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地铁路网将进一步完整。
在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第三次环评公告的报告中,《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首度曝光。
虽然,这份规划并不稀奇。
毕竟,该规划于2019年12月就已经被审议通过,2020年11月获得批复。
但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有值得深究的意义所在。
一是目前新线网规划已有进一步调整,二是高清图背后的信息点,并不少。
同时,在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高清图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线路、站点的加粗,便于更加清晰了解广州的地铁路网。
例如,「大地图思维」。
01.
未来广州地铁线路会有多牛?
在《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中,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市域高速轨道+地铁快线+地铁普线的多层次市域轨道交通网络,共53条线路,总长2029km。
其中,线路最为密集的,依然还是市中心。
其中,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
这背后,有一个信息点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下:公交线网覆盖率较高。
限行区域内轨道交通800米覆盖率已达到74.5%,中心区非限行区域仅为30.2%。
只能说,中心依旧是中心。
其一,是广州轨道交通网络的多层次。
比起以前,现在广州轨道不仅仅只是有地铁普线,还有高速网和快速网的加入。
其中,高速网:5 条,广州境内共 452km,包括:十七号线、十八号线、二十二号线、二十八号、三十七号线。
快速网:11 条,广州境内共 607km;;普速网:37 条,共 970km。
尤其是5条高速网,所覆盖的区域,将成为置业板块的主流选择之一。
在建:18号线、22号线
18号线(南北快线),从南沙十六涌到花都天贵,还将进一步往南延伸至中山、珠海,往北延伸至清远。
22号线(南站快线),从南沙客运港至白云机场,未来还将延伸至东莞、深圳。
已批:28号线
28号线(东西快线)从芳村至新塘,同时西联佛山,东进东莞,线路全长107公里。
由西向东依次经过芳村、磨碟沙、黄埔站、石化等地,先后与22号线、18号线、37号线、17号线这四条高速地铁换乘。
另外,28号线还有延伸到惠州的支线,在广州境内里程为30公里,从新塘到广工华立学院。
规划中:37号线、17号线
37号线(知识城快线)从广州东站至良口,线路还计划延伸至韶关新丰。
17号线(番禺快线)由知识城至紫坭,其中知识城至萝岗段与37号线共线,线路经过石化、黄埔客运港、莲花、番禺广场、沙湾镇等地,还将延伸至佛山顺德。
例如番禺广场,就坐拥了17、18、22三条高速路网,其中两条还是准备开通的路线。
届时,随着线路的打通,作为湾区交通中心,番禺广场将连接珠江新城、广州东站、琶洲、万博、白鹅潭等中心商务区,同时快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
而伴随着交通价值的爆发,区域的居住价值,可以再高看一线。
再比如南沙的横沥岛、万顷沙。
虽然仍处于待开发阶段,但18号线的出现,将拉近南沙枢纽区块与珠江新城CBD的通勤距离,甚至比白云、荔湾等中心区离珠江新城更近。
同样,有着17号线、37号线两条高速线路和27号线一条快速线路的知识城,未来的价值,也会进一步提升。
02.
其二,一些交通枢纽板块,未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其中,以番禺广场、老黄埔、庆盛枢纽、白云站为主要代表。
番禺广场的机会点前面已经说过了,而作为另一个体量比较大的白云(棠溪)站,它的价值点身处主城区核心位置,多地铁汇聚,形成纵横走向。
等这样的交通枢纽投用之后,它不仅仅是一座交通中心,还会成为城市的活力核心,这是白云区值得观望的重点。
而原本就是置业热区的老黄埔板块,也有更多承载更多想象空间的地方。
一个是黄埔交通综合枢纽黄埔站就在其范围,另外则是旧改的持续推进以及万象系商业等商业体的落地。
其三,是一些区域地铁从无到有的重新认知。
这其中,有白云的江高板块、南沙的榄核等板块。
这些区域,过去来看,与广州城区的交融,相对慢一些些。
所以,即便是目前各自都还处在发展起步状态,城市配套暂时还没有渗透过来,但有了地铁这一「催熟剂」,也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对于购房市民来说,在上车门槛不高的情况下,这些板块,有了地铁的破局,对于在同一方向核心区域上班的刚需一族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板块未来的地铁轨交路网,并不丰富。
所以从长远来看,地铁的加持,更体现在对于自住需求的提升,而很难有更大的提升。
其四,一些板块在规划中,存在感确实不强。
虽然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面很广,但依然有一些板块,至少在该阶段当中,没有太大的机会。
例如从化的绝大多数板块、南沙的榄核大岗、增城除新塘之外的区域,这些板块,在地铁规划当中,要么缺席,要么就是单线规划。
从置业角度来看,这样的地铁覆盖,所处的项目未来的流通性自然没线路或者纵横走向的地铁板块项目高。
03.
当然,地铁只是购房维度之一,不是唯一。
例如,以前的城市规划对于地铁的理解相对简单,只要开通地铁,就能够迅速提升区域的辐射力和吸收力。
但现在来看,在广州多区已经陆续覆盖地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看到新的变化。
其一,地铁的引入,只是区域发展的一部分,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变量。
比如从化,即便是14号线已经开通,但和广州主城区之间的城市感依旧没有迸发。
所以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在选择置业区域的时候,从化依然不是主流选择之一,即便是在地铁的加持下。
反之,只有结合地铁站铺排更多城市资源等其他维度因素,才能彻底激发活力。
另外,比起已确定的地铁线路,待建设和规划中的地铁线路,等待的周期更长。
若是自住为主,同时以地铁出行为主,我们依然建议,将目光锁定在已经开通和准备开通的线路沿线楼盘,会更为合适。
这两点,是我们把地铁规划图切换成购房地图时,需要注意的点之一。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其中变动不大,但新线网规划获批之后,仍会做进一步调整。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广州的地铁网络不仅越来越密集,而且越来越大。在今后的十几年里,它们将陆续投入到建设当中。
要知道,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地铁客运总量24.13亿人次。
这个客运量数据,位居全国第二。
这,才是最大的兴奋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