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选手参赛人数、项目均为历届最多
作为体育强省,今年广东共有34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征,他们将出现在田径、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箭、硬地滚球、轮椅网球、盲人柔道、盲人足球、轮椅篮球等11个大项的角逐中,参赛人数、项目均为历届最多。
广东参赛选手中,包括男子14人,女子20人,平均年龄30岁。34名运动员,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将,如连续三次登上奥运会赛场的硬地滚球选手郑远森、里约残奥会银牌得主熊桂艳,更多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力量。此次广东军团的34名选手中,有5名三次参加奥运会的老将,8名选手是第二次参赛,另外21人是首次参加残奥会,年龄最小的黄文娟,年仅16岁,她将参加乒乓球TT8级单打、TT6-TT8级团体的比赛。
残奥会是残疾人体育最高级别的赛事,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共融理念。参加残奥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和中华民族风采的舞台,也是展现广东省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契机。
广东省残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按照保持领先、安全参赛、展现精神、传递友谊、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以为国争光的志气,顽强拼搏的骨气,实力担当的勇气,圆满完成参赛任务。
广东运动员参加近几届残奥会成绩如下:
2008年广东省27名运动员参加北京残奥会获6金、4银、4铜;
2012年广东省23名运动员参加伦敦残奥会获12金、9银、6铜;
2016年广东省31名运动员参加里约残奥会获8金、8银、9铜
8名选手来自广州
在广东34名残奥会参赛选手中,有8名残疾人运动员来自广州,占比近1/4。8名运动员分别为轮椅篮球选手张雪梅、林穗玲、黄晓连、邓明珠、陈文丽;轮椅网球选手黄金链;硬地滚球选手郑远森;羽毛球选手麦建朋。其中郑远森和麦建朋,被认为是广州最具夺金希望的“冲金点”。这既是广州残疾人经济体育实力的彰显,也是近年来,广州市残联推动全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
麦建朋
黄金链
郑远森
陈文丽
黄晓连
张雪梅
邓明珠
林穗玲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竞技体育方面,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不但承办了2017年第二十五届穗港澳台轮椅运动会、BLSFed2019广州硬地滚球亚洲及大洋洲公开赛等多项重大赛事,广州残疾人运动员还在国际国内各项赛事中摘金夺银。广州市残疾人运动员组队参加国际赛事29个,获得26金、20银、21铜;参加国内赛事16个,获得107金、59银、40铜。其中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广州市田径运动员获得2金1银,打破1项世界纪录。
群众体育方面,残疾人运动走进社区,走向线上。广州市每年举办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季”,开设33个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点,累计参加35000余人次。开发编制线上群体活动健身项目,采取抖音、腾讯软件等网络形式,组织线上体育活动点15个,约5000余人次参与在家健身康复运动。
此外,广州还完成国家硬地滚球队、国家轮椅篮球女队、国家轮椅竞速队、省轮椅网球队、省市游泳队、省市轮椅篮球男女队、省田径队、省市硬地滚球队、市田径队及市羽毛球队共173名运动员的集训保障任务,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