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残奥会中国游泳运动员备战状态如何记者探访→含视频

巴黎当地时间8月29日将迎来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比赛项目中就包括游泳。中国游泳运动员的备战状态如何?他们又有哪些动人故事,跟随总台央视记者李晶晶到赛前训练场地——巴黎水上运动中心看看↓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我身后的泳池赛道里正水花飞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就像水中跃动的飞鱼一样,劈波斩浪、你追我赶。但是我知道,其实每一次划臂或者蹬腿,对于肢体残缺的他们来说,都是一次超越自我极限的挑战。

新兵朱慧:挑战6项赛事

通过历练积累经验

爱笑的15岁独臂女孩朱慧,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是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因为出生于2008年,她曾经是“奥运宝宝”中的一员。从练习游泳到参加残奥会朱慧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去年还在世锦赛上斩获200米混合泳银牌,实力不容小觑。本届残奥会朱慧将参加多个游泳项目比赛。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朱慧:有6项,400米自由泳、200米混合泳、100米蝶泳、100米仰泳、100米蛙泳、50米自由泳。可以多历练,多积累一些比赛的经验,我会在每次训练完,教练练完之后,用一些课余时间多做一些腰腹、核心、腿部力量等。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朱慧:游泳让我变得开朗,也有一些自信了,会更加独立。在没有接触游泳之前,我感觉有点依赖别人的帮助,在接触游泳之后,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己做,把自己当成一个健全人一样来做任何事情任何东西。

老将贾红光:

用体育鼓舞更多残疾人拥抱世界

残奥新兵奋勇争先,老将也不甘落后。今年36岁的贾红光,作为男子S6级运动员,即将在巴黎残奥会上挑战个人五个游泳项目。自从2012年伦敦残奥会首次亮相,他已经在多届残奥会上摘得奖牌。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贾红光:我今年36岁,想着这一届可能是我最后一届残奥会,希望有一个圆满的句号。

贾红光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因为意外失去左臂和半截右臂,曾一度陷入消沉。幸运的是,21岁那年,他开始接触残疾人游泳项目,在残联和教练的帮助下,一路走来,如今的他不仅乐观开朗,还成了地方残联的工作人员。在贾红光看来,奖牌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鼓舞和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追求自我。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运动员 贾红光:体育改变了我的一生,接触到体育以后,我认识了我的老婆,现在有一儿一女。我们国内有将近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希望通过体育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帮助他们迈出家里边的那一步,去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

THE END
0.广安籍运动员李豪斩获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李豪获得的部分奖牌。康建林摄 “老大,你火了!”8月25日,在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中,我国选手李豪以15:12战胜乌克兰选手,“挑落”本届残奥会首金,这也是李豪首次参加残奥会。夺冠后,李豪的弟弟李金杨第一时间将哥哥的比赛画面分享到家族群里,并送上祝贺。 jvzq<84ue0vfqyqg0eun0ls1ID5o48724351:;;1e5=:6?>/56>97=530jznn
1.给残奥会运动员更多掌声许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残奥会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赛场上,许多科技企业利用自己擅长的技术,提供假肢、轮椅等辅助工具,来支持国内外的运动员;赛场外,根据中国残奥冠军苏桦伟的经历改编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即将上映,上传发布残奥比赛视频的平台越来越多。其实,面向残奥会的辅助工具和周边商品的市场或许并不jvzquC41yy}/v~fplkkxcwl0ep5n1;543/691;<1eqtugwya:;767;<0jvs
2.残奥会运动员载誉返沪,首金获得者李豪:最想拿全运会金牌9月23日,出征东京残奥会的第一批的上海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10人载誉返沪,他们全部来自中国轮椅击剑队,在本届残奥会上为上海赢得了8金1银2铜,其中李豪更是获得了中国残奥代表团首金的殊荣。轮椅击剑队8月31日结束全部赛程后首批回国,在北京结束了为期21天的集中隔离观察后今天返沪。市残联在市残疾人文体促进jvzq<84yyy4xj‚3eqo4dp8|z1cxuklqg1463385;14903?845;75896594646@960jznn
3.甘肃运动员连浩、刘朝栋征战巴黎残奥会载誉归来两名兰州小伙为祖国争光值得一提的是,和连浩对阵的波兰选手Chojnowski Patryk起初为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欧洲青年比赛单打冠军,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队选手马琳、王皓等在世界比赛中同场竞技,致残后转向参加残疾人乒乓球比赛。已经摘得三次残奥会单打冠军。和这样的对手同台竞技,对连浩来说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当然,也有他的小确幸jvzquC41yy}/nƒgu0eun0ls1nct{jxzpgyy04976/2?03<4eqpzfp}d728;3:9<90jzn
4.专访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主教练:曾在广州集训,残奥会还想拼在采访中,陈琦向南都记者坦言,他非常期望在本届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动力之一是“引起更多重视”,希望中国早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轮椅篮球联赛。“目前国内一年才有一次全国锦标赛,4年才有一次全国运动会,仅此而已。在运动员的支持方面,像广东和广州,已经是走在全国前列、做得很好的了,但我们的队员也不是专职在训练jvzquC41yy}/iƒirh0usi7hp1i€ev8rvi|5dqwygpve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