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建:“春天的事业”交出温暖答卷
【导视】
(同期)全省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为求职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
(同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每一个残疾人接受合适的教育提供了根本保障。
(同期)福建省残联通过“整镇推进、一户一案、扩量提质、综合帮扶”的方式,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解说】黄道亮9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1990年,黄道亮被闽江职业大学破格录取,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无双臂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黄道亮到闽清县残联工作,在残疾人就业、信访、宣传、康复等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倾心投入。
【同期】闽清县残联副理事长 黄道亮
被闽江(职业)大学录取,对我的感觉应该算很重要的一次重生。因为在还没被录取的时候,我真的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被闽大录取以后就感觉是真的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感觉。
【解说】吴可彦,福建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协的90后青年作家。13岁那年,一纸眼疾诊断书宣告光明将渐渐离他远去。从此,文学梦想成为了黑暗里的一盏灯,指引着吴可彦写下了《星期八》《文学的星空》等优秀作品。
王亚锋,先天双目失明,他凭借天赋和努力,先后斩获残奥会等各大赛事的十几枚奖牌。退役后,他回到福州盲校任教。
在福建,像黄道亮、吴可彦、王亚锋这样的奋斗故事还有很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福建全面贯彻党中央对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守正创新,稳步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就业完成任务指标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普惠政策,率先实施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制……“春天的事业”交出了温暖的答卷。
就业是残疾人群体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福建严格落实按比例就业制度,增加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加强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注重把握城乡、地区和行业特点,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同期】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兰新城
全省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为求职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
【同期】福建省残联教育就业部三级调研员 曾传焕
比如说辅助性就业,它主要针对的是智力、精神以及重度肢残的这一类人的就业。近几年来我们省也做了一些很好的探索,制定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解说】截至目前,福建省共建有19个国家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创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达263家。
近年来,福建通过加强电商孵化基地、直播带货基地建设,为残疾人提供培训、见习、就业、创业的“一条龙”服务,帮助残疾人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
【同期】福建省残联教育就业部三级调研员 曾传焕
大力推进我们省的残疾人新业态就业。我们通过电商培训以及直播带货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培训、见习、就业等相关的服务工作。全省从事云客服、直播带货,包括短视频制作等工作的残疾人达到1.2万人。
【解说】一直以来,残疾人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共投入24.1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水平,共建设61个盲人阅览室;全面落实学前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9%;实现残疾学生就学资助全覆盖;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同期】福建省残联教育就业部一级调研员 游水平
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每一个残疾人接受合适的教育提供了根本保障。我们相信一定有更多的残疾人能够根据他们的特点接受合适的教育。
【解说】为了更好地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福建省通过探索精准康复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加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育、深化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举措,不断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同期】家长
两岁的时候发现宝贝的这个听力问题,后来三岁的时候去做了这个人工耳蜗手术。做完以后还是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去指导康复她。后来就来到了我们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这里的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建议。通过这么久的学习,孩子终于能够融入到正常小孩子的生活当中。
【同期】患者
我是13岁的时候得了脊髓瘤,只能躺在床上。那个时候真的很想不开。后面参加了脊髓损伤训练。训练营教了好多(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上很实用的。现在出门的话就用轮椅比较方便。经常会出门、坐地铁,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态也好了。我们要相信只要活着其他都是擦伤。
【同期】福建省残联康复部副部长 吴秋兰
比如说我们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助,我们从最早的这种补助标准只有5000元,一直不断地提高标准,到现在我们已经达到省级的标准是1.7万元每人每年。有的部分地市还会根据自己本地的实际情况再提高标准。像福州市对孤独症儿童的救助标准最高可以达到2.5万元。我们的救助年龄也是一直不断在提升,从0到6岁,现在我们已经提升到0到17岁。我们的协议管理机构,也就是说我们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协议管理机构已经达到全省目前有320家,能够较好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的需求。
【解说】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福建省实施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省残联采取整镇推进的方式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智能化的示范户,以点带面形成整体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乐有所居、出行无碍。
【同期】龙岩市新罗区莲东小区居民 吴秀珍
我们夫妻俩都是残疾,是小儿麻痹症。我们每天出门爬楼梯都非常辛苦。自从去年残联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升降机,安装之后,这一年来我们进出都非常方便。
【同期】福建省残联维权发展部部长 廖艺萍
福建省残联通过“整镇推进、一户一案、扩量提质、综合帮扶”的方式,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我们以镇为单位,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把符合条件且有意愿改造的残疾人家庭户全部纳入,针对残疾特点、生活轨迹、房屋结构实施个性化的改造,同时以入户改造为着力点,发现残疾人需求,实施康复、教育、就业等综合帮扶,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这两年我们已对全省1万多户的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
【解说】近年来,残疾人竞技体育、康复健身体育蓬勃发展,残疾人的文化生活也越发多姿多彩。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赋能残疾人事业向前迈进。通过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线上服务和“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腿。
为形成扶残助残的强大合力,福建省将扶残助残议题分别列入省人大执法检查、省政协界别协商会议,梳理残疾人“民生问题清单”,持续开展监督落实,保障残疾人对公共政策和残疾人事务的参与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