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全景式记录新时代史诗气象——十八大以来摄影主题创作实践纪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全方位全景式记录新时代史诗气象——十八大以来摄影主题创作实践纪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开 栏 语

今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实践,刻录新征程的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书写,为人民放歌,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贡献力量,涌现出了许多生动的实践案例和感人事迹。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报特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生动记录和反映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赶考路上的奋进足迹,敬请期待。

全方位全景式记录新时代史诗气象

——十八大以来摄影主题创作实践纪实

中国艺术报记者 范雪娇

“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场馆,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喜庆祥和的‘雪容融’,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儿,香喷喷的豆包⋯⋯,‘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开闭幕式,构思独到,匠心独运,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题歌⋯⋯,听障演员的圆舞曲、手语版国歌、盲童合唱团的歌声、视障运动员的点火⋯⋯”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到的这些意蕴隽永的场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轮美奂的深刻印象,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昂扬激情。6月14日于北京奥林匹克塔举办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冰雪运动摄影大展的“冬”字展区,以冬奥会LOGO“冬”字为设计元素,通过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将观看者又一次带回到今年年初那场充满激情的冬奥盛会,让人们通过影像定格的珍贵瞬间,再次受到北京冬奥精神的鼓舞。

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主办的摄影大展集纳了中国摄协北京冬奥会摄影小分队队员拍摄的百余幅冬奥题材佳作,囊括了120幅全国各地摄影师锚定冬奥和冰雪主题的倾情创作,汇聚成“冰雪之城”“梦幻场馆”“全民冰雪”“运动之魅”和“一起向未来”等板块,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新时代巨变和新征程奋进精神对摄影创作的巨大影响。

这是中国文联、中国摄协组织摄影工作者记录新时代的代表性案例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过去的10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10年。在这期间,无论是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还是关涉到百姓衣食住行的点滴变化,摄影都以愈发强劲的姿态出现在时代发展前端,铭刻历史、记录时代,用有力的创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留下历史档案。

为国家留存史料  为人民创作精品

“希望我们的照片成为漂亮的‘雪花’,飘到每一个关注冰雪运动的人心里,更能成为一颗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镜头记录晶莹剔透、冰清玉洁赛场见闻,相机拍摄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瞬间、大家一起向未来的追求,无上荣光”“4年一届的冬奥会是我们专业体育摄影人的‘大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在中国文联党组部署指导下,中国摄协组织了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为队长,兰红光、毛建军、赵迎新、胡金喜、魏征、陈建、王伟伟、陶冉组成的中国摄协北京冬奥会摄影小分队。回忆起此次小分队的工作经历,小分队成员们分享了他们作为摄影人在国家重大事件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与感受到的光荣与自豪。李舸表示:“中国摄影成长于国家重大事件和时代进程的宏大力量,是生动而深刻的文化篇章,充盈着世界文化交相浸润的众多品格,呼应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摄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向着时代、向着历史,努力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这是对人民的献礼、对时代的见证、对文化的传承。”

这是中国摄协首次派员参与国家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创作,是继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后,再一次以组建小分队的形式投入到国家重大活动一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为国家留存史料、为人民创作精品,展示文艺工作新气象和摄影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当时间被拉回到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由李舸带队,刘宇、柴选、曹旭、陈黎明组成的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逆行湖北武汉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协调组织湖北当地及全国各地前往支援的200多位摄影志愿者共同完成了“为天使造像”大型肖像摄影项目,创造了中国摄影史及世界摄影史上的一项“奇迹”——连续奋战66天,为4.2万多名援鄂医务工作者拍摄肖像,为记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表示:“中国摄协组织小分队赴武汉拍摄具有示范性,对各地的摄影家协会有引领作用。现在回头看,除了小分队外,各地的摄影家协会也纷纷组织摄影人在当地拍摄。为一线医务人员拍摄肖像,具有文献记录功能,把在2020年发生的重大疫情以及中国医务人员在武汉一线奋战的形象记录在历史里。此外,在文献记录的基础上,这样的形象有一定的艺术性,用摄影的手段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当代中国医务人员的群体形象,这正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的体现。”李树峰表示,见证性是影像的独特价值所在。一个摄影人以职业操守,与他的影像——近乎物证的方式一起,以框取画面里“无意识”光刻的方式、以“曾经存在”的客观性和直接摄影的现场性,来述说历史,相对于文字、绘画和电影故事片,具备更强的见证能力。

锚定时代主题,彰显摄影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摄影人也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将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记录下来。

从全国性的摄影行业组织,到各省区市,再到区县级有关部门,都曾纷纷组织、举办过脱贫攻坚题材摄影作品创作及展览展示活动。2020年12月中国摄协在河南三门峡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期间在“一个都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览”上展出的作品正是广大摄影人和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为民族奋进留下的炽热而凝重的记录。除了传统媒体十分重视脱贫攻坚摄影报道外,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互联网企业也加入其中,与中国摄协等发起“感光计划”“萤火计划”“中国扶贫故事”等公益活动。积极进行脱贫攻坚题材摄影创作的,有新闻媒体人,有各级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非新闻宣传单位的广大摄影师。

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中国民协主办的“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则是一项有组织的长期拍摄项目,项目中的15支创作小组由50多名资深摄影师组成,分别深入我国西北、西南、华南、东北等地贫困县乡,进行为期两年的摄影创作和报道。期间,摄影家于文国于2017年至2019年先后5次前往西海固,对当地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等状况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拍摄,创作了宁夏西海固系列作品。于文国曾回顾道:“作为职业摄影人、图文记录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一个阵痛中的、前进中的、坚忍不拔的、奋力拼搏的西海固真实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留给社会和我们的后人。”参与该项目的摄影师有着相同的工作目标,即重视收集档案、充分调研、坚持立体多元化创作等,他们既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之路留下影像遗产,也用他们细致入微的调研成果为这些地区的脱贫、发展提出建议。

