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战马24小时轿子山翻越挑战赛于1月3日落下帷幕,从2006年创办至今,轿子山翻越挑战赛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赛事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选手前来挑战与突破自我。他们在奔跑中收获成长、收获快乐、收获友谊……让我们走近一点,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全体工作人员合照
最后一支完成比赛的队伍:坚持就是胜利
本次赛事最令人关注的100公里精英赛,因其难度最大,参加该组别挑战的50组选手只有16组顺利完赛,完赛率仅为32%,可见赛事的激烈和残酷。1月3日上午,在100公里精英赛事接近尾声时,最后向终点跑来的陈伟和杨国祥两位选手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大家的掌声和鼓励声中冲过终点,在那一刻仿佛所有人都成为了一体,衷心地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感到骄傲。“恭喜你们完成了比赛,真是太棒了!辛苦了!”比赛结束后,众多选手纷纷上前祝贺,为他们点赞。由二人组成的乐在途中队成为了最后一支完成比赛的队伍,总用时25时36分42秒。
陈伟和杨国祥1个47岁,1个48岁,两人都是长跑爱好者,这是他们第一次组队参赛,“最开始看到比赛时,就觉得一定很难完成,但是还是很想过来挑战一下自己,所以我们俩就报名了”杨国祥说。讲起比赛的经历,陈伟说:“太难了,虐并开心着。时间太紧了,我们俩都是很紧张地赶在每个点的关门时间前到达,而且白天还好,到了半夜又困、又累、又冷、又饿,还产生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尽管整个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一路上我们不断地给对方加油鼓劲,配合默契、团结互助,我们很享受比赛的过程,都觉得挺有意思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绳降,这是我们俩第一次尝试。最后能安全地完成比赛,也给自己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检验了我们平时锻炼的成果。”
冲向终点的王家超
陈伟和杨国祥从三四年前开始喜欢上长跑运动,二人都觉得跑步让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了、心态也更好了、更年轻了。杨国祥表示,我坚持跑步还有一个原因,想给我的两个儿子做榜样,让他们和我一起跑,一起锻炼身体,现在我的大儿子每周都要和我一起跑至少四次十公里,有时候我不跑他都要拉着我跑。
残奥会冠军王家超:不顾伤痛,咬牙坚持
“太虐了,想哭呀!”这是残奥会冠军王家超在跑完52公里挑战赛后的感受。在出发前,王家超就表示,此次的目标就是能安全地完成比赛,最终他也做到了,而且还以8时50分11秒的成绩获得了第7名。
回忆起比赛的过程,王家超说:“第一个坡到滑雪场便开始进入了不规则道路,然后一直在爬坡,风很大,很冷,而且感觉缺氧,老是喘不过气来,但是风景特别好,山很高,仿佛置身“云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阳光普照,宛如人间仙境。我最开始就紧跟前面的梯队,上山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追到第5名了,但在下山的时候我只有一只手,所以很难掌控平衡,就被很多人超过了。整个赛道有3604米的海拔爬升很具有挑战性。有一段十多公里的大下坡,全是碎石,我好几次都差点要崴到脚了,还膝盖跪地摔了一跤,还好摔得不重。还有一段爬坡非常陡,坡度近70度,大家都是手脚并用地往上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伴有沙石滚落,非常不稳定,爬得越高,往后看就越害怕。”
最后一支冲向终点的队伍
王家超坦言,在跑完三十公里以后,由于我前期训练任务比较重,跑得比较多,下坡冲击又特别大,所以臀部这一块比较疼,在大概四十公里以后我都是走一段跑一段,虽然也想过要放弃,但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能拿到第7名也比较意外。
谈到对未来的计划时,王家超表示,一直在积极备战今年残奥会,希望能代表我们的国家参加铁人三项赛,并取得一个好成绩。个人非常喜欢这次比赛,无论是赛道的设置、路标的摆放,还是志愿者、救援等服务都很到位,赛事体验很棒,在训练之余,如果有时间我还会来参加。
“大神”级选手申加升:这里的赛道和美国很像
在52公里挑战赛报名阶段,随着越野圈“大神”级选手申加升的加入,引起了众多参赛选手的瞩目和期待,迫不及待地想一览“大神”的风采。比赛开始后他也一直处于领先,但没想到,就在大家以为冠军非他莫属时,发生了意外,CP15过后,申加升跑错赛道,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出比赛。
