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从残疾人运动员到盲人演奏家中国的“海伦·凯勒”想帮助全球残疾人训练体育

她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上录取的第一位盲人学生,是职业生涯里共斩获14枚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是世界首个参与完成交响乐团演奏的盲人长笛演奏家,她的个人纪录片在瑞典国家电视台SVT播出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18个国家和地区重播……她就是盲人长笛演奏家、国际青年活动家吴晶,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

如那部在多个国家播出的纪录片《吴晶不可思议的梦想》,也如她最新出版的个人自传《我听见这世界缤纷》,不幸失明的吴晶,世界没有因此黯淡,成为运动员、留学美欧名校、学习多国语言、成为音乐演奏家,她实现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梦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她的下一个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帮助全球的残疾人生活得更好。

先后斩获14枚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

1986年12月,吴晶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公司职员。15个月大,她被诊断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只得按照医生建议,尽快摘除眼球以保住生命。“死神松开了手,留给我一个黑暗的世界,我的生命从此进入另一个轨道。”

手术摘除眼球前,父亲为吴晶留下的照片

父亲是老师的吴晶,也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她有幸进入扬州市盲聋哑学校学习盲文。“语文课本里的高山大海、天空湖泊,我们都是通过听和阅读盲文的方式来了解的。”吴晶成绩优异,初中转入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她记得,为了省钱,她和妈妈先从扬州搭轮渡到镇江,再从镇江坐公交车到南京,两个人路费没超过8元。知道父母挣钱不易,吴晶在学校非常节俭,学习勤奋刻苦,文化、音乐、体育都是全优成绩。课余时间她经常想,自己可以为减轻家庭负担做点什么,于是,成为一名运动员的念头闪过脑海,她希望通过体育比赛拿到奖金。吴晶有着不错的体育天赋,在体育老师的支持下,她参加了江苏省残疾人体育夏令营。

夏天,南京最热的时节,室外气温40度以上。吴晶和队友就在这样的室外体育场训练。天气热,运动量又大,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挑战。经过高强度训练和严苛选拔,参加夏令营的六七十名学生只有10名留下来进入江苏省体育队,吴晶是其中一员。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成为一名国家级的短跑运动员。

吴晶在远南残运会上获得冠军

体育训练,摔倒和受伤在所难免。2003 年的5月,离当年全运会不足 4个月,由于过高强度的训练,吴晶右脚大拇指疲劳性骨裂,医生告诉她必须打石膏休息至少 6 个星期,并且需要 3 个月时间才能恢复。为了全运会,她已刻苦训练了两年多,再苦再累都可以承受,但这次她没得选,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复健。队友训练的时候,她躺在房间,一遍又一遍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希望给自己带来力量。两个月后,脚趾复原了,可小腿肌肉已经萎缩,她没办法自己站立。由于状况严峻,教练不建议她参加9月的全运会,她哭着恳求,才争取到了机会。炎热的8月,吴晶带着伤病在体育场训练,“不知哭了多少回”。她第一次感受到挫折带来的巨大打击,也是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反抗,想要去战胜困难。

2003年亚洲青少年残运会,吴晶和队友挥舞国旗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站在全国残运会 100 米的赛道上,吴晶使出全身力气和能量冲了出去。当大屏幕上冠军的位置闪出吴晶的名字,整个体育队都沸腾了,教练、领跑员、队友冲过来一起抱住了她,激动、感动交织。“当我再次站到冠军领奖台上,我才深刻明白胸前的金牌是多么来之不易,在领奖台上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我们拿生命去拼搏获得的荣光。”

2002~2004年职业运动员期间,吴晶先后参加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会、亚洲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总计获得 14 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吴晶说,也是在体育比赛中,她更加懂得,残缺的人生更需要拼搏和坚持的精神,人生是有绝对实力和公平存在的,实力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坚实的积累,公平便是你的付出总会以某种方式变成收获。

首位参与交响乐团演奏的盲人演奏家

演奏笛子的吴晶

人们常说,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必定会在别处开一扇窗。可正如吴晶所说,“这扇窗开在哪里,上天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摸索。”吴晶喜欢音乐,小学时,她最喜欢的地方是音乐教室,那里有各种乐器,小号、单簧管、萨克斯、长笛……她爱上了长笛,跟随启蒙老师学习,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专业的长笛演奏家。但从有想法到梦想达成,她走了很漫长的路。

