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打破岁魔咒,年不顾阻挠与笔友结婚,现状如何翻译王佐良小说家海伦·凯勒

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的张海迪,一直是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励志偶像。

她5岁患病,从此再也无法离开轮椅,医生甚至断定她活不过27岁。

但是张海迪一次又一次地与死神做斗争,她凭借顽强的意志,不仅活到了60多岁,还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终身残疾的张海迪,除了在事业上颇有成就之外,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她和丈夫王佐良,是亲友眼中的神仙眷侣,结婚后恩爱了数十年。

那么,张海迪是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的?

身残志坚,成为青少年的榜样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

小时候的张海迪聪明活泼,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邻居街坊眼中的开心果。

5岁那年,一场不幸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

在那个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年代,小海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判决——医生断定她活不过27岁。

张海迪的父母在噩耗中苦苦支撑,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

很快,原本还算宽裕的家庭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张母不得不变卖衣裳首饰来给张海迪治病。

在这样的环境下,张海迪的父母将所有的苦自己咽下,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苦命的女儿。

因为身体上的病痛,张海迪不能像普通小孩一样在学校接受教育。

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张海迪接受治疗的同时,自己给她上课。

如此一来,张海迪不仅没有落下进度,反而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在不能走路的日子里,张海迪有书作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夜晚。

父母为了满足张海迪看书的愿望,常常不辞辛苦到外地为张海迪购书。

张海迪有一个比她小一岁多的妹妹,在妹妹长大后,照顾张海迪的责任也大半落在了她的身上。

在父母和妹妹的关爱下,张海迪渐渐长大了,虽然她的下半身不能动,但她的精神状态跟正常人无异。

1970年,张海迪的父母要到农村。

当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身体残疾的女儿。

因为张海迪不能劳作,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废人”,她的父母费心为她找来中医书籍和针灸用具,培养她学习中医。

张海迪苦心学习了三年,后来竟能帮人看病了,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后来,张海迪又自学了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

虽然她一辈子没有进过学校,但是她博学多识,丝毫不逊色于常人。

张海迪参加工作后,曾获得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她的事迹也逐渐被很多人知道。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对张海迪进行了专访,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个坚强的女孩。

张海迪一下子成了大名人。

读者们深受感动,纷纷写信给张海迪,希望能跟她进一步交流。

这其中有一封长信,就是来自张海迪的丈夫王佐良。

当时,王佐良是上海的一名高校教师。

他从报纸上阅读了张海迪的事迹后,被她的坚强和乐观深深地吸引了。

张海迪收到王佐良的信后,也写了回信。

渐渐地,两人成了笔友,几乎无话不谈。

让张海迪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知心的好友,竟然真的会从上海来到济南,来到了她的身边!

王佐良:我永远都不会厌倦

从世俗意义上来说,张海迪和王佐良并不相配。

虽然张海迪也被王佐良所吸引,但是她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又怎么能耽误良人呢?

可是,王佐良也同样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遇到的灵魂知己。

在他的攻势下,张海迪很快就放下了心防。

一开始,王佐良的父母对他们的恋情颇有微词,但是王佐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王父王母最终接受了他们的爱情。

在双方父母亲友的祝福下,张海迪和王佐良结为夫妇。

婚后,王佐良放弃了大上海的繁华,选择陪张海迪在济南生活。

当时,张海迪已经是个名人了,大家对他们的结合并不看好。

很多人都认为,长相清俊、前途光明的王佐良不会永远守着一个残疾人妻子,他一定很快就受不了要逃跑。

但是,张海迪和王佐良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人,他们的揣测是多么的无知且浅薄。

王佐良真的陪了张海迪一辈子,他们结婚后,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是形影不离。

1991年,张海迪不幸确诊了基底细胞癌,这让本就病痛加深的她陷入了更深的绝境。

张海迪不由得想,难道她的生命真的如此脆弱吗?

她已经活过了医生断言的27岁的寿命,抵达了36岁的关头,却还是被病魔追上了。

这一次,张海迪几乎要撑不住了。

但是,王佐良时刻陪伴鼓励着她,用耐心和爱心劝服张海迪做手术。

在手术前,她对王佐良说:

“如果能够幸运地活下来,我希望还能跟你一起生活下去,但是,如果我死去了,也没有遗憾了......一直以来都拖累你了。”

王佐良握着张海迪的手,泣不成声。

张海迪是高位截瘫,在手术时不能使用全身麻醉,她必须要清醒着做手术。

对于常年忍受病痛的张海迪来说,疼痛几乎是家常便饭,只是这一次尤其地危险和痛苦。

在手术过程中,张海迪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皮肉被割开。

数小时后,手术宣告成功,张海迪又一次战胜了死神。

而在病房外等待的王佐良,早已面色惨白,满头大汗。

原来他很担心手术失败,一直焦灼不已,直到手术成功了,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海迪原本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看见他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

“如果是在革命年代,我一定扛得住敌人的严刑逼供,佐良恐怕就不一定了!”

一番话说得在场亲友都哈哈大笑,张海迪的乐观与开朗,深切地感染了身边的人。

王佐良在生活中将张海迪照顾得无微不至,即使是在上班的时候,每天中午也都骑车回家,风雨无阻。

对于这样的关怀,张海迪无比感动,同时,也很为王佐良感到可惜。

有一次,她问王佐良会不会对照顾自己感到厌倦。

王佐良握着她的手,温柔地说:“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厌倦。”

张海迪反问:“为什么呢?”

