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冬残奥的故事:残障志愿者在“双奥”中重生奥运奥运会残奥会李楠志愿服务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修楠)“这是我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纪念品,这个是奥运手环,这个是徽章……”在北京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外,李楠身穿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制服,向记者一一展示着14年前那场盛会的纪念品。

在一众志愿者中,李楠有点特别:她是坐着轮椅进行城市志愿服务的。

2003年,不到26岁的李楠在意气风发的年纪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对她来说,永远无法站起来,残忍得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接下来的五年,李楠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却始终无法在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2008年1月出院的时候我真的很茫然,不知道离开了可以保护我的医院,还能不能重新再适应正常的生活,还可不可以工作,大家还会不会接纳我……”她回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李楠(前排左一)为中外运动员进行志愿讲解。(受访者供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挽救了陷入低谷的李楠。

那时,北京望京街道邀请刚刚出院的她加入“温馨家园”。这是北京市残联在各街道间建立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为成年心智障碍者及其他类别残障人士提供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服务。

在温馨家园里,李楠成了一名志愿者和讲解员。北京奥运会期间,她作为志愿者接待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带着他们参观温馨家园里残障人士制作的山核桃艺术品,为他们讲解残障人士的事业发展、助残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李楠还带着运动员和残障人士一起唱歌跳舞。当所有人开心地挥舞手臂时,那种跨越了语言的交流,让她一下子找回了生活的目标。“成为志愿者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参与奥运会的志愿服务算得上是一次重生。”李楠笑着说。

李楠(中)在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与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互动。(受访者供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结束之后,李楠继续在志愿服务领域释放自己的才能。2012年,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正式成立,提供的志愿服务包括扶老助残、青少年服务、社区治理、楼宇环境等,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六七十名成员的团队。

位于望京SOHO的城市志愿服务站是他们此次服务的驻扎地点。平日里,志愿者们会在服务站宣传奥运知识,提供城市助残等服务。周边的企业、社区也多次组织人员前来和志愿者们一起活动。

3月4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的日子,北京刮起了大风,春寒料峭,却挡不住李楠和志愿者们的热情。当天,服务站组织了一项体验残障人士生活的助残活动,邀请望京地区一家企业的员工,前来坐上轮椅、戴上眼罩,体验残疾人出行的不便,并由志愿者为他们讲解帮助残障人士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城市志愿者和残障人士在志愿服务站共同参加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推动残疾人的轮椅之前一定要先取得对方同意,在搬运运动型轮椅时要注意安全,小心别把人摔到……”李楠在活动现场认真地演示轮椅应该如何操作,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现在的她已经可以熟练地控制轮椅,迅速灵巧地穿行转弯。

活动尾声,《一起向未来》的歌声响起,李楠把手势舞教给大家,每个参与者都学得特别认真。

“从2008到2022,这14年的时间里,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开朗和自信了。”李楠说,“我越来越了解奥运志愿服务这一领域,越来越确定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当别人对我们露出笑容、说出‘谢谢’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李楠觉得,能够成为“双奥”志愿者是她的荣幸,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残障人士打开心扉、走向社会,也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的激情故事“我获得过很多金牌,但都比不过冬残奥会火炬珍贵,这把火炬我将永远珍藏。”河北省残疾人体育协会主席李卫国传递火炬后激动地说。 李卫国是涿鹿点位的第一棒火炬手。李卫国曾是一名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曾获得4次亚残运会冠军、十多次全国冠军,退役后从事残疾人运动管理工作,选拔培养残疾人运动员。 jvzquC41u|pz0|zug0kew7hp1r5258DUvKj>u}dcrreog€xaka~75@=42::34>542;<4:
1.一绳牵两心梦想共点亮——视障运动员和领跑员的故事一根细细的引导绳,将视障运动员引向终点线,也点亮了领跑员的人生。10月23日,残特奥会田径赛场上,沈亚琴和领跑员李文携手夺得女子T12级400米冠军,谈到李文时,沈亚琴说:“他是我的‘眼睛’,只要有他在,我总是感到很安全、很放心。”同日,刘翠青和徐冬林这对在东京残奥会上摘得双金的黄金搭档,夺得了女子T11级400jvzquC41yy}/zrfpep4dqv4eqpzfp}44247.394471ipp}jpva<4:A5570nuo
2.|我还能飞得更高!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讲述点亮生命的故事侯斌不仅是中国的骄傲,同时也是残奥运动史上的骄傲。”国际残疾人奥委会主席 菲利普·克雷文这样评价他。作为一名蝉联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的运动员,首位国际残奥委员会运动员大使,无论是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上,还是出席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都能感受到人们投来的尊重的目光。 但是他深知,所有的一切都是社会的赠予,现在,他更愿意尽其所能 jvzquC41yy}/ezhd0eun1‚zgfw5zg‚z14281/:7/24545?6496eqe7mvon
3.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他们的故事感动一座城在当晚节目录制现场,获奖人物一一亮相,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台前、在荧幕上依次呈现,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奥运冠军廖克力: “感谢自己没有被困难打倒” 今年31岁的廖克力,是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运动员。在去年举行的2020年东京残奥会上,他勇夺乒乓球男子团体TT6—7级金牌1枚、乒乓球男单TT7级铜牌1枚,实现jvzquC41yy}/ezhd0eun1|mcpipwofdw1814;225/631=<:2;=5ayh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