2006年在南外,Batt校长、Keith老师和吴晶

做运动员期间,训练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吴晶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早在小学五年级,听说盲人也可以学英语,吴晶便跟随老师学习。掌握英语盲文的学习方法后,她把英语单词写在小卡片上放口袋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阅读,碰到不懂的语法知识点,就主动去办公室向老师请教。为学好英语,她每天收听英语广播节目,也是在一档英语节目里,加拿大籍老师的声音,这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这位外教老师叫Gregory BAT,是当时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加国际高中的校长。正是在他帮助下,吴晶争取到了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入学考试的机会。2005 年的9月,她成为该校历史上录取的第一名盲人学生。在南外,吴晶每天睡眠不超过 4 小时,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只能摸读的她,速度要慢得多,她需要花多得多的时间预习、学习、复习。BAT校长亲自给她补课,帮她修改作业。所以,身为盲人的吴晶,总成绩经常是在全年级前五名。2007 年初,受美国盲人协会的邀请,吴晶一个人乘坐飞机抵达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走访了华盛顿、加利福利亚等地的部分学校和盲人机构,期间面试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8所著名高校,其中6 所高校向他敞开了大门,有高校承诺将提供全额奖学金。她由此开启了在美国的留学之旅。

吴晶与著名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

命运是如此奇妙,当你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念念不忘的梦想,总会在某个时刻有回响。吴晶准备报考瑞典斯德哥尔摩 Lilla Akademien音乐学校学习长笛专业。但盲人在专业的音乐演奏道路上,困难实在太多了,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要背诵乐谱、学习乐理、参与交响团演奏,有些障碍甚至是无法逾越的。痛苦迷茫之际,2011 年的5月,吴晶在北京鸟巢第一次听了意大利著名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会。“我真的有一种心灵苏醒和灵魂震撼的感觉。”双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在得知吴晶报考音乐的想法后,波切利主动邀请她到意大利访问。波切利的指点,坚定了吴晶的信念。她考入斯德哥尔摩 Lilla Akademien音乐学校古典音乐专业,并有幸跟随斯德哥尔摩皇家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杨·本特松学习。

一次演出后,吴晶在接受瑞典记者采访中,谈到了身为盲人演奏家的两个困境,一是看不见乐谱,二是无法进入交响乐团演奏,因为看不见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没想到瑞典相关部门居然组织成立技术团队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视化科技设备,吴晶可以通过它感应指挥信号的点位挪动,获取音乐表达的速度和节拍。2016 年的5月 23 日,斯德哥尔摩蓝色大厅,诺贝尔奖颁奖的地方,在1500多名观众的见证下,吴晶与‎瑞典皇家爱乐乐团的100多位演奏家同台,完成了世界首次盲人参与的交响乐团演奏。

让全世界的残疾人拥有爱与希望

如今的吴晶,不仅精通英语、瑞典语,熟悉西班牙语与俄语,还是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人权委员会主席,中国盲人协会音乐与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年友好使者。她认为音乐的无国界在于它的纯粹性,不掺杂任何意识形态,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没有隔阂。

吴晶成为了国际交流中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位盲人长笛演奏家,她不仅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先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北京音乐厅演奏,还经常带国外音乐家回到江苏,在各个地方举办音乐会。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她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2015年,吴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论坛巴黎总部进行演讲。她表示,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一个“爱”字。学会爱、感知爱、分享爱,生活才会幸福。今天,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500万,其中包含1700万视力障碍同胞。因此,她希望同胞们能够受到平等、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更好地参与社会。

让吴晶从专注自身之外,转变为更多地关注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特别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升公众对社会上那些需要特别关怀群体的关爱的契机源于一场意外。2018年底,吴晶不慎从三楼坠落并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当时的她,脑部受伤严重,全身多次骨折,期间医院还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医生也数次告诉她的家人就算万幸活下来也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好在上天眷顾,在扬州、上海、曼谷、斯德哥尔摩等多家医院的通力抢救下,吴晶不仅活下来了,还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也让她重新思考是否应该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与更多人分享,给予所有在困境中迷茫的人以勇气与希望。

因此,耗时两年时间后,2022年,吴晶写作的个人自传《我听见这世界缤纷》出版了。自传让公众得以了解她30余年来不懈奋斗,积极寻找人生目标的故事,以及她对这世界、对身边人的感知与感恩。她说;“这本自传目前已经翻译成英文,下一步想做的是带着这本书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乐团去传播,去拥抱更多人群。”同时,吴晶现在还负责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人权委员会的期刊出版工作,她正致力于将中国在盲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以及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翻译成不同的语言,让各个国家的人都能有机会了解到。