聚焦伟大实践,发挥摄影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2013年,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引发参观热潮,观众争相感受中国梦的背景与现实,体会中国梦之路在这里的展开和延伸。这些年,广大摄影人通过摄影作品记录着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如何实现中国梦,也通过这些摄影作品肩负起了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时代使命。

2018年8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以摄影的独特视角形象地再现人民群众生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彰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2019年10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家”主题摄影展,集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300幅历史照片和摄影作品,既有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的作品,也有折射时代变迁的家庭影像;2021年4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展出了全国广大摄影人和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亲身参与扶贫助困具体工作中拍摄的优秀作品;2021年6月在北京王府井步行商业街举办的“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1921-2021)”,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入手,多方位展示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这些展览中展现的正是全国摄影人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勇攀新时代摄影高峰的丰硕成果,体现的是广大摄影人以更高的站位、宽阔的视野、精准的眼光,自觉肩负起培根铸魂的使命任务。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摄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积极引领广大摄影人和摄影工作者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活为源,深扎时代现场,聚焦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和人民奋斗的伟大征程,生动讴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建党100周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冬奥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举办诸多重要摄影展览,完成“为天使造像”艰巨任务,用摄影的形式和力量鼓舞斗志、提振信心、传递真情、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发挥了摄影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重要作用。

THE END
0.巴黎残奥会|永远绽放的情谊——两位举重传奇的跨国友谊在赢得巴黎残奥会举重女子67公斤级金牌后,中国选手谭玉娇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件来自埃及的女士服装。 这件衣服来自埃及举重名将法特玛·奥马尔。50岁的奥马尔与33岁的谭玉娇曾是赛场上惺惺相惜的对手,如今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的故事要从12年前讲起。 jvzquC41o0mny7hp1463665;12?0exsvgpz`5@:733=40qyo
1.巴黎残奥会永远绽放的情谊——两位举重传奇的跨国友谊时政在赢得巴黎残奥会举重女子67公斤级金牌后,中国选手谭玉娇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件来自埃及的女士服装。 这件衣服来自埃及举重名将法特玛·奥马尔。50岁的奥马尔与33岁的谭玉娇曾是赛场上惺惺相惜的对手,如今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的故事要从12年前讲起。 jvzq<84o0vocg}3ep1io1Rsuvctu1vzpkeoqcu4424:1;8y424:1;:5a98>57@60jvsm
2.65名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祝福北京冬奥志愿者外交部回应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3日,日本共同社发表文章,晒出65名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祝福寄语的照片。祝福语包括“不光加油,也别忘了享受快乐”“全都会成为回忆,不要留有遗憾”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hp872445146661;<87B950unuou
3.正常人参加残奥会夺金?这种事真有人干过马卡报拉蒙维森特费尔南多·马丁·维森特,时任西班牙心智障碍人士体育联合会(简称FEDDI)的主席,他还是西班牙残奥委会的副主席。维森特的女儿有心智障碍,他在帮助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经验最终使他成为心智障碍运动培训界的权威人士。他还推动了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设立供心智障碍人士参加的项目,备受外界尊敬。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455>27<>a3ei6;@84527:2:8gyw4ivvq
4.人气旺!外国运动员纷纷晒出与雪容融合影海外网3月3日电北京冬残奥会的大幕即将拉开,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人气正越来越旺。不少外国运动员纷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晒出和雪容融的合影。 瑞士残奥会代表团晒出合影 2日,瑞士残奥会代表团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照片墙”晒出了该国运动员与雪容融的合影,并配文“瑞士代表团在延庆见到了雪容融”,照片中的瑞士jvzquC41pg}t0|npc0io1;544/64/981fgzbku2koe}jy|x5:;<17@3f0jznn
5.2021年的这些照片,我们不会忘记!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 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带给我们太多欣喜和激动 “00后”杨倩射落首金 甜美比心 苏炳添,9秒83 一战封“神” 管晨辰,“袋鼠摇手” 掀起了“青春风暴” 全红婵 上演“水花压制术” 这届残奥会 我们更见证了拼搏的力量 不向命运低头 拼搏就是那对隐形的翅膀 世界以痛吻我 我愿报之以歌 当三面五星红旗 在世界竞技 jvzquC41ejooc7mwcpwjw7hqo1gsvrhng1:78\5mcro6
6.美残奥会运动员乘坐冬奥列车感受中国速度直呼:又快又稳海外网3月8日电美国残疾人越野滑雪运动员格蕾丝·米勒(Grace Miller)6日在海外社交媒体“照片墙”发布一段体验京张高铁冬奥列车的视频,直呼“又快又稳”。 格蕾丝·米勒视频截图 在这段时长25秒的视频中,米勒先是对着镜头抛出一个问题——“乘坐冬奥列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随后跟随队友登上列车。在真切感受jvzquC41o0pw}m0ep5ry}}1zzr04974255u49742569a:8732;297mvo
7.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Prachongkitpanich Phongphakthana先生为志愿者们拍摄的照片 2024巴黎残奥会坐式排球资格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国际志愿服务机会,而且为英语类专业学生们搭建了口语交流实践的平台,让我们不仅深刻领会了巴黎残奥会的精神,而且感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善良与美好。 jvzquC41yy}/fjqk0gjv0ls1yiy{8}yfv51f?je99976nh6h2>95>6e567c3@;:;3=/j}r
8.如下图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如下图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攀爬高度39m,历时约3min20s。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2g729<937k2co95:d64cB5c82l4cm=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