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逆风飞翔的追光者——记湖南省盲人田径运动员孔健焜的生命突围悦读时光

文/刘琼琼(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芙蓉区作协理事)

视频/曹盈盈

清晨五点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径场还浸在熹微晨光里,一道白色身影正沿着跑道匀速前行,脚步声与呼吸声交织成独特的节奏。

他是孔健焜——一位因先天白化病致视力一级残疾的田径运动员,正用双脚丈量生命的韧度。十二年来,这条400米环形跑道见证着他从初出茅庐到破纪录夺冠的蜕变,也镌刻下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向命运宣战的美丽诗篇。

命运盲盒里的“意外馈赠”

1995年,孔健焜在长沙县出生,给全家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隐忧。雪白的皮肤、浅色的瞳孔,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背后,是伴随终身的视力障碍。“别人看世界是4K高清,我看世界是永远对焦失败的模糊影像。”但命运的“限制设定”反而激发了他的逆反心理,“既然看不见完整的路,那就把每一步都踩得坚实有力。”

2012年,17岁的孔健焜以“长沙市优秀学生团干部”的身份站上领奖台,手中奖状与胸前的团徽交相辉映。这个看似与体育无关的荣誉,实则是他人生转折的伏笔——“当团支书组织活动时,我发现自己比常人更擅长用听觉、触觉感知世界,这种敏感或许就是运动天赋。”2013年,他在全国残疾人青年体育比赛中斩获800米金牌,从此开启了“用双腿对抗视力枷锁”的征程。

赛道上的“数学公式”

“他的训练计划精确到秒,误差不超过3%。”教练李年英与李建忠两位老师展示了孔健焜的日程表——5:30晨跑5公里,随后是技术训练、跑步专项力量练习;下午15:00进行针对性的比赛专项训练,20:00做康复按摩。这样近乎严苛的作息方式,他已坚持4690个日夜。

他的训练比赛之路总是荆棘满布——2015年冬训,他因未看清标志撞上栏架,导致右脚受伤;2018年省运会前,身体不适仍坚持完成高强度训练,赛后陷入昏迷;最惊险的一次,他在400米冲刺中摔倒受伤,却拒绝退赛,用绷带固定后继续比赛,“伤疤是我的勋章。”他抚摸着手掌上的旧痕笑道。

他的视力障碍让更多的挑战源自心理,就是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和勇往直前的勇气,让他十几年共斩获全国级金牌9枚、省级金牌10枚;全国级银牌8枚、省级银牌7枚;全国级铜牌5枚、省级铜牌1枚。此外,在市州等各级别比赛中,获得十余枚金、银、铜牌,各类奖牌累计达50多枚。同时,9次荣获全国、全省体育道德风尚奖,并两次打破全国纪录、两次打破亚洲纪录——这些荣誉,是对他“胜不骄败不馁”体育精神的最高礼赞。

双赛道的人生突围

2024年,孔健焜以“湖南省优秀毕业生”身份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但他的“战场”从未局限于田径场。作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将赛场上的“极限思维”转化为对专业的极致追求——训练间隙泡图书馆,笔记写满9本,成绩稳居专业前5%;节假日带队前往养老院,为失能老人设计个性化康复方案;在残疾人康复基地担任志愿者,用自身经历鼓励病友,“我跑过的路,你们也能走。”

“体育教会我突破生理极限,而养老专业让我懂得如何守护他人的尊严。”这种双重身份的切换,在他身上显得如此自然——正如他在省残运会夺冠后说的,“我不是在和对手赛跑,而是在和命运赛跑。”

党旗下的“精神接力”

2023年,孔健焜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抚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他想起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外公常说,真正的战士从不向困难低头。”这种家风传承,让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从小到大的信仰。”

这种信仰体现在孔健焜的一言一行中,成为体育运动员时,他努力做到最好;将来选择就业,他计划在养老护理方面继续发光发热;在日常生活中,他坚持身怀正气,心存善意,爱心助残。“他像一束光,既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湖南省残联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在孔健焜的笔记本上,泰戈尔的诗句被反复标注,“生命不是蜡烛,而是火炬。我们必须让它燃烧得更加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永不停歇的“人生马拉松”

如今,在训练场上,孔健焜依然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的那个;生活中,他作为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用亲身经历激励残疾人群体。“体育是我的翅膀,专业是我的根脉,信仰是我的灯塔。”他说。

夜幕将至,此刻的夕阳将孔健焜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个总说“不太看见”的年轻人,却用双脚跑出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精彩从不取决于起点,而在于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正如他在最新一篇日记中写的,“当世界给你设下障碍,那就把它变成起跑的跳板——因为真正的光明,永远属于那些在黑暗中依然奔跑的人。”

