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6日早晨7点,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巴西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拉开帷幕。巴西,这个活力四射的浪漫国度也在那一刻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每个国家的历史和人民的性情、宗教、信仰,都能为这个国家赋予独一无二的气质,仿佛与生俱来,无法模仿,也难以创造,而巴西,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国度,被赋予了这个地球上最让人惊叹的自然风光。热带雨林、金黄的海滩、桑巴的狂欢、波萨诺瓦的慵懒、足球的激情、各种各样的美食,种族和美丽风景的大熔炉,相互对立,嘈杂,却又格外迷人。这座外向而感性的城市处处洋溢着让人无法抵挡的万种风情,而这场全世界关注的奥运开幕式也正如巴西组委会所说,这场开幕式的确是史上“最性感”的。
绿色、性感、音乐、诗歌、舞蹈……构成了这一届开幕式的灵魂。“向世界传递希望的信息”,关于自然、宽容和微笑。这是一场盛大歌舞盛会,用音乐和诗歌向这个国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致敬。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开场的音乐用到了巴西音乐人吉尔贝托·吉尔的作品,来听他的这首《那个拥抱Aquele Abraço》。
Gilberto Gil
在这个世界上既是著名歌手又是政府官员的人一定不多,而吉尔伯托·吉尔也凭借他在音乐上的成就被选为巴西的文化部长。
他的一生非常坎坷,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音乐人发起了一场音乐革命,掀起了巴西的反文化运动,吉尔伯托·吉尔就参与其中。他把巴西的桑巴、bossa nova、以及当地民歌进行融合,创造出了自成一派的乐风,而这种音乐风格就叫做“热带主义乐风Tropicália”。后来他们被视为政治威胁,当时的权威政权将他们抓捕,酷刑折磨,随后被驱逐,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在流放之前,吉尔贝托就写下了这首《那个拥抱Aquele Abraço》。
这场热带主义的音乐革命虽然短暂,却也从此撼动了巴西的音乐,并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流行音乐。直到2000年,吉尔伯托·吉尔成为巴西的文化部长,在他就职的时候他依然宣称:“我是一个热带主义者。”
来听吉尔伯托吉尔带来这首《Refazenda 》。
Gilberto Gil
开幕式的开场音乐用吉尔贝托的作品展现了巴西人民的热爱与坚强、乐观和温暖,也用歌曲对里约做了一个最深情的拥抱。
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曲,便是开幕式现场巴西国歌的演唱者74岁的保利尼奥·达维奥拉,他是巴西桑巴音乐和肖罗舞曲这两种音乐形式最知名的音乐大师。对于桑巴音乐我们是非常熟悉的,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肖罗舞曲。
巴西人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肖罗这个词来是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哭”。这是19世纪晚期起源在里约的一个乐种,它是由欧洲,非洲,以及南美的音乐融合而成,这种音乐也是巴西种族融合的产物,代表着一种混血文化,所以巴西也被称为“多彩民族”。
在当时的巴西社会阶级划分严重,而来自街头乐队风格的肖罗舞曲却从一开始的不被认同、受到打压,慢慢发展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沙龙音乐,从小酒馆到大剧院,直到现在,肖罗舞曲依然是欣欣向荣的发展着。
来听深受巴西音乐影响的小野丽莎带来这首著名的肖罗舞曲《肖罗Chõro》。
小野リサ
bossa nova是巴西音乐最独特的一部分,也是巴西音乐走向世界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
bossa nova以桑巴为基础,融入了北美的冷爵士,轻缓、慵懒,自由,就像漫步在金黄色的沙滩。
在开幕式现场,我们看到了一场性感而美丽的走秀。超模吉赛尔•邦辰扮演的伊帕内玛女孩缓缓的走过来,走向汤姆·若宾的照片,脚步轻盈,笑容灿烂。汤姆•若宾的孙子丹尼尔•若宾唱着他创作的经典波萨诺瓦名曲《依帕内玛女孩》,他们向这位音乐大师献上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致敬,也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告别演出。
Stan Getz , João Gilberto , Astrud Gilberto
苗条的身段晒黑的肌肤
年轻又漂亮的伊帕内玛姑娘
向前走着
踏着桑巴的舞步
冷冷地摇着
柔柔地摆着
想说我喜欢她
想献上我的心
她却没注意我
只顾望着那大海出神
1962年的夏天,汤姆·若宾在风光秀丽的依帕内玛海滩看到了一个17岁的美丽少女, 这个女孩出现在那一瞬间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就有了这首波萨诺瓦经典名曲《依帕内玛女孩》。
