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挑战绽放精彩——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无论是驰骋赛场的“半边天”,还是比赛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她”;无论是混采区忙碌采访的女记者,还是赛事保障领域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面对赛事本身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她力量”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共同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

3月5日,中国选手刘思彤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比赛中获得季军。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说。第二次参加冬残奥会,刘思彤从心态到技术都成熟了许多。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她斩获两枚铜牌。

“命运给了我艰难的考验,却也给了我足够好的奖赏。我不会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胆怯,不敢追求梦想。通过高山滑雪运动,我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以为国争光的荣耀,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和价值。”刘思彤说。

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刘思彤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会去网购,趁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但这次为了冬残奥会比赛,她将手机调至静音,专心致志比赛。

“明天是宝贵的休息日,我会静下心调整状态,不给自己留遗憾。”刘思彤说,“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能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

国际残奥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看到女性残疾人运动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3月6日,中国队选手闫卓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从“冰立方”出来,面带微笑的闫卓谦虚又从容。闫卓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1992年出生的她,刚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终生无法行走。

由于接触项目时间较晚,为增加训练时间,闫卓常常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冰壶场地温度较低,闫卓下肢血流不畅又没有知觉,长期训练被冻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说:“我现在越来越享受轮椅冰壶的乐趣,我想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国第一枚冬残奥会奖牌,就是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赢得的金牌。四年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两次在世锦赛夺冠,本届冬奥会有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这也是闫卓和女教练岳清爽的心愿。

中国队教练岳清爽说:“相对于男教练来说,我觉得女教练的想法可能相对更细腻。包括每一颗球的选择,还更善于观察队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眼神等等。想得更多,帮他们考虑得更多。”

3月7日,中国队教练岳清爽(右二)在布置战术。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中国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2月28日,张家口颁奖广场的志愿者演练操作无障碍设施。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制定场馆运行政策和制度、巡查各个流线、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中心经理谢雯雯自1月24日进入闭环后,就成为场馆最忙碌的人之一。“作为‘双奥’人,我身上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今年‘三八节’,我们驻地为女同胞准备了鲜花等礼物,还提前给我们举办‘服务冬奥 女神最美’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大四学生李子贤是一名志愿者,她的服务岗位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

“‘三八节’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李子贤说,“观众们热情的回馈,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的观众会说,‘可以跟你合张影吗?’‘你们真的太可爱了’或者‘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就会觉得这一天的工作都值得了。期待明天观众们给我们送上的祝福!”

THE END
0.2022届高考写作高分素材:“北京冬残奥会”励志人物、金句名言、适用【高分素材】“北京冬残奥会”(励志人物+金句名言+适用话题)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3月13日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顺利闭幕。冰雪赛场挑战极限的背https://www.zxxk.com/soft/33003172.html
1.不惧挑战绽放精彩——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3月6日,中国队选手闫卓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比赛中。”https://m.gmw.cn/2022-03/08/content_35570679.htm
2.致敬“我们”的精彩——写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之际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当最后一棒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将手中的火炬嵌入“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塔中央时,现场沸腾了。 他虽然看不到光,但点亮了整个夜空。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这15%”的故事: 当今世界有12亿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15%,其中仅中国就有8500多万残疾人。 https://www.chinanews.com.cn/m/ty/2022/03-13/9700507.shtml
3.致敬残奥运动员:因缺憾而完美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炬接力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仰泳S6级冠军贾红光在一片欢呼声中跑进观众的视野。去年,在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上,他用手臂挑起奖牌上的缎带、坚持自己戴上金牌的视频,让很多人感动落泪。这次,他佩戴一款脑电波仿生手,举起了象征着闪耀、光辉、光明的金色火炬。http://www.chinanews.com/m/ty/2022/03-15/9701894.shtml
4.冬残奥会上“她力量”彰显生命精彩绽放3月8日是第112个国际劳动妇女节,鲜花和掌声属于美丽的“半边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特殊的女性,他们正在驰骋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和人生传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月4日开幕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共有564名残疾人运动http://mob.nttv.cn/h5appcz/article/202203/2eb6567b8b0f4db885f8d6231708be82.html
5.最新2022北京冬残奥会赛场英雄的故事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78个小项。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北京赛区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一些2022北京冬残奥会赛场英雄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即传奇 https://www.xuexila.com/zixun/redian/c1308567.html
6.冬残奥会开幕:选择绽放的方式,铸就生命的高光|睡前聊一会儿身体残缺或许会暂时让生活黯淡,但精神如何立于一方土地,才是决定生活将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关键。在今天的开幕式表演中,800余名参演人员里,约有30%为残疾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吸引了我国2428名残疾人报名,最终有19名代表性强、有专业能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残疾人如愿成为赛会志愿者。身体的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5476377146883614730
7.地评线长白时评:只要有爱在,他们就会飞得更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赛场上,每一个残奥运动员都是好样的,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下肢残疾,便坐下身躯,立起灵魂,展露锋芒;没有手臂,便以滑雪板为翅膀,追逐梦想……他们以梦为马,潇潇洒洒,笑傲天涯!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中国代表团残奥冬季两项视障运动员王跃如是说。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https://pinglun.cnjiwang.com/xhpl/202203/3534717.html
8.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作文素材10篇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作文素材10篇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落下帷幕,闭幕式将于13日20:0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作文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作文素材1 https://www.xuexila.com/zw/zuowen/c130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