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2024年,新华社记者继续深入践行“四力”,从来自瑙鲁的现场报道到巴以冲突的前线直击;从雄安新区的“拔节生长”到大运河的十年蝶变;从用镜头定格“嫦娥六号”的回家瞬间到用照片记录“中国天眼”的成长历程;从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到四川雅江山火救援见闻;从青春之光闪耀冬青奥舞台到“中国红”绽放巴黎奥运会赛场;从悬崖间凿出的绝壁天渠到沙漠里植出的成荫绿洲;从行走山乡的“健康守门人”到大山深处的教育坚守者……
我经历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次奥运会
首次拍摄奥运会,我负责拍摄自己最熟悉的项目——网球,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法网主场——罗兰·加洛斯体育场。
网球完赛后,我转战攀岩赛场。残奥会上我拍摄轮椅篮球和游泳,被残疾人运动员坚韧又绚丽的生命魅力深深折服,不凡的他们让我重新审视平凡的自己和对待平凡的态度。
这个奥运会满足了我对网球的所有幻想
迄今为止,罗兰·加洛斯体育场诞生过两位中国网球单打冠军,一位是李娜,一位是郑钦文。我都在现场。
李娜夺冠那一年,我第一次拍网球。
郑钦文夺冠这一年,我与罗兰加洛斯已经有了十年渊源。
如果问我十年的意义,那是对场地了如指掌,对运动员的技术打法、习惯性动作、情绪表达方式了然于胸的自信,是在有限的比赛时间和迷宫式的拍摄环境中,迅速选取拍摄点位和规划拍摄节奏的职业素养。以上,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奥运会的网球赛程长,10天下来只产生5块金牌,比不了田径、游泳等金牌大户,也不是中国队的夺金热门项目。没想到,在法网只挺进过八强的郑钦文一路高歌猛进,拿下金牌。赛前,我赌郑钦文一旦夺金会倒地庆祝,猜测以她的习惯会倒向哪个方向,计算好时间、越过重重障碍爬上裁判席对面看台,郑钦文庆祝夺冠时倒在了我猜测的位置。
还有我拍了那么多年的焦科维奇,一直为拿不到奥运金牌意难平。在这个美好的夏天,在巴黎圆梦“金满贯”。
谢谢让我的奥林匹克完整得不可思议的所有人和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