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奥委会解除俄白部分禁赛限制:争议、影响与未来展望二零二四年国际残奥委会(IPC)在首尔开了场成员大会,投票把俄罗斯的部分禁赛给解除了,白俄罗斯还没完全放开,依旧受着限制。
这事一出来,立马在国际体育圈炸了锅,有人支持有人骂,连2026年米兰冬季残奥会都跟着变得没谱起来。
其实早在2022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就被IPC拦在残奥会门外了。
那会儿不管是残奥会还是世界残疾人运动会,这俩国家的运动员都没法代表本国参赛。
直到2023年,IPC才松了点口,改成部分停赛,让他们以中立身份去参加巴黎残奥会。
老实说,中立参赛听着还行,可运动员连自家国旗都不能带,赢了比赛也奏不了国歌,这荣誉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这次首尔大会的投票过程特别有意思,针对俄罗斯提了两个动议,一个是全面暂停成员资格,一个是部分暂停。
结果111票赞成解除全面暂停,55票反对,还有11票弃权,第一个动议就这么黄了;接着投部分暂停,91票赞成解除,77票反对,8票弃权,第二个也没通过。
相当后愣是把俄罗斯的IPC全部会员权利给恢复了。
本来想只说俄罗斯的情况,后来找出白俄罗斯的投票结果更戏剧。
针对它的全面暂停和部分暂停动议,全被通过了,赞成票分别是119票和103票,反对的才48票和63票。
国际社会对这俩国家的态度差别挺大。
从投票分布能看出来,支持俄罗斯解禁的大多是亚洲、非洲的成员国,反对的主要是欧洲国家。
IPC秘书处投票前还发过报告,说一直禁赛可能违反《国际残奥宪章》,毕竟宪章里写了运动员不能受政治歧视。
俄罗斯残奥委员会也没闲着,提前交了12页申诉材料,全是运动员这两年没法好好训练、参赛的例子,有15个运动员甚至错过了职业黄金期,看着还挺令人揪心的。
投票结果一公布,各方立马就表态了。
乌克兰体育部长马特维?比德尼直接炸了,说那些投赞成票的人背叛了良心和奥林匹克价值观,还呼吁2026年米兰残奥会的欧洲主办方,别让侵略国的旗帜飘在自由民主的地方。
英国政府也没藏着掖着,说对这个裁决特别失望,还强调俄罗斯打乌克兰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不该让他们参加国际赛事。
英国残奥会倒是说了句实在话,虽然支持过禁赛俄罗斯的动议,但如今成员国投票恢复了,也只能尊重,就是一直声援乌克兰。
俄罗斯这边当然高兴,残奥委员会说这是公平的决定,还说这是保护运动员权利、不搞政治歧视的好例子。
国际奥委会之前也有类似武术,说要让俄白运动员以中立身份参加冬季奥运会,跟巴黎奥运会一样,两边算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虽说IPC给俄罗斯松了口,允许他们代表本国参加2026年米兰冬季残奥会,但这事还没那么简单。
因为运动员要参赛,不光得过IPC这关,还得等各个体育联合会解除禁令才行。
如今意大利有六个残奥会项目的国际管理机构,至今还没松口,依旧维持着对俄罗斯的禁令。
比如国际残奥冰球联合会,直接说2026年赛事不接受俄罗斯参赛,理由是保障赛事安全和观众情绪。
搞不清这些单项协会到底咋想的,IPC都点头了,他们还卡着。
更何况意大利作为主办方,咱家残奥委员会也说了,得听政府的外交政策,这就更没谱了。
照这样下去,2026年米兰残奥会俄罗斯能不能以国家名义参赛,怕是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近期在新德里举行的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倒是成了个试验样本。
俄罗斯运动员如今还在以中立身份参赛,一共去了45个人,参加28个项目,相当后拿了8金6银4铜。
不过比赛期间也出了点小插曲,有乌克兰运动员看到俄罗斯运动员领奖,直接离场了。
国际残奥田径联合会说,IPC禁令完全解除,二零二五年世锦赛俄罗斯可能就能恢复国家名义参赛了。
这种形式上的中立没多大用,观众和媒体该叫他们俄罗斯运动员还是这么叫,根本剥离不了国家标签。
残奥运动的初衷就是让残疾人通过体育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运动员身体本来就不方便,职业周期比健全人还短,因为国家的事不让他们参赛,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之前国际残奥运动员协会做过调查,72%的全球残奥运动员都觉得运动员不该为国家行为买单,俄罗斯、中国、巴西这些国家的运动员支持率还不少于了85%。
还有人提到,俄罗斯自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就因为兴奋剂事件长期以中立身份参赛,到如今都10年了,不少人觉得惩罚已经够了。
国际体育法专家也说过,近20年国际体育制裁里,73%的全面禁赛相当后都引发了运动员维权诉讼,残奥运动员受的影响比健全人还大,毕竟他们的职业黄金期更短。
IPC解除俄罗斯禁赛的决定,就是这两种力量角力的结果。
它打破了两年多的僵局,给了俄罗斯运动员希望,可也引来了不少反对声,让2026年米兰残奥会变得不确定。
这事不光是俄罗斯能不能参赛的问题,更关乎残奥运动的未来。
要是一直让体育绑在政治上,相当后受损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运动员。
以后IPC得想办法协调好规则,减少单项协会的阻力,国际社会也得好好想想,怎么在谴责冲突的同时,别让残疾人运动员成了政治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