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到产品,中国力量—对话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沙晓岚

冬残奥会开幕式再次震撼刷屏。本报专访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沙晓岚,请他讲述“中式浪漫”视觉盛宴的秘密。

撰文/记者  王雪莹  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采访专家】

沙晓岚(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闭幕式导演,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雪花一片联天下,折柳一枝祈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已然落下帷幕,然而,这场冰雪奇缘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却远远没有结束。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无疑是两场视觉的狂欢、艺术的盛宴。在那些永载奥运史册的精彩瞬间背后,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中国力量?北京科技报专访了本次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闭幕式导演沙晓岚。

北京科技报:贯穿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是什么?

沙晓岚:我们在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下,主要是为了展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一主题,展现出更团结的主题和最浓郁的中国年味,为的是要让所有运动健儿、参与者和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魅力,感受到“世界一家”的温暖,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

为此,我们将往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规定动作和固定仪式演出化,让仪式更具感染力、观赏性同时也更动人。希望所有运动员带着我们“双奥之城”祝福,迈向新的开始,“一起向未来”!

北京科技报: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核心表达?

沙晓岚:我们生活在共同的“地球村”,奥运会则是属于全世界的体育文化盛会。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我们熟悉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也加入了一个词 “更团结”。

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天下一家”理念,以及和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开闭幕式中也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想要展现人类大家庭的温暖与感动。

北京科技报:从2008年到2022年,您亲自见证了“双奥城市”的诞生。相比上次北京奥运,本届冬奥开闭幕式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沙晓岚:同2008年相比,我们感受到了更大的责任,同时也展现出更多自信。上一次,我们展现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现在,我们将视角投向了中国的演艺科技创新,想要以此展现中国的飞速发展,展现中国人全新的精神风貌。

在开闭幕式环节,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和光影互动,例如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1万多平方米的LED屏,并使用AR技术织就中国结,用激光雕刻的光影互动呈现冰雪五环—这些都是我们文化以及科技自信的表达。

北京科技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大量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如数码科技投影技术等。14年后,最大的技术特点又是什么?

沙晓岚:随着数字模拟技术的发展进步,我们在此次冬奥开闭幕式的视觉设计中感到更加从容。

举例来说,在工作前期阶段,我们的灯光设计团队就采用了全案设计软件Depence2完成场地还原及灯光预演,将舞台全貌及灯光最终呈现效果进行展示。

我们还对基础光位、效果光位及环境光位进行了数字模拟。如此一来,在前期我们就可以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北京科技报:我们看到的最终版的视觉演绎,有没有达到您预期的设计和构想?

沙晓岚:其实,现场的效果比我预想得还要好,因为现场有我们热情的各国运动健儿。尤其是在闭幕式上,在主持人的三次催促下,运动员们才落座。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说,我们希望这次闭幕式变成“一次全体运动员的狂欢,一次大家完全享受的聚会”—从结果来看,我觉得我们做到了。

▲沙晓岚与张艺谋交流(受访者供图)

北京科技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我们使用了不少的进口灯光设备,这一次呢?

沙晓岚:2008年,“鸟巢”用的灯光设备80%是进口,音响则是100%进口。到了2022年,我们做到了100%的中国产品,国产设备“挑起了大梁”。

这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所有灯具都是中国产的,观众看到的所有LED产品以及大量的演艺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现场的互动影像也都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可以说,从技术到创意,这次冬奥会真正展现了“中国设计”的力量。

北京科技报:在进行具体的视觉创作时,团队常通过哪些呈现方式来进行表达?

沙晓岚: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因此,我们在进行灯光设计的时候,希望借助光的艺术,呈现这一届冬奥会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展现“空灵、唯美、简约”的艺术风范。为此,我们努力将灯光色彩带来的情感属性推向极致,比如冬季颜色的主旋律蓝色、白色,还有我们最骄傲的中国红。

光影色彩还赋予“鸟巢”极强的氛围感。灯光设计团队在“鸟巢”顶部的膜结构间安装泛光灯具,对“鸟巢”顶部的结构进行勾勒。从空中俯瞰“鸟巢”时,可以看到其钢结构经过灯光的渲染与分割,呈现出“内光外透”的效果,也让“鸟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得到进一步加强。

北京科技报:网友们对开幕式上的“冰五环”和闭幕式上的“中国结”印象深刻。这两个创作的灵感是如何来的?如何通过技术实现?

