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扬帆远航大湾区音乐会》
让南沙登上热搜火出圈,
这场音乐会的压轴歌曲《同心圆》
——“把所有的花,
环成一个梦,
圆梦在南沙”
响起时,
周深清澈动人的嗓音
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同心圆》歌词融合了广州特色,旋律朗朗上口,交响乐团优美的音符飘荡在南沙的夜空,与城市灯火呼应,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这首惊艳了世界的《同心圆》究竟是如何定制产生的?古炮台、万顷沙、彩虹桥……这些南沙的文化地标又是如何入曲的?
今天,小南化身“前线记者”,采访了承担此次音乐会执行落地任务的南沙文体公司运营团队。一起来了解这曲《同心圆》背后的南沙故事!
源于南沙城市形象宣传原创歌曲征集
去年开始,一场面向全球的关于南沙城市形象宣传原创歌曲的征集活动轰轰烈烈举行。从歌曲征集令发布至活动截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共计264首作品,其中不乏来自多位知名词曲创作人旋律寓意俱佳的优秀作品。
为了精益求精,在面向大众征集歌曲的基础上,还邀请了8位著名的创作人,来到南沙进行为期五天的采风,然后向这些鼎鼎有名的大家邀歌。《同心圆》正是其中一首。
歌词中为何多次出现“万顷沙”?
词作家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瞿琮,他也是《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脍炙人口曲目的词作者。
他可是一名老“南沙通”,自20世纪80年代末,霍英东集团率先开启了港澳与广州南沙合作序幕,并一直积极参与南沙建设。瞿琮,就是南沙最早的“勘探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与霍英东先生相识、相交,他去南沙考察,我跟了二十多天,是同行者,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霍英东传》的创作,也对南沙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情感”,瞿琮说。
在整首歌中,万顷沙出现了多次,有何特别的用意?瞿琮认为,“万顷沙”三个字很美,有着南沙湿地、二十一涌万里碧道的万顷沙确实也很美,发音又和旋律很贴,所以他忍不住填了两次。
曲中融入咸水歌的成分
曲作者的来头同样不容小觑,张帅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新华社“声在中国”音乐总监,冬奥会主题曲《雪花》的词、曲作者。
张帅表示:“我是北方人,从小就向往大海。这次接受邀请到南沙采风、创作,一到南沙就有一种亲切感。看到了南沙的风貌,参观了壮观的港口,我感觉这里很美很宜居,这里的发展朝气蓬勃。实地采风,我感受了南沙当地的文化,《同心圆》中有咸水歌的成分,温暖,有感情;含蓄,有能量,希望能打动听众。”
他同时希望创作出来的南沙城市形象宣传曲不是那种学院派的,而是有着朗朗上口的旋律。
周深认为歌很美
在音乐会上,周深那好似破土而出的温柔又充满力量的嗓音飞扬,勾画出一派奋进新征程、圆梦美好未来的美好景象,磅礴大气,国泰民安,《同心圆》成为音乐会传播度最广的爆款歌曲。
小南了解到,周深老师刚拿到词曲后的第一反应是歌好美,但要演唱好也有难度,尤其是主歌部分音调很高。他为了找到最好听的发音方式和声位,在现场反复录制了多遍。
60名榄核小学星海童声合唱团成员参与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合唱、管弦乐队的班底成员在南沙港区的码头舞台坚持了四个夜晚,尤其是和周深同台的榄核小学星海童声合唱团的60个低年级孩子们。
2月的南沙仍然有些寒冷,加上时不时吹过的海风,码头上体感温度只有几度。这些孩子们都很专业,在台下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衣服一脱一上台就迅速进入演出状态,从头到尾坚持了4个夜晚,没有一个人退出。《同心圆》主创团队成员、南沙公控集团下属南沙文体公司总经理樊小翠特别向小南提到这点。创新的城、崭新的校、繁忙的港、温暖的湾,南沙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用一场动人的音乐会将这些元素串联起来,悉数呈现。
正如《同心圆》词作者瞿琮说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坐标的中心是南沙,以南沙为圆心向外辐射成一个大致的圆,香港、澳门、广州中心城区都在圆周上,‘同心圆梦’这个主题强调了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南沙还具备人文、气候、地理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助于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明敏
文字:罗瑞娴
通讯员:李梓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