除了对音乐的致敬,这个美丽而又热情的国度将诗歌呈现在了开幕式现场,一场文化的致敬。
凭借电影《中央车站》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巴西著名演员费尔南德·蒙特纳哥和《007》系列电影的M夫人朱迪·丹奇,她们共同朗诵了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安德拉德(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经典诗篇《小花与丑恶》,借由诗歌向全世界传递希望。
我确信一朵花正当街绽放。
它的颜色毫不起眼。
它的花瓣还未张开。
它的名字书中没有记载。
它很丑。但它千真万确是一朵花。
下午五点钟,我坐在一国之都的地面上
缓慢地把手伸向这尚未明朗的形状。
在山的那边,浓密的云团在膨胀。
一个个小白点在海上晃动。
它很丑。但它是一朵花。
它捅破了沥青、厌倦、丑恶和仇恨。
卡洛斯·德鲁蒙德是20世纪巴西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探索个人心灵的孤寂和相互之间的隔膜,他的诗歌简短、朴素,甚至不讲究韵律,却在深刻的寓意中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他的代表作品不胜枚举,其中一首诗歌叫做《何塞》,用诗歌对这个世界展开质问。
「何塞,现在怎么了?聚会结束了,灯光熄灭,人群也散了,夜晚渐渐寒冷。
何塞,你现在怎么了?那没有名字的你,那对别人开玩笑的你,那写诗的你,那恋爱、抗议的你。
何塞,现在怎么了?你没有女人,你没有对其交谈的人,你没有得到爱情,你再也不能喝酒,你再也不能抽烟,你甚至不能吐痰。
夜晚渐渐寒冷,你看不到曙光,或下一班街车,或听到笑声。你看不到乌托邦,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沉默了。
何塞,现在怎么了?你美妙的话语,你狂热的时刻,你的盛宴和禁食,你的黄金制品,你的玻璃礼服,你的语无伦次,你的憎恨——现在怎么了?你拿着钥匙,你想打开门,门并不存在。你想淹死在海里,而大海却干涸了。你想回家,而家并不存在。
何塞,现在怎么了?要是你大叫,要是你呻吟,要是你跳一曲维也纳华尔兹,要是你睡觉,要是你疲倦,要是你死去……然而你并没疲倦。像一头林中野兽,独自在黑暗中,没有任何神学,甚至没有一堵倚靠的墙,没有一匹奔驰而去的黑马……
何塞,你正在前行。」
《José -Paulo Diniz》这首歌就是根据卡洛斯·德鲁蒙德诗歌创作的同名歌曲《José》。
卡洛斯·德鲁蒙德除了在诗歌中揭示现实的残酷,政治的黑暗,也会写下充满爱意的挣扎,和磊落的坦白的诗篇,比如他的这首《我要》。
「我要你一年中的每一天,生命中的每一天,每过那么半小时,每过那么5分钟, 你就得跟我说一遍:我爱你。
听你说:我爱你, 那一刻我知道你爱我。那之前的那一刻呢,之后的那一刻呢,我怎么知道你爱不爱我呢?
我要你一直说,说到累了,说你爱我 说你爱我 说你爱我。 要不爱都挥发没了,因为你一旦不说:我爱你,你就是否定,你就是吹熄你对我的爱。
我要你一直跟我说说说。除了这个我什么都不要求,我就要这个,越来越想要。我要通过你说的话被爱,我要在你说的话里被爱。除了这样我想不出其他的方式, 来辨识那爱的调调, 一个完美地得知自己被爱的方法:埋在词语根部的爱,话说出口的时刻带出的爱。
爱, 跳脱了语言, 爱,化成声响,让空间震颤。
你不再说:我爱你的那一刻,我就斩钉截铁地知道,你不爱我了,你没爱过我。如果你不立刻马上反复,说你爱我爱我爱我爱我爱我,这刚才冲口而出的让人恼怒的真相,我就要一头扎进一片混乱,那不是爱的事物的集合里。」
Marisa Monte
巴西的生活节奏独一无二,这也是巴萨诺瓦赋予的节奏,邀请人们去探索这个国度的万种风情。当然,我们需要音乐,也更需要诗歌。
卡洛斯·德拉蒙德的诗歌作品《在路中》,这首诗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件事情,他这样写:
在路中有一块石头
有一块石头在路中
有一块石头
我永不会忘记那次事件
在我视眼睛的疲惫的生活里
我永不会忘记在路中
有一块石头
有一块石头在路中
No Meio do Caminho - Leandro Maia这首歌就是根据卡洛斯·德鲁蒙德诗歌创作的同名歌曲《No Meio do Caminho在路中》。
里约奥运的开幕式,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音乐的狂欢,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诗歌盛宴。他们用巴西人特有的方式回归到人的本身,在全世界的目光下传递着他们的快乐和热情,幸福和希望。所有让这个国家自豪的元素都出现在了开幕式上,并用他们的音乐和文化作为桥梁,诠释着巴西,也诠释着奥运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热情而又诗意的里约。
一首向巴西伟大诗人卡洛斯·德拉蒙德致敬的作品,就叫做《A 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卡洛斯·德拉蒙德》。
开幕式的最后,表演的尾声,全场观众跟随着音乐起舞,又是一场震撼人心的盛大狂欢。即便开幕式结束了,场馆外面的狂欢仍然没有停止。彼此陌生的人们在街头共舞,持续的欢笑,快乐在发酵,而我们也要继续在音乐中感受巴西的热情!最后这首歌也唱响在了开幕式的现场《热带国度》,好音乐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