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讯 (记者 李金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的看不见生活的五彩斑斓,有的只能终身与轮椅相伴,他们没有正常人的幸运,甚至没有健全的身体,但是在运动场上,他们挥洒汗水、超越自我,用自强不息的毅力与勇气一次又一次绽放生命的奇迹。他们就是残疾人运动员。
8月15日至17日,怀化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芷江举行。在这个残疾人朋友展示自我的舞台上,240余名残疾人运动员完成了田径、羽毛球、兵乓球、游泳、飞镖、象棋等6大项171个小项的比赛,共产生了金牌171枚、银牌91枚、铜牌53枚。
骄阳似火,他们激情奋进;前路坎坷,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用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用顽强拼搏奏响了一曲曲昂扬向上的人生之歌。
赛道上开出坚韧之花
16岁的鹤城区代表团运动员张斌在此次视力级100米及200米田径赛事中均斩获第一名,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市残运会。张斌告诉记者,虽然患有先天性眼疾病,但是他从没觉得自己与正常人不一样。他一直很喜欢运动,平时除了跑步,还会打篮球乒乓球。小学起他便开始参加校运会,此次参加市残运会,于他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突破。
“跑前很紧张,但是一站到赛道上就什么也不怕了。”面对未来,张斌有憧憬更有信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往前冲,我现在十六岁,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一直跑下去,去更大的舞台。”
在此次的田径赛事上,记者还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罗小小。今年26岁的罗小小是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他励志的个人经历也深深感染了很多人。
此次比赛中,作为中方县代表团一员的罗小小参加了200米和400米两项赛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跑步是一项最简单的运动项目,不需要太多技巧,迈开步子就能往前跑。但是对于罗小小来说却显得异常艰难,由于没有双手掌握不好平衡,一不注意就可能会摔倒。但是“放弃”“退缩”之类的字眼从不会在罗小小的人生字典中出现,在上一届残运会中他还曾参加过1500米的项目。
“我觉得对我们残疾人来说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去努力奋斗!”他告诉记者,参加田径赛事主要为了锻炼自己,成绩不重要,重在参与。
奔跑不仅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奔跑精神的最佳体现。尽管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一直在往前奔跑,无论是在比赛赛道上还是人生赛道。
心中热爱从不会被岁月阻碍
今年55岁的洪江区选手刘永栋在此次象棋比赛中从二十多名参赛选手中“杀出重围”,斩获第一名。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受身边哥哥伯伯影响,开始下象棋,初中时就已经在村子小有名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棋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怀化及周边。一次意外中,少时的刘永栋被山上的树枝刮到了耳朵,从此落下了后遗症,听力受到影响,但是这也从没有影响他对象棋的热爱。
“象棋能提高人的勇气和信心,如果我没有接触象棋,我的思想各方面不会像今天这么丰富。有句俗话不是说,世事如棋,现在我们怀化象棋爱好者很多,还有一些残疾人,我希望他们能从象棋中学会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也希望他们从象棋中得到幸福的生活。”刘永栋说道。
芷江运动员谭素平此次参加的男子铅球、铁饼、标枪项目全部获得了金牌。与他表现出的高水平成绩截然相反的是他的身高,今年52岁的他身高却只有一米三八。
两岁时的一场病让谭素平的人生从此走上了一条注定比别人艰难异常的路。他尝试出去工作却处处碰壁,无奈只好留在老家,不甘心的他拜师学起了裁缝搞起了种植,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挣些钱补贴家用。
谭素平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参加残运会,最开始是抱着试一试、锻炼身体的心态来参加,但是参加之后他逐渐喜欢上了这些运动项目,由于经常在家干农活,所以即便身材矮小,但是他的力气却并不小。能取得这些成绩为家乡争光,他感觉很骄傲也很开心。“以后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参加下去。”谭素平说道。
年龄从没有阻碍他们心中的热爱,身体的缺陷更没有阻碍他们对美好的生活向往,这些大龄残疾运动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人都有可能站上竞技赛场,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前行路上感谢有你
在本届残运会上,麻阳派出的12名运动健儿全部包揽了各自项目的所有金牌,以获得42枚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了本次赛事的最大赢家。在这支人才济济的队伍中,有一对“夫妻档”格外引人注目。
杨晓梅和杨玉华是一对残疾人夫妻,两人都是聋哑人,妻子杨晓梅今年42岁,丈夫杨玉华今年49岁。在此次残运会上,杨晓梅参加了两项乒乓球赛事,杨玉华参加了三项游泳赛事,这对“夫妻档”也成功为麻阳代表团斩获五枚金牌。
杨晓梅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主要靠卖烧饼维持生计,丈夫则在垃圾厂工作。每天清晨5点,她就要开始准备食材,6点出摊,丈夫忙完之后就会过来帮忙。靠着勤劳的双手,两人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把女儿一点点抚养长大。目前女儿已经十七岁,正在读高中,身体健康。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赛场上,夫妻俩始终一起并肩走过,互相鼓励互相加油,尽管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对彼此的感激与爱意早已经写在了日常点滴之中。
同样是麻阳队运动员的李刚此次不仅为麻阳队夺得了金牌,同时他还是杨玉华等运动员们的游泳教练。由他带领的八名运动员每人参加了三个项目,全部获得金牌,共为麻阳队斩获了24枚金牌。
今年43岁的李刚,1993年开始比赛,至今已参赛29年。2000年,李刚出战悉尼残奥会,这也是怀化市残疾运动员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并取得了游泳男子S7 级100 米仰泳项目第四名的好成绩。多年来,李刚的比赛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他还参加了韩国釜山亚残会、阿根廷世界残疾人锦标赛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残疾人体育是展示自我的平台,一路走来我很感恩,也许我的某一扇门被关了,但是我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从小小的一条河到世界级舞台,从运动员到教练,李刚坦言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一路走来他收获了很多人的帮助,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
体育像一个大舞台,让残疾人运动员们能有一个平台展示自我的运动天赋和才华;体育又像一盏灯,帮助残疾人运动员发现自我的价值,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他们在竞技场上用拼搏成就梦想,用奋斗绽放奇迹。市残运会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他们的奋斗故事仍然在生活中继续书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