不少熟悉孔健焜的朋友们,每次都被他的“反差感”震撼——赛场上如猎豹般迅猛的他,生活中会因为摸错门而闹笑话;斩获无数金牌的他,手机里存着大量养老护理知识视频;明明可以靠体育成就安身立命的他,偏要挑战“运动员+学生+党员”的多重身份。或许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人生没有规定动作,只有自选动作。而我选择的,是永远向前。”

THE END
0.女子盲人柔道卫冕冠军李丽青因伤憾负无缘奖牌据新华社东京8月27日电 东京残奥会盲人柔道比赛27日拉开帷幕,女子48公斤级卫冕冠军李丽青在比赛中肩部脱臼,不敌法国名将马蒂内,并缺席了随后的复活赛,提前结束本次残奥之旅。 在上午的比赛中,李丽青首场出战四分之一决赛,对手马蒂内在使用横四方固技巧之时发力落在李丽青肩部,导致她右肩脱臼。 jvzq<84grcvft7o{td4dp8ue1euo1;5432>04A4ea982893jvor
1.残奥会冠军走进湖南大学,分享成长之路与拼搏故事有的通过声音辨识方向……也许,在有些人眼中,这一切多少有些‘残酷’。然而,在残奥的舞台上,残疾不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汗水、血水和泪水的见证,是情绪、情感和情怀的释放。”18日,文晓燕、杨超、刘立、史怡婕4名残奥会冠军和教练员代表李跃华走进湖南大学,与师生近距离分享他们的冠军之路、拼搏故事和人生jvzquC41yy}/jwirh0usi8mpfrl32;51pg}t1pfv1814=621v814=6244e45==4668/j}rn
2.内蒙古运动员王月夺得东京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63公斤级铜牌王月来自巴彦淖尔市,今年24岁,这是她第一次登上残奥会赛场。她幼时因眼底病变导致视力受限,但身体素质很好。2010年,她进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女子柔道队。 据她的教练耿晓飞介绍,王月从入队3个月就开始参加自治区级比赛,多次获得冠军。此后的10年间,王月夺得过全国盲人柔道比赛冠军、全国残运会盲人柔道比赛冠军,还曾获得亚洲盲人柔 jvzq<84o0rkpruj0ep5o68724351:;>1e3::866738>88:3jvor
3.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获得2023年世界盲人运动会盲人门球女子冠军在英国当地时间8月27日下午结束的2023年IBSA世界盲人运动会门球女子决赛中,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赢得冠军。决赛中,前几分钟双方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比分保持在0比0。接着,中国队率先打破僵局拿下一分,中国队配合默契,牢牢占据优势地位,不给对方任何反扑机会,最终以3比0赢得比赛胜利,这是中国女子盲人门球jvzquC41o0mny7hp1463565:14>0exsvgpz`3<556;;:9=3jvo
4.沾益小伙邹连康夺得东京残奥会游泳男子50米仰泳S3级冠军在集训期间,了解到邹连康符合(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相关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各项标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荐,保送至北京体育大学残奥冠军班学习(一切学习、训练 、生活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进行,以训练比赛为主)。jvzq<84yyy4zpy}y0et0eqfpi{uoi87:228/j}rn
5.刘翠青和领跑员徐东林是如何拿下金牌的?|刘翠青|徐冬林|残奥会在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会上,刘翠青、徐冬林先后在女子T11级100米、200米、400米,T11-12级4×100米接力及跳远5项比赛中获得冠军。2015年世界锦标赛获得四项T11级别的冠军。在第15届夏季残奥会上获得女子400米T11级冠军。在今年举办的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上夺得2枚金牌。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279749?6a38hfflh832812:5igs4ivvq
6.视频:逆风飞翔的追光者——记湖南省盲人田径运动员孔健焜的生命突围“体育教会我突破生理极限,而养老专业让我懂得如何守护他人的尊严。”这种双重身份的切换,在他身上显得如此自然——正如他在省残运会夺冠后说的,“我不是在和对手赛跑,而是在和命运赛跑。” 党旗下的“精神接力” 2023年,孔健焜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抚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他想起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外jvzquC41o0|pe7hqo0io1mp1pkxu87247691<53926497mvon
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前觉得,盲人跑马拉松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现在,我觉得只要你愿意、肯坚持,每个人都可以跑起来。”在张军的感染下,身边不少亲朋好友也加入了跑步的队伍。“我爱人也是盲人,她今天参加了迷你马拉松,我们区还有10几位盲人朋友也加入了跑团。” 图为视障跑者与志愿者合影 jvzquC41yy}.e~wtgpz/emuh0qxh0ls1jfpm1lothe58f?:93cg27kh6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