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氏群体,和他们共同体验运动乐趣,通过运动将人们的心意互相融合,每个人的美好都将被世界看见。运动之美,在于平等可敬,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不仅有夏奥、冬奥、夏残奥、冬残奥,还有一项专门为特殊人群、特殊孩子们举办的比赛——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特奥会包括本地、国家、洲际和世界不同级别。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患有唐氏综合症以及自闭症的特殊人群数量大概在1200 万-2000 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体育更值得被看见!
一、什么是特奥会
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特奥会,英文:Special Olympics )是专门为智能低下,言语不清的神经和精神障碍患者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儿童和成人举办的国际性体育运动竞赛活动。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简称特奥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特奥运动项目非常丰富,从最基本的机能活动到最高级的竞赛,适合所有年龄和能力等级的特奥运动员。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特殊奥运会或特奥会)包括本地、国家、洲际和世界等不同级别。其中,世界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举行。国际特奥会共举办过15 届夏季特殊奥运会、10 届冬季特殊奥运会。2007 年,在上海举办了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
二、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
所有8 岁以上,并有相关的机构或医师证明智商(IQ )在70 分以下的智障人士,经过普查登记即可参加特奥运动(无智力障碍的肢体残疾者没有参与资格)。参加特奥比赛项目的最低年龄限制为8 岁;未满8 岁的儿童不能参加特奥比赛。各特奥组织准许6 岁或以上儿童参加由该会提供的适龄特奥训练计划,或其它为推广特奥而特别举办的文化或社会活动。参加特奥运动没有最高年龄限制。
三、办赛理念
①信念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坚信:特奥会运动员有学习的能力。特奥会坚信:特奥运动员有不断进步的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同伴竞争,智障人士能够激发创造的热情,并逐步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特奥会坚信:特奥运动员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特奥会坚信:特奥运动员有贡献社会的能力。
②精神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是: 技能、 勇气、 分享以及超越国家、政治、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的界限带来的 快乐。
③使命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使命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为智障儿童和成人参与日常训练及竞赛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发挥潜能,勇敢表现,在参与中与家人、其他运动员及整个社区分享快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④目标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是:为智障人士提供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公民
⑤口号
四、历史里的特奥会
1968 年7 月20 日,施莱佛女士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士兵广场举办了首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来自美国26 个州及加拿大的1000 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曲棍球的比赛。
◆1968 年12 月,国际特奥会作为非盈利的慈善组织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成立,支持智障儿童和成人的体育事业。
◆1977 年2 月,第一届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500 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滑雪和花样滑冰赛事的角逐。世界特殊奥运会由此发展成为冬、夏二大盛会。
◆1980 年—1981 年,特奥会开始实行教练员培训计划并授予证书,同时出版了第一期的运动技巧指南。
◆1987 年7 月,来自美国及其他七个国家的3 万多名执法人员为宣传特奥会参加了2.6 万英里的特奥执法人员火炬跑,共筹得200 多万美元的赞助费。
◆1988 年2 月,国际奥委会签署历史性协议,正式承认并接纳国际特奥会,授权其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奥林匹克”名义独立开展体育运动。
◆1988 年7 月,在美国内华达州召开的特奥会上,发布了实施特奥融合运动的计划。
◆1993 年3 月,第五届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和斯克莱明举行。来自50 个国家的1600 名运动员参加了5 个冬季运动项目的比赛。这也是第一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举行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
◆2000 年5 月,中国特奥会在北京、深圳、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特奥世纪行”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奥运动的发展。中国特奥会承诺:到2005 年,中国特奥运动员人数将从5 万人增加至50 万人。
◆2000 年5 月,首届世界特奥运动员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60 名运动员代表共商特奥发展大计,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期待,希望进一步改善现状,并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新的决议。
◆2001 年3 月,首次全球青少年高峰会议在2001 年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美国阿拉斯加)期间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4 名智障青少年和他们的非智障伙伴就“如何克服智障青少年面临的偏见和歧视”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03 年6 月,第十一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举行。来自150 个国家的7000 名运动员参加了21 个项目的比赛。这是第一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举行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
◆2005 年2 月,第八届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在日本长野举行。来自84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 名运动员参加了7 个大项的比赛,这是亚洲国家首次举办世界特殊奥运会。
◆2007 年10 月,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是特奥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也创造了特奥会规模之最。中国特奥代表团在此次特奥会上共获得463 枚金牌、336 枚银牌和258 枚铜牌。
◆2011 年6 月,第十三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来自全球185 个国家的7500 名运动员参加了这一盛会,中国代表团西藏选手获得其中2 枚金牌。
◆2018 年为特奥组织成立50 周年。
◆1968 —2011 年,全球特奥运动员数量从最初的1000 人增加至225 万人。其中,中国特奥运动员53 万。
◆1968 年—2011 年,国际特奥会共举办了13 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累计超过60000 人次;8 届世界冬季特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累计近万人次。
五、比赛项目
特奥会运动项目共有26 项。
夏季特奥会运动项目:水上运动(游泳、跳水)、田径、羽毛球、篮球、室外地滚球、保龄球、自行车、马术、足球、高尔夫球、体操、举重、轮滑、帆船、垒球、乒乓球、网球、手球和排球。
冬季特奥会项目:冰壶、高山滑雪、地板曲棍球、越野滑雪、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等。
六、特奥与中国
中国的特奥运动源于 特殊教育。在中国,特殊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历程。 1958 年在北京西城第二聋哑学校内开设了第一个弱智教育辅读班,其开展的活动是我国智力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萌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特奥运动的开展是自发的、零星的、局部的、不系统的,没有为社会所重视。
中国特奥会一直把组织各种类型的特奥运动会作为推动中国特奥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规模逐步扩大。
首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于1987年3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来自13 个省、市以及香港的共304 名运动员和100 多名教练员、工作人员参加了田径、乒乓球和足球三个项目的比赛。
第二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于1991 年3 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来自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的19 个代表团,共300 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除第一届设立的比赛项目外,又增加了游泳项目。
第三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于2002 年9 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的35 个代表团,共1065 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届比赛又增加了举重,保龄球等新项目。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县级特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训练和比赛及其它特奥活动,北京、广州、上海和天津等地先后举办了地区性运动会。从1987 年起,中国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夏季和冬季世界特殊奥运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2 年,上海取得2007 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举办权,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举办这项赛事的国家。
2005 年5 月,国际特奥会在墨西哥举行董事会会议,中国特奥会主席王智钧在会议上介绍了中国特奥运动的开展情况和50 万特奥运动员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誉。[1] 截至2005 年底,全国共有28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特奥会;共培养特奥运动员53 万,圆满完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目标。我国的特奥运动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约有1300 多万智障人士,中国的特奥运动员达到50 多万人,特奥运动覆盖全国,成为世界范围内特奥运动发展最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