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22岁的小飞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录取,成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
他也是广州市儿童福利院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视障孩子。依靠耳朵“听学”全部高中课程;利用读职中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精于朗诵、主持、吹笛子、弹钢琴……眼里世界原本“黑暗”,小飞却闯出了一条光明路。
开学日将至,在广州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小飞将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北方,启程追梦。
视障男孩多才多艺
定下高考目标
2009年的春天,年仅10岁且双眼失明的小飞,被公安机关送入广州市儿童福利院。
“我好奇心旺盛,觉得什么都很有意思。”小飞常说,自己的生活由色彩斑斓的梦想缀连而成,“不只是笛子、钢琴等乐器,包括盲人门球等体育运动,还有电脑编程,这些方面我都有涉猎。”
2020年8月,小飞在广州市儿童福利院暑期文艺汇演中表演钢琴独奏。
不负努力,他在多个领域也获得了荣誉嘉奖:
广东省第九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第五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诗歌散文朗诵二等奖、诗歌散文创作优秀奖;
2016年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打击乐重奏二等奖;
2016年数学计算机计算比赛三等奖;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预赛暨2018年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
考虑到在外地读普通高中的不便,初中毕业后,小飞选择了在广州市启明学校就读职中学习针灸推拿。
“但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想参加高考、读大学。我认定了要做,就会想尽办法一直坚持下去。”谈及人生追求,小飞信念坚定。
自学高考困难重重
坚定信念不放弃
对小飞来说,自学参加高考困难重重,首先面临的就是“盲文高考教材少”的难题。
于是,他提出希望周末到广州图书馆借盲文书籍。市福利院老师赖晓玲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支持小飞“追梦”,满足了他的需求。
小飞用左手摸索盲文、进行阅读理解后,用右手握笔,在盲文板上做笔记。
学习后期,小飞开始觉得靠自学和上免费网课,知识容易“不扎实、不系统”,时常感到焦虑。
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小飞面临的考验之一。
由于福利院实施封闭管理,学业辅导从线下转为线上,小飞的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
因为苦累,他想过放弃。但回想起曾经定下的目标时,他又会给自己加油打气:“只要坚持过去、挺过去,以后就会更好!”
靠“听”考上大学
心中还有个播音梦
不像正常学生学习时可以用笔做标记、做题时可以精准辨析一番寻找答案,小飞的学习,全靠一个“听”字。扮演“陪读”的角色,主要为福利院的几位老师以及学童班上健全的孩子们。
听到教材的内容后,小飞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成盲文——这需要超常的毅力,以及花上比常人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做完作业后,在电脑软件的辅助下,小飞在电脑上输入解题过程,做成电子档,发给老师线上批改。
今年4月,小飞在福利院工作人员陪同下,坐飞机奔赴重庆、烟台两地,进行长春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的单招高考。
经过长期备考,小飞和其他盲童站在同一竞技场,用左手在密密麻麻的盲文试卷上摸索“读”题,右手握锥形铁笔在盲文板上扎出盲文字母作答。
8月3日,小飞如愿收到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不已,“身边的朋友、福利院和启明学校的老师、领导、志愿者们,都非常善良热心,给了我很多的支持,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他解释道,选择针灸推拿专业,是基于就业考虑,起码自己以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以后的人生,小飞也做好了规划:等有了存款,他希望找一位好老师指导自己学习语言艺术,往播音方面发展。
原来,小飞心中一直有个“播音梦”。
从小听着电视和广播长大,小飞对各种语言艺术都十分着迷。上学后,老师发现性格开朗、声音清亮浑厚的小飞在朗诵方面“很有天分”,便安排他参加学校集训和各种朗诵、合唱比赛。
他憧憬着,未来多跟播音和朗诵领域的同好和名师接触:“我会坚持播音的梦想,全力以赴实现它!”
【记者】陈伊纯
【通讯员】莫冠婷 陈雪芬
【作者】 陈伊纯
广东民政头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