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杨扬观残奥:从到,两位残奥主火炬手同框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盲人运动员李端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来摸索着点燃主火炬,他虽然看不见光,但却点亮了夜空。而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上,侯斌攀爬40米绳索点燃主火炬的情景,相信很多人也都还记忆犹新。

两次“点火”,带给我们同样的震撼与感动。我约了李端、侯斌一起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感觉他们是两位优秀的、暖暖的、充满正能量的大男孩,受益匪浅。而他俩也是金句频出。

左下图为李端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右下图为侯斌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李端告诉我,完成插入主火炬的任务之后,他大喊了一声“成功”。他说,能感受到火炬带来的温暖,以及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所以肯定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

从2008年开幕式的主火炬手,到2022年开幕式的持旗手,侯斌透露说,这次,他在酒店里一边持旗一边走,不知练了多少次。他本想把出发到终点的步数记下来,但每一次彩排、直到真正入场,他都只专注往前走,根本想不起来记步数。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我曾经体验过盲人足球,蒙眼踢球感觉非常难,甚至有些恐惧。李端说:“其实就算失去了光明,灵魂也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也不能停滞不前,分不清色彩,也要让生活五光十色。”

中国残奥运动员接连斩获佳绩。6日,在50分钟之内,就摘得5块奖牌。残奥跳高冠军侯斌很自豪,他说,通过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他说:“这次有一部分运动员是从夏季残奥会转到冬季残奥会(项目),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状态是非常好的,再加上中国现有的高水平教练员和高科技的训练器材,都让成绩不断突破。”

3月6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张梦秋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残奥跳远冠军李端说,这一次,中国的冬奥选手先取得开门红,在冬奥会历史上取得了最佳战绩。之后,残疾人运动员也在向他们学习,在第一天就突破了历史。“所以说我们残疾人要与健全人‘一起向未来’。”

说起无障碍环境,侯斌坦言其实对全社会每个人都有意义,无论是带孩子的父母,还是腿脚不便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段需要无障碍。“其实无障碍更多是细微的感受和体验”,李端也说,一个很矮的台阶,对于轮椅来讲,就像山峰一样难以逾越;如果盲道被占用了,对于盲人来讲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希望社会各界都来了解残疾人真正的需要。

THE END
0.面对面|震后自我治愈两次鸟巢起舞专访芭蕾女孩李月25岁的李月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14年前,11岁的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左腿,14年间,她先后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表演。 汶川地震失去左腿三个月后就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起舞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李月是北川曲山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的教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93;3<37?9754826@596
1.与奥运同行为中国喝彩(亲历者说)新闻报道——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 残疾人事业彰显中国进步 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我有幸成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圣火那一刻,全场9万名观众共同为我欢呼加油。我紧握长绳攀上39米的高空,向世界传递着奥运精神。 我幼年因事故致残,后来工作、上学、训练都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心支持。1996年,我在jvzq<84ere4qgxung0ipo7hp1p70497312:278h865>8/<729:9447mvon
2.纪录片《幕后》第十集:冬残奥会开幕式新闻频道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参加开幕式的800名演员进行了场外合练,此时的鸟巢还在准备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引导员将同样手持雪花牌入场。jvzquC41pg}t0lhvx0io1;5441651991CTZJr~}U:nlC7p[;N|qZVJ9v44652=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