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曼德维尔到巴黎,残奥之光见证不屈传奇

新华社巴黎8月27日电(记者周万鹏 季嘉东)在世界体育的璀璨星河中,残奥会如同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明珠,散发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光芒。这是一段写满勇气与奋斗的历史,从英国曼德维尔到法国巴黎,无数残疾人用体育改变命运,铸就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光辉与变迁。

1948年,英国曼德维尔医院附近居民区的草坪前,16名下肢瘫痪的病人坐在轮椅上拉弓、瞄准……这是由“残疾人体育之父”路·古特曼组织的一场射箭比赛。二战期间,他在曼德维尔医院建立了脊髓科,帮助救治受伤的官兵,同时注入了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个人理想——不只为让那些伤员更舒服地度过所剩不多的时日,而是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得更长久。

为了激励这些病人积极恢复,古特曼医生开始鼓励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由此慢慢形成了被广泛认为是残奥运动前身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60年,古特曼创办的比赛第一次走出曼德维尔,来到意大利罗马,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比赛。这次比赛被认定为历史上首届残奥会。

从1976年残奥会起,夏季项目参赛者不再局限于脊椎损伤人士,而是增加了截肢、视力障碍等选手。1988年,国际奥委会规定,夏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必须在同一城市举行。从此,残奥会与奥运会分享同一主题口号。

时光荏苒,从早期参赛规模较小、项目设置简单,到如今成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残奥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闪耀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生命之光,传递着团结与友谊的希望火种。

1984年纽约残奥会,中国选手登上残奥舞台,平亚丽以4米2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B2级跳远金牌,为中国残奥体育代表团拿下首枚金牌,这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实现“零的突破”还要早。

参赛人数少、项目少、经验少……虽然彼时尚处起步阶段,但中国体育代表团自信乐观、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开始绽放于世界舞台。

1988年汉城残奥会,面对诸多强手,仅有43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乒乓球与射击四个项目的角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坚韧与毅力交出17金17银10铜、11人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单。

此后,中国体育代表团稳步向前。1992年巴塞罗那,他们在奖牌榜首次位列亚洲第一。四年后的亚特兰大,他们以16金排名第九,首次跻身十强。在悉尼,他们斩获34金,25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上升至第六位。

2004年雅典,随着残奥会在场地设施、组织机构等方面向奥运会看齐,中国体育代表团也正式登上世界舞台中央。从雅典到北京,乃至此后的伦敦、里约与东京,他们从未在夏季残奥会上让金牌榜与奖牌榜榜首旁落,连续五届实现金牌、奖牌榜双第一。

而奖牌的数字背后,是靠着双手与一根绳索将自己和轮椅与火炬一寸一寸地拽上半空,点燃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主火炬的侯斌,是经历“重赛风波”仍能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视障运动员马佳,是轮椅上笑着与对手互相拭去脸上泪水的击剑选手荣静……他们的精彩表现,早已超越比赛本身,赢得了世人的喝彩与尊重。

巴黎残奥会上,第11次出征的中国残奥健儿期待用奋勇拼搏,向世界讲述互助友爱、自强不息的中国故事,续写奥林匹克的传奇。

THE END
0.残奥会的由来――运动中推动康复光明日报1988年汉城第八届残奥会后,形成了每届残奥会和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城市举办的惯例。在这个过程中,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治疗时期(1948-1989)――以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治疗和康复服务为特征;竞技主义时期(1989-2003)――体育运动成为残疾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挖掘残疾人的潜能;发展时期(2003―2008)――为残疾人提供基本运动的机会,运动被看成激励全球发展的手段。https://www.gmw.cn/01gmrb/2008-09/08/content_833710.htm
1.残奥会的由来和意义举行残奥会通过残疾运动员的卓越表现,体现了运动在推动残疾人康复和对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作用。 资料来源 | 光明网 中广网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撰写| 邱奕君https://xapp.southcn.com/node_a7bf5dda52?id=4533
2.邓朴方:共圆心中的同一个梦想人道慈善残奥会是由肢体残疾人和盲人参加的运动会。残奥会的起源要追溯到二战期间,战争造成了大量伤兵,英国政府为此设立了脊髓损伤中心。神经外科医生第一次把运动作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方式。1948年,古特曼医生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康复中心组织了一次有14名男性和两名女性截瘫患者参加的轮椅射箭比赛,该运动会被命名为斯托克·曼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336.html
3.邓朴方:突破局限改变人生残疾体育运动具四作用cctv.com残奥会是由肢体残疾人和盲人参加的运动会。残奥会的起源要追溯到二战期间,战争造成了大量伤兵,英国政府为此设立了脊髓损伤中心。神经外科医生第一次把运动作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方式。1948年,古特曼医生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康复中心组织了一次有14名男性和两名女性截瘫患者参加的轮椅射箭比赛,该运动会被命名为斯托克?曼德https://news.cctv.com/china/20080902/104964.shtml
4.[东方时空]新闻链接残特奥会知多少?[东方时空]印度航空公司客机坠机事故 印度民航部首次就坠机事故举行记者会 [东方时空]全国收购夏粮小麦超1700万吨 [东方时空]权威回应:在多个城市工作过 应该在哪里领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领取地看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 [东方时空]《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公布 明确“个转企”登记规定 7月15日正式实施 [东方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313/09a6095f65634c59b30cdc6986864428/index.shtml
5.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历史cctv.com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历史 乒乓球的历史沿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大批男女军人和平民受伤并因此导致了肢体残疾。战后,肢体残疾人体育的概念被引入并得到实施。人们开始研究,试图找到新方法以尽可能减小肢体残疾人行动不便所带来的后果。此类研究重提体育运动,为体育成为残疾人治疗和康复的途径之一提供了全新的和巨大的https://sports.cctv.com/class/20080902/104684.shtml
6.你知道残奥会的来历吗?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6983827
7.梦想高飞,情同与共!人类为什么需要残奥会?1948年,古德曼医生牵头举办了斯托克-曼德维尔残疾人体育比赛举办,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赛,这些士兵因二战落下终生残疾,这是残奥会的最初灵感来源。 几十年以后,参加残奥会的依然有因为战争而伤残的选手。在战场上,人们因为国家的不同利益而互相伤害,但在残奥赛场,他们可以用更文明、友善的方式公平竞争。 https://www.chinanews.com.cn/ty/2021/08-29/95537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