-4·老鼠嫁女

清版漳州木版年画《老鼠嫁女》原图

2009-2《漳州木版年画》小全张边纸图案·老鼠嫁女

《狮头衔剑》:清代雕版,纵34厘米,横45厘米。狮头衔剑是闽西南及台湾地区民宅常见的用于辟邪制煞的符物。图中狮头红眉圆目,五彩鬣毛飞动于颈后,双目圆瞪,赤口锯牙,口衔七星剑,额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此幅年画为漳州木版年画代表作,多贴于照墙、门楣、门楼及船头上,希冀防冲、辟邪、守门卫财,这种年画充分反映了闽台崇敬神威的民间习俗。

2009-2《漳州木版年画》4-1·狮头衔剑

清版漳州木版年画《狮头衔剑》原图

《神荼郁垒》:清代雕版,纵43厘米,横23厘米。“神荼郁垒”早在汉代已出现,是传说中最早的门神。本图中的神荼、郁垒五绺长须,着戎装披铠甲,戴虎皮冠,一手握剑,一手执金瓜锤,造型丰满古朴,色彩绚丽,姿态生动。这对门神为漳州武门神尺寸最大者,也是此类年画中的精品。

清版漳州木版年画《门神神荼、郁垒》原图

(1)凤翔木版年画

《納祥童子》:清版作品,纵45厘米,橫35厘米,邵立平藏。与《增福童子》为一对,虎能鎮宅除邪並以得福,騎獅童子,獅为瑞兽亦能驱邪並以納祥得福、保平安富贵之意。此图以夸張的手法塑造了一個俊秀健康的骑虎娃娃,头大身小,扭动身躯,挥舞胖胖的小手,形象惹人喜爱。其形象服饰极富关中地区特色。整幅作品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旁边还画有一个如意。整張年画寓意驱虎辟邪、納祥平安、生活如意。

2011-2《凤翔木版年画》4-2·纳祥童子

清版新印凤翔木版年画《纳祥童子、增福童子》

《鲤鱼跳龙门》: 此画为清版作品,纵65厘米,横55厘米。《三秦记》中记载,每年三月冰化雪消之时,有黄

河鲤鱼从百川汇集龙门之下,竞相跳跃。一年之中能跃上龙门的鲤鱼只有七十二条。一登龙门,云雨随之而来,天火要烧鱼的尾巴,使它幻化为龙;登不上龙门的鱼,则会弄伤自己的额头。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举,也成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精神。

SB19《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封面图案·四川夹江木版年画《小鲤鱼跳龙门》

THE END
0.追光国际和平日:请收下这份来自和平鸽的祝福(图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画面) 2022年北京冬奥会 660个可爱萌娃 手举闪闪发光的“和平鸽” 奔入遍地晶莹“雪花”的会场 而后相聚在雪花台周围 组成璀璨的爱心造型 (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画面) 不仅如此 和平鸽的元素 也多次出现在奥运纪念币和邮票上 jvzquC41pg}t0rkgpi4dqv4e1:PVgpV|FnpH
1.中国邮票年册(2023)2023年中国邮政共发行了27套纪特邮票,共计94枚(含小型张小全张),其中纪念邮票12套,特种邮票15套。 在第44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暨2023年最佳邮票评选)中:2023-26J《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获得最佳邮票;2023-10T《货郎图》和2023-16T《太行山》获得优秀邮票奖;2023-24J《中国古代文学家(五)》获得最佳设计jvzquC41yy}/onnrkct/ew46|om5;€r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在广州首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为纪念此项体育盛会,中国邮政作为国家授权的邮票发行机构,在2025年11月9日正式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一套3枚,并首次同步发行涵盖内地、香港、澳门三地邮票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IWKIQU59:56CGPM7mvon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修改后设计图稿公布中国邮政将于2025年11月9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1套3枚,表现内容分别为:1.花样游泳、2.击剑、3.乒乓球。邮票面值均为1.20元。 现修改后邮票设计图稿公布: 第1枚花样游泳以跃动的剪影表现运动员的优雅身姿,力与美相生共舞,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运动员在水中的灵动瞬间。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371986215>98>77;a728=9966830|mvon
4.2018年北京邮票公司发行生肖狗邮票大版小版票珍藏册精装册一册・《95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珍藏纪念卡》邮折 9品 ¥50 ・《香港97邮展23K金箔邮票》邮折 9品 ¥150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运动分项造型》个性化邮票邮折 9品 ¥160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邮折 9品 ¥168 jvzquC41yy}/;B<9::4dqv4rt1ougvdxOfMsD\Q{i46/j}rn
5.个.21【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u2010组成。五羊造型的会徽如同冉冉升起的红日,预示着东方亚洲辉煌的明天。【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版式一) 个.21【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志号个.21发行日期2009-12-25全套枚数1枚(1-1)第16届 亚洲运动会会徽1.20元950.00万枚版式一(1-1)15枚邮票(3×5)为1张,每版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54942:1:54982;6e22;<585>:47xjvor
6.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进入百日倒计时纪念币和邮票今日亮相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以射击、游泳、跳伞、军事五项障碍跑等军运会比赛项目的运动造型、军运会吉祥物“兵兵”、武汉体育中心以及梅花、黄鹤楼等武汉元素为主,衬以会徽相关图形元素组合设计,并刊“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字样及面额。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纪念邮票为1套4枚,这套邮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38=:586;359:2547:6
7.《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纪念邮票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11月16日发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纪念邮票1套4枚。jvzquC41yy}/eqnpcrutv7hqo0io1qyon35tvjrr13>26<51;2:7/: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