王佐良的回答很诚恳:“因为你每天都带给我新的活力和热情。”

主持残联工作,享誉海内外

在生活中,王佐良给予了张海迪诸多照顾,在工作中,王佐良同样是她的好帮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她家中有一间书房,这是她呆的最久的地方。

在工作时,张海迪常常一连数个小时都坐在书桌前,工作强度甚至超过了正常人。

王佐良在家时,经常跟她共用一间书房。

两人各干各的工作,有时一连几个小时都没有交流。

不过,他们都很习惯这种轻松的氛围,二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感到既放松又安全。

这种“各自为政”的相处方式,偶尔也会有变化。

1998年,张海迪决定翻译美国的一本小说《莫多克:一头大象的故事》。

这本书她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常常通宵达旦地进行翻译工作。

当翻译到其中的某些情节时,她总是忍不住感动流泪,无法继续工作。

这时,王佐良就接替她的工作,继续进行翻译。

二人合作完成了这本二十余万字的翻译著作。

在合作过程中,两人也曾因为某个词的译名发生口角。

不过,他们从不将情绪带到生活中来,常常是刚刚吵完,等吃饭的时候又和好如初。

张海迪在工作时非常用心,有时一连几天都不出门。

为了给她放松心情,王佐良就推着她的轮椅在屋内转动,二人假装到公园散步,还煞有介事地将想象中的公园景色描述出来。

这种游戏,他们夫妻俩玩得不亦乐乎。

作为一名残疾人,除了文学事业外,张海迪还活跃在为残疾人争取利益的各个领域中。

她是中国残疾人的偶像,因此,她的一举一动也代表着残疾人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张海迪履任中国残联、残疾人协会等社会职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残疾人的声量,为他们谋取福利。

1998年,张海迪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走上政坛的她,更加不忘帮助残疾人。

为了残疾人的就业和出行,张海迪连续十年提出《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希望残疾人也能和正常人一样拥有驾驶汽车的权力。

2010年,已经在轮椅上坐了50年的张海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决心考残疾人驾照。

像张海迪这样不良于行的残疾人,要考取驾照需要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

虽然她因为身体原因最终没能顺利取得驾照,但是她的提案终于通过了。

伴随着身上职务的增加,张海迪越来越忙碌,而王佐良总是毫无保留地站在她的身后。

可以说,张海迪今日取得的成就,有一半王佐良的功劳。

这对神仙眷侣,真正诠释了灵魂伴侣的模样。

参考文献

《讲巾帼英雄故事》 20210624 张海迪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张海迪励志故事张海迪励志故事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张海迪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张海迪的故事一: 张海迪的故事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愉悦的童年,愉悦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jvzquC41yy}/7:yguv4og}4ujq}07;8;:87/j}rn
1.张海迪的励志故事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张海迪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9<579
2.励志故事大全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励志故事大全》之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下。他以前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 jvzquC41okv/t~nygp4dqv4yqtj0nrjki{tjricswgo0qyon
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张海迪故事.doc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张海迪故事.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张海迪的励志事迹 1955年 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43:4933<28>5772632:80ujzn
4.高考励志故事(精选21个)故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ù shi,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励志故事(精选21个),欢迎阅读! 高考励志故事 1 周末的时候我会出去兼职,以前在一家西餐厅做服务员,工资还可以,所以干了挺久的。 那家西餐厅有很多兼职生,排班也都不一样,几乎每次我遇到都是不一样的面孔,除了店长和洗碗阿姨。 洗 jvzquC41yy}/qq6220ipo8qk|jo08<825;:/j}rn
5.张海迪的故事(精选23个)张海迪的故事(精选23个)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海迪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j~fpvk5ywn}k13934@3jvor
6.经典名人励志故事经典名人励志故事1 张海迪 轮椅上的梦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jvzquC41yy}/{~|gpoo/exr1iwyik8<5526/j}rn
7.自传励志电影将在台湾上映张海迪盼两岸多交流张海迪表示,欢迎两岸残疾人士和团体多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中国时报》记者韩化宇摄) 中新网7月17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改编自大陆著名残疾女作家张海迪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励志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即将于8月在台上映。电影讲述张海迪儿时因残疾而遭遇种种痛苦与折磨,却不向命运低头的故事。目前张海迪担任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1427319
8.名人励志故事演讲稿(通用20篇)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你是否能跟上? 名人励志故事演讲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生命是“1”》。 布莱恩让是泰国着名耍蛇人,且他耍的不是jvzquC41yy}/fr~khctxgw3eqo5xq{i1okthtnsnk|nji~xjk{golrfpiigp0qyon
9.名人残疾人坚强的故事(通用6篇)你们应该坚强地为了明天的生活,努力奋斗下去。 三位残疾人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鸣,用我的相机影像来展示他们勇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残疾人坚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名人残疾人坚强的故事 篇1 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海迪,她虽然整天坐在轮椅上,但却成了当代著名作家和医术高明的大夫。在我的生活jvzq<84yyy4vpsx0eqs0|86:37<80qyon
10.名人励志故事优秀演讲稿(精选20篇)名人励志故事优秀演讲稿 篇11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zcwokcpmhcx4nk|nj{jslkcthijt13377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