2023年,吴晶正式启动公益项目《百场讲座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校园巡回演讲,跟广大青少年学生亲切交流成长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面对困难,勇敢面对,超越自我。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吴晶告诉记者,从大的框架来讲,未来一定会做更多的工作。无论是通过音乐演奏、文学创作,还是语言交流的方式,希望通过做些事情能够让全球更多的残疾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希望我的故事和经历并不是让别人觉得我有多厉害,而是首先让更多人知道,残疾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思维活跃、活力满满的吴晶还想创立一个基金会。通过基金会的方式,在残疾人科技产品研发、社会教育等方面去帮助更多人。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在自己有能力之后,才想递伞给同样正在遭受风雨的人。这就是吴晶。看不见并不是负累,而是赋予她心灵的宁静,从而能够不受繁杂信息干扰,只做好一件事——我把这世界缤纷说给你听。(朱桂艳 徐蓉 王鹏飞)

THE END
0.【百个瞬间说百年】2008,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随后举行第十三届残疾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居于金牌榜首位,在残奥会上居于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国人民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进一步增进了同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398954?2aj<:4g:bd97224>jc;3jvor
1.身体残疾却依旧向上TA们努力奔跑的样子真美北京市残奥资料图:9月5日,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图为中国代表团旗手、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张雪梅持五星红旗进入体育场。 同样是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的姑娘们创造历史,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半决赛的赛场上,队员张雪梅在一次和对手的对抗中,连人带轮椅被掀翻在地。为了不影响比赛,她立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6/343268iqe/ol{jrto{>:4A=:90yivvq
2.[视频]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在四川成都双流体育中心开幕。 开幕式上,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用手中的芙蓉花瓣拼写出“四川欢迎您”,以国宝熊猫、金丝猴为原型而设计的吉祥物“川川”和“迎迎”手挽手、肩并肩、张开双臂,发出热情洋溢的邀请。 在歌曲《温暖》的歌声中,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依次jvzq<84vx0iov3ep1|jfnt1xuku395256=94A941h?g8>>6c3=gg=9f2;h64@h6hd;b3?h84
3.印象中的前奥斯卡影帝非主流教父倪冰niices的残奥表演在今年2021年8.24日的东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我看见了奥斯卡影帝倪冰niices的一些表演,和当年倪冰他做世界十大设计师的时候和当非主流艺术界教父时期的一些原创设计,被日本应用在了奥运表演了,那一沉不变的倪冰原创设计风格的飞机服装, 色彩斑斓的动画片段,倪冰原来放弃的MV片段里的花车和LED服装充分显示出了jvzquC41yy}/lrfpuj{/exr1r172f
4.[视频]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再创佳绩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乒乓球、游泳、射箭等多个项目中继续创造佳绩。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铁饼F64级比赛中,杨月夺得冠军,姚娟获得亚军。乒乓球混合双打7级比赛中,冯攀峰/周影夺得冠军。 在当地时间8月31日的比赛中,赵帅和茅经典以3比0战胜队友摘得乒乓球混双17级金牌,彭伟楠、熊桂艳jvzquC41vx4de}{0ep532;912;5138[KFG7RvWX{D:€z4SPCzjKtn762;620|mvon
5.全球半机械人奥运会桂冠用“机械手”拎重物、抓握直径仅有一厘米的小珠子、将钥匙插进门锁里3月29日,在一场颇为特殊的“奥运会”——全球半机械人奥运会挑战赛中,来自苏州的残疾女子徐敏戴上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机械手”参赛,以1分45秒的优异成绩夺得了第一名,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该项赛事中夺冠。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jvzq<84yyy4tkkjv0ci/ew4zyfz32;51eoyna:;;83;04975285u49752881a?<:5::90qyon
6.“双奥人”郝传萍见证社会整体助残意识提升残疾人受教育层次在不断提高 新京报:当时的志愿者培训和冬奥会的培训有什么区别吗? 郝传萍: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志愿者体量比现在大,我们特别设立了培训基地帮助志愿者熟悉和了解残疾人,先培训师资和组织志愿者的工作人员,再培训骨干志愿者,最后临赛前,把三万多志愿者都培训了一遍。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v{1814;425/691B;;74>50|mvon
7.残疾人背景图片残疾人背景素材残疾人底图摄图网残疾人背景图片专题为您提供高质量残疾人背景素材,残疾人背景图片,残疾人底图等背景图下载,所有背景图均有版权可放心下载商用jvzquC41o0<:;yne0eun1kjklkth1lfplkxfp7mvon
8.2008年北京奥运会星星人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福牛乐乐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昰福牛乐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设计完成。福牛乐乐代表着运动员坚强、乐观的精神,具有浓郁的中囯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2008年残运会吉祥物的特点丰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残奥会理念,牛的美好形象象征着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坚强拼搏的精神。jvzquC41yy}/kqzcdgt/exr1dqul1:53226:78;3;6<4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