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10月22日至29日,残特奥会将在陕西举办,这是残特奥会首次与全运会同年同地举办,与国际惯例接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个代表团参赛(陕西省作为东道主将派出两个代表团),共有4484名运动员参赛。
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本届残特奥会共设置比赛项目47个,其中残运会38个,特奥会9个。陕西省共承办29个项目,包括残运会20个项目和特奥会全部9个项目比赛。截至目前,特奥足球、残运轮椅击剑和跆拳道等8项比赛已顺利完赛。
广东健儿频传捷报
“广东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派出400多人(其中运动员262名)参加25个大项比赛。22日开幕后,将组织约120名运动员参加8个残奥分项、6个特奥项目和1大众体育项目比赛。”据广东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运动会设总奖牌榜(含冬奥残奥项目)、冬季奖牌榜和夏季奖牌榜,截至20日,广东代表团共获得夏季项目金牌59枚、银牌32枚、铜牌16枚和冬季项目金牌2枚共109枚奖牌的成绩,暂列夏季奖牌榜第一名、总奖牌榜第二名。
在西安奥体中心,来自广东湛江的全盲铁饼运动员何道威在做训练准备活动。
近日,不断传来广东健儿的赛事好消息。10月19日,广东省男子轮椅篮球队勇于拼搏,力克劲敌,最终以68:60比分收获冠军。其中广州运动员林银海在场上充分体现老队员的稳重和担当,一人贡献了35分。广东省女子轮椅篮球队则于18日,在对战北京女队的决赛中成功卫冕。
据悉,在本届运动会上,广东定下实现运动成绩(夏季奖牌榜)“保五争三”的目标,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62家定点医院为各类涉赛人员提供医疗保障
陕西省共有22个场馆承担此次比赛,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均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在西安奥体中心入口,设置了专用盲道直通赛场。
十四运会后,组委会已对承担残特奥会比赛的场馆及时新增竞赛辅助物资存储、轮椅义肢维修的功能用房,对湿滑区域进行了防滑处理。对听力残疾人参加赛事的场馆,提供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服务。
同时,完成各接待酒店坡道、电梯、客房、卫生间、服务台、门铃及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轮椅、浴凳、抓杆等临时设施,提升涉赛场馆周边和社会公共环境,对涉赛市(区)商场的医院、旅游景点、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1.27万余处,修复盲道219公里、缘石坡道20余处,在50多条公交线路上投用1052辆配备无障碍设施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
大型赛事中,食品安全尤为重要,本届残特奥会对残运会运动员实施“食品安全+食源性兴奋剂防控双重保障”,对特奥会运动员及残特奥会的重要宾客、裁判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志愿者等实施“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运动员食品总仓对入仓食材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做到品种、批次检测两个100%全覆盖,并通过“全运食安”APP对运动员食品总仓食材全程智慧监管。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
残特奥会期间,陕西组建省级医疗专家组,确定62家定点医院,为各类涉赛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和后方收治服务,明确9家医疗机构为各运动员分级中心调配分级医疗设备器材,在17家定点医院开辟专用封闭病区,实行院内闭环接诊服务。
在疫情防控方面,残特奥会沿用了十四运会“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的全方位防控措施,坚持“一赛事一方案、一场馆一方案、一群体一方案”,压紧压实属地属人属事责任,做细做实防控方案,配齐配足防控物资,确保参赛涉赛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运动员、裁判员等涉赛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实行“双闭环”管理。对观众严格查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信息以及行程卡。赛场实行分区管理,严禁人员交叉。同步做好社会面管控工作,抓好外来人员健康管理、重点人员核酸排查、进口物品和重点场所外环境检测以及重点场所防控工作。
【记者】关喜如意
【摄影】张冠军
【通讯员】粤残宣
【作者】 关喜如意;张冠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