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16届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在残奥会的赛场上,充满着不平凡的震撼与感动、生命的不屈与绽放。独臂泳将奋力击水,盲人跑者努力冲刺,轮椅运动员潇洒挥拍……残奥运动员们用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
近日,中国残联融媒体开设“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一起走近中国残奥运动员们,他们排除万难,用意志、体能和技能的较量突破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局限,用拼搏精神和乐观心态重新定义可能性;他们自强不息、奋勇争先,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今天,“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走近坚强奔跑在人生的赛道上的蒋芬芬,一起来看看吧!
# 漫画风采 #
# 人物事迹 #
8月31日,2020东京残奥会田径项目结束当日最后一个小项的争夺,在女子400米T37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蒋芬芬以1分01秒36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亚洲纪录,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残奥会获得的第62枚金牌。
蒋芬芬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蒋芬芬1997年9月出生,湖南永州东安县川岩乡上界头村人,因出生时脐带缠绕脖颈,不但造成轻度脑瘫,还影响左手的运动功能。为增强体质,蒋建伶从小带着她在竹林里跑步锻炼一小时,并发现女儿性子活泼、爆发力很强、速度很快,也很能坚持。到了上学的年龄,蒋建伶将蒋芬芬送到新田一中体育老师唐德祥家,跟随舅舅学习体育。
蒋芬芬(左)夺冠后接受南非选手谢里尔·詹姆斯的祝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在舅舅的教导下,蒋芬芬文化课成绩优异,跑步锻炼从未间断。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800米跑步中,她获得满分,从此作为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随后,蒋芬芬被纳入省残联田径队和国家队预备队员参加专业的田径训练。
“训练蛮吃得苦,脚起泡也继续跑,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在母亲唐竹音的眼中,女儿蒋芬芬既懂事又独立,“训练中受伤从来不说,只报喜不报忧,怕我们担心。”
蒋芬芬在比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通过国家队的专业集训和自身的努力坚持,2016年里约残奥会,蒋芬芬与队友一起以50秒81的成绩刷新女子T35-38级4×100米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2018年,蒋芬芬获世界残疾人田径大赛(北京站)两金和第三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两金一银的好成绩。
2020年,蒋芬芬从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2021年,再次随队走出国门,出征东京残奥会。每一场比赛后,蒋芬芬都会视频连线父母。“准备好东安鸡和血鸭,等你回来吃……”母亲唐竹音在电话里喜极而泣。
# 项目介绍 #
田径
关键词
①地 点:奥林匹克体育场(径赛和田赛项目)(Olympic Stadium)东京(马拉松)
③金牌数:167枚(其中男子93枚,女子73枚,混合项目1枚)
④运动员:1100人(男运动员630名,女运动员470名)
项目概况
田径是残奥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出现在1960年的罗马残奥会上。残奥会田径比赛分为三部分:径赛项目——短跑、中距离跑、长距离跑和接力跑;田赛项目——投掷和跳跃;公路项目——马拉松。每个运动员的级别有两位数,第一位数字表明运动员残疾类别,第二位数字表明运动员的残疾程度(第二位数愈小,残疾程度愈重)。用“F”和“T”区分参加投掷比赛、跳跃与径赛比赛的运动员。
田径项目是我国历年来参加残奥会的优势项目。1984年我国第一次派团参加残奥会便获得了两枚金牌。在雅典、北京、伦敦、里约4届残奥会上田径队共取得128枚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总数双第一,实现残奥会四连冠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9年残疾人田径世界锦标赛上,田径队以25枚金牌、23枚银牌、11枚铜牌,并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位居第一。
文字:综合北京日报、中国体育代表团资料等
漫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合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