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的不离不弃、艰辛守护,日复一日的反复引导、精心培育,不仅使自己脑瘫致残的亲生骨肉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守和陪伴,帮助儿子树立身残志坚的信念,成就了身患残疾儿子五彩梦想的实现。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1965年参加工作,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2017年6月获得乌鲁木齐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1972年的冬天,小儿子黄冗来到了这个世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出生时因脐带脱垂,窒息缺氧造成了脑瘫,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给这个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蒙上一层阴影,这样孩子“活下去”都很困难,许多亲戚朋友、单位同事在看望安慰同时,都劝她选择放弃,不要被其所拖累,但王震云每每看到孩子稚嫩的面容都心痛不已,并坚毅地回答到:生命是无价的,既然我生了这个孩子,我就要用我一生的陪伴照顾好他。于是,王震云就成了急救门诊、医院病床、康复中心的常客,许多医生、护士看到她瘦弱的身体抱着孩子就诊时,都会上前帮助,由于孩子身体虚弱,一次次滑到的死亡边缘,王震云一次次跟死神斗争,坚持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黄冗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在母亲细心的呵护下渐渐长大。听说青岛崂山有位大夫会点穴疗法,王震云就抱着幼小的黄冗坐了4天3夜的火车前去求医;得知白俄罗斯有位名医,王震云就托人用俄文写信寄过去,最终得到了失望的答复……对于求医所走过的漫漫长路,这位母亲并没有说太多,只用一句话话来总结:“他从出生就遭受了这么多苦难,”放弃“两字说起来容易,但作为一位母亲,怎能抛弃自己的骨肉,我坚信,总有一天能够有治愈脑瘫患者的方法,我的孩子也一定能够等到那一天”。
黄冗8岁前基本是跪着、爬着生活,不能行走、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王震云每天忙的就像上紧了弦的发条,但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咬牙坚持,以母爱的温暖细心呵护着孩子纯真的心灵。突然有一天,她在给黄冗进行肢体活动时,惊喜地发现孩子虽然在肢体控制、语言表达存有障碍,但大脑智力与同龄孩子没有区别,王震云暗下决心:我不仅要让孩子活着,而且还要让他活的精彩。于是,她就利用自己担任教师的特长,潜心自学研究残障儿童教育方法,认真记录、分析孩子成长行为特点规律,耐心细致地引导黄冗进行发音、识字、写字,往往一个简单的音标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识认书写要练习几个星期,但她始终坚持以最温暖的母爱、最持久的耐心、最顽强的信念帮助孩子成长,每每取得小小的一点点进步,她都会以慈母的关爱加以鼓励和赞美,使孩子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在王震云超乎常人、极其艰辛的不懈努力下,黄冗终于会喊妈妈,终于能完整地书写出一汉字时,她的内心既激动,又欣慰。
黄冗10岁时才上小学,由于自身残疾他非常害怕人多的地方,担心同龄人学他说话、学他走路、说他是傻子,虽然无法用流利、清晰的语言表述,但他心里是非常的清楚,总希望有母亲的陪伴或躲在其身后,王震云就多次地对黄冗说:“孩子,你不能这样,要像小男子汉一样勇敢地面对现实,只要你刻苦努力学习,取得一些进步,别人就不会笑话了“,面对母亲的鼓励和任课老师、同班同学给予他关心、帮助,黄冗渐渐克服自卑心理,每次上体育课,老师都会将他背到能够看到同学上课的最佳位置,一同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黄冗也坚持用不灵便的双手认真完成学习作业,从不要求给予特殊照顾。
1987年,黄冗小学毕业,因其行动受限,不能继续参加学校学习,王震云便在家中帮助孩子自学完成初中、高中教育课程。随着成长小黄冗慢慢懂事了,虽不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但看到母亲憔悴的脸颊和忙碌的身影,想到是自己的拖累,一度产生消沉厌事的想法,王震云便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要坚定信念、坚持梦想。
1995年,王震云单位退休了,她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黄冗喜欢画画,但由于左手完全失能,只有右手3个手指能握笔,而且用不上力,每次练习不是把纸戳烂,就是把铅笔损坏,她总是会在一旁帮助准备工具,并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运笔、画线,从简单的线条、简笔画练习开始,直到小动物临摹,王震云总是将儿子的成型画稿拿给朋友、同事看,把大家的意见反馈给黄冗,不断鼓励他学习锻炼,现在黄冗已能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像画得惟妙惟肖,看过作品的人都感到非常吃惊,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版一位脑瘫患者之手。为鼓励黄冗进行文学写作,王震云便购买了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分享感悟,几年下来翻烂了6本字典,从豆腐块的随笔文章到散文、诗歌,在王震云的引导帮助下,一篇篇富有情感、文采飞扬的作品在黄冗残疾手中得以呈现,1990年创作的散文《我的老师》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所采用,当听到广播里传出儿子亲手创作的文学作品时,王震云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支持、鼓励黄冗进行文学写作。为提高写作效率,王震云手把手地教会黄冗掌握电脑操作、进行汉字录入、完成排版编辑,通过历时6年的不懈努力,黄冗出版了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150首诗歌汇编的《路,远方》,所创作的《我要飞翔》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中荣获“优秀歌曲奖“,并被邀请参加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盛典。近年来,他先后在《西部》、《新疆经济报》及省市级广播电台等媒体陆续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80余篇,并有多部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并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每每看到孩子取得娇人的成绩和荣誉时,王震云总是会流下激动、辛酸和幸福的泪水,黄冗也在自已创作的《母亲》一文中写到:我的母亲平实而又坚强,她虽没有坚实的臂膀,也没有力拔千均的超人力量,但用伟大的母爱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在王震云的家中珍藏着一个精美的大袋子,里面装着黄冗所获的荣誉证书、奖杯、奖状,每一个奖项获得于何时、何地,75岁的她都能准确地记得,苍白的发丝和眉眼间的快乐掩盖了多年艰辛的付出、难言的酸痛,面对大家的祝贺,王震云总是在说:孩子的一切都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关心关爱的结果,也是孩子自强奋进的结果,他能像健全人一样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我这个当妈妈就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