沙晓岚:很多观众都以为冰五环是虚拟效果,其实不然:冰立方是由LED屏组成的,五环本身也是一个LED屏,“雕刻”的动态效果是在激光与冰立方3D视效的结合下产生的,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使用了三维数字装置,借助五面裸眼3D效果实现。

闭幕式上的“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和团结。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而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编成之后就实现了人们所期待的“美美与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都需要所有人共同建设一样。

所以,我们的虚拟团队混合利用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在“鸟巢”上空打造了高达40米的虚拟“中国结”,最终呈现的“中国结”模型在精度、材质纹理的细节以及实时渲染的体量方面都史无前例。

北京科技报:您认为未来的新技术,会彻底改变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吗?譬如说,可能连一个演员都不用了,全部采用虚拟人。

沙晓岚:在我看来,科学技术的革新,必然会催生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与观演方式。而同样地,新的艺术需求,也会反过来推动技术的持续革新。

艺术表达的重点不仅在于其思想文化内核,表现的手段、形式也很重要。为此,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所有的可能,大胆创新。比如,疫情带来的挑战,推动我们主动寻求突破的契机,《2022冬奥冰雪主题虚拟交互音乐嘉年华—集光之夜》就是我们团队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现阶段,这样线上的、互动式的观演方式也许还不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虚拟交互确实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

北京科技报:您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沙晓岚:科学技术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极大支撑。从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到增加艺术作品的表现力,科学技术的助推都功不可没。

我们锋尚文化一直走在“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互相成就的探索之路上。除了冬奥开闭幕式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在其他项目上也进行过多次尝试,例如打造以数字科技演艺为视觉支撑的文旅演艺项目,这极大提升了我们演出项目的观演体验。

同时,我们也必须推动演艺科技的自主研发,去不断创新,不断带给观众与游客新鲜体验。比如,我们最近拥有了自己的首批虚拟线上观众,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互相成就”的结果。

THE END
0.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设计!2022年2月4日,立春。 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在鸟巢点燃奥运圣火,开启冬奥会开幕式。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蔡国强担任视觉艺术设计,沙晓岚担任灯光艺术总监,陈岩担任美术设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向世界奉献一场浪漫、唯美、充满现代感的盛会。 jvzquC41yy}/f6ftvu4dp8ftvkimg8ftvkimghnphq5lg‚4OVK}NVR9PFS~NV`Iw[3rs5j|ey0nuou
1.聚焦冬奥|流光溢彩的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诠释中国审美的当代表达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着重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更像是在讲述着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构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主题。14年过去,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叙述主体从“我”变成了“我们”,叙事逻辑从“讲历史”到“向未来”,这背后观念的转变与自信心的提升,正如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jvzq<84yyy4dpju0qtm/ew4epcv0{jty14634971g;84cogd937f6=>3;897lh:0unuou
2.或关系,前加非后不变,箭头和或的转化逻辑中或者和箭头的转化本文聚焦国考省考行测逻辑推理中的形式逻辑,详细讲解了且关系、或关系、要么关系的定义、逻辑词、真假分析及使用场景,还介绍了箭头与这些关系的综合考察题型及解题思路,如或变箭头、箭头变或等规则,并通过大量例题进行说明。 国考省考行测:逻辑推理,形式逻辑:且关系考点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288ftvkimg8igvcomu8657:>27?5
3.北京冬奥会与中国年,将擦出怎样的火花?1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城市景观布置工作完成,多处景观点亮灯光,为即将到来的冬奥赛事增光添彩。图为位于东单东北角的“绿色冬奥”主题花坛。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春节是华人世界独特的价值符号,而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春节已不只是华人的节日,很多地方都受到春节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中国和世界正越来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v{1814;424/621B;887970|mvon
4.《求是》杂志评论员:非凡的冬奥深刻的启示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21天后,同在国家体育场,伴着《雪花》纯洁空灵的动人旋律,“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缓缓熄灭,绚丽的焰火在夜空绽放,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中国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兑现承诺,如期如约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尽管面对疫情的jvzquC41yy}/3;8930io1;5441641<61CTZJ3?9:93<:4A89;695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