尽管申加升最终没有取得名次,但他还是很享受整个比赛的过程。“这次比赛的赛道我觉得还是比较经典的,难度特别大,赛程海拔爬升也比较高,最高点达到了4000m+。给我印象最深的路段就是两个大爬升和下坡的技术路,注意力必须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除此之外,这个季节的轿子山还是很特别的,有种在美国比赛的感觉,视野特别开阔,早上的云海也特别的漂亮。”
对于此次比赛发生的意外,申加升表示,比赛成绩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这也是比赛的一部分,自己已经找到了原因,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不会在犯类似的错误。“如果还有机会能再次参加这个比赛,我一定会好好准备,争取弥补遗憾。赛事已经圆满结束,很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在轿子山相聚,并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元旦。最后也感谢大家的关心,感谢组委会以及志愿者团队。”
“轿子山客服” 汪凌东:我志愿,我快乐
1月2日,也就是比赛正式开幕的那天清晨,一张以轿子山雪景为背景,上面写着“第十三届轿子山翻越挑战赛就在今天,与你共赴山河”的日历图片在参赛选手的朋友圈里火了起来,图片里风景优美,文字唯美,吸引了众多选手转发、点赞。记者一经询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出自一位运动员之手,他的名字叫汪凌东。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起他的外号西西或轿子山客服这两个名字,可能此次参赛的很多运动员都记忆深刻。
这是汪凌东第二次参加轿子山翻越挑战赛,相比于第一次参赛,在这次赛事中他不仅是一名运动员,还主动义务地当起了“轿子山客服”,在比赛正式开始1个月前,汪凌东便主动在运动员群里耐心、细致地为参赛者答疑解惑、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在这一个月里,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在群里为大家服务到凌晨。他说:“轿子山翻越挑战赛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了,口碑一直很好,我也一直在关注,去年参加完以后,我觉得这个比赛很不错,景色也特别美,作为一名爱跑步的云南人,我也希望能借这个比赛,向大家介绍、宣传我们美丽的家乡,所以也一直在跑圈里宣传。后来组委会建了一个运动员群,有很多跑友在里面询问交通、住宿、餐饮等问题,我也比较了解,所以我就尽力为大家解答,为大家推荐昆明好吃好玩的地方,组委会也很信任我,把我设置成了客服,我就把自己的群备注改为了“轿子山客服”,希望能为大家服务。”
汪凌东虽然不是正式的工作人员,但对此次的客服工作非常尽职尽责,即使在比赛开始的那一天,他也毅然地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大家服务到凌晨两点,虽然最后被关门了,没能完成比赛,他也毫无怨言。“虽然今年最终没能完赛有一点小遗憾,但我觉得也没什么,也不能怪是我最近当客服没休息好,可能主要还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好久没锻炼了,去年体验过就够了,而且我也收获了很多,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与人沟通、处理协调等能力,很开心,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会来为大家当客服。”
副裁判长黄骏:用心为每一位运动员服务
任何一项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赛前精心准备,赛中做好有力保障,赛末做好收尾工作。这里面有裁判、医疗人员、急救跑者……每人干的工作看似琐碎,却在点滴中反映了团队之功。
在赛事中担任副裁判长的黄骏,现在正在云南师范大学就读体育教学专业研究生,这是他第二次在轿子山翻越赛中担任工作人员。他主要负责#7至#14B这几个点,人员、物资、车辆等的统筹安排、调度和执裁。“相比第一次在比赛中担任的工作,我觉得这一次的工作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需要考虑得更加细致和周全。我们在进行执裁时,有的‘关门运动员’可能会不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和他们解释规则、安抚情绪,并且安全地将他们送到安置点。”
连续两届参加比赛黄骏深知这项工作的苦与乐,他说:“所有工作人员都为这一比赛忙碌了至少半个月,虽然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但是因为热爱大家都任劳任怨,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为每一位运动员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能得到运动员和组委会的肯定,也很有成就感,希望未来比赛能够越办越好,下一次我也会继续参加,为大家做好服务。”
文字 | 陈雯韵
图片 | 供图
编辑 | 舒适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