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北京冬奥会就在今天已经结束了。我国以18枚金牌,总奖牌61枚的成绩位列第一!更将第二名甩出了一条街,真·断层式第一!
啥也别说了,大家跟MAX一起把“中国队YYDS”打在公屏上~然而,当我们在屏幕前欢欣鼓舞时,可能很少有人真的知道,对于残疾运动员而言,他们为了能出现在赛场上,又究竟经历了什么。
“祝贺跟不上夺奖速度”的背后,自然离不开无数为梦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
虽然她的眼睛看着与常人无异,但其实她从小就患有严重眼疾,可见视力只有10厘米,黑板都看不清,属视力残B2级。
*左:朱大庆 右:引导员:闫寒寒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朱大庆跟五六十名残疾孩子,参加了中国残联的田径运动员选拔。她因为看不清又担心被前面的人挡住,就一马当先跑在前面并首个冲过终点,竟就此成功入选。接着,天赋惊人的她一路过关斩将,从县城到省队再被选入国家队,并多次创造了短跑全国纪录。
后来,她因伤错过2008年北京残奥会。于是便在2019年时,决定跨界练习高山滑雪备战北京冬残奥会,弥补曾经未能在家门口为国争光的遗憾。但从田径到滑雪,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高山滑雪赛道全长2267米,起点高度1930米,终点高度1285米,高度差达到645米,选手要高速滑雪、跳跃,还要转弯穿越旗门。 正常人都难完成的挑战,更何况有视力障碍的朱大庆!
这也让她吃尽了苦头,不知曾摔了多少跤,就在本次冬残奥会比赛开始前的公开训练上,她还一不小心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旗门,当场摔在了赛道上,被紧急送医。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训3年的她最终在冬残奥会上夺得亚军,为中国队赢得了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并在后续的比赛中共收获4枚奖牌!
在赛场上驰骋的朱大庆,赫然用另一种方式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200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6岁的孙鸿胜在玩耍时因为好奇,爬上了路边的变压器。 下一秒只听“嘭”的一声,高压电瞬间将他击落在地,虽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臂。 但孙鸿胜却异常坚强,即便没了双臂,经过多年刻苦训练,他依然学会了独立吃饭、穿衣、洗漱,甚至用脚写字、打电话。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还学会了自行车和滑板车,对体育运动充满了兴趣。终于,2008年的时候,孙鸿胜被沈阳残疾人游泳队挖掘,就此与体育结缘。
后来经过刻苦的训练与诸多的比赛,孙鸿胜飞速成长,开始迈向更高更远,2016年,孙鸿胜进入国家残疾人滑雪队。 在滑雪队,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恐高,又因缺少双臂,他很难掌控平衡,摔得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
然而,顽强的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成绩飞速提高。2018 年,孙鸿胜迎来人生首场大赛: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锦标赛。初次参加国家级比赛竟然就在超级大回转项目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只折翼的飞雁,终于飞翔起来了!尽管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孙鸿胜虽然最终并未能获得奖牌,但作为同级别赛事中唯一一位没有双臂的选手,能顺利完赛,他就已是人生赢家。
因为左手先天残疾,小时候的郭雨洁很自卑,经常把左手藏起来不让人看到。
父母为了让她阳光起来,始鼓励她多参与体育运动。没想到郭雨洁竟极有运动天赋,曾同时通过了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选拔。后来,从没滑过雪的她,还凭借几天的集中练习,取得了出色表现并得到教练认可,通过考核直接入选国家残疾人滑雪队。
在国家队训练的日子非常艰苦,重重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几乎是每天的日常,郭雨洁面对高山和雪道,经常双腿发软。 由于缺乏经验,她的脚踝经常被磨出了水泡,往往是第一个还没好就又磨出了第二个,以至于伤口经常粘连在袜子上。但这个顽强的姑娘几乎没有叫过苦。2016年,郭雨洁还因为崴脚导致副韧带断裂,但因为正在备战大赛的关键时期,她选择了延后手术,谁想这一延就到了2019年残运会结束。
带着这份坚持,手术后,郭雨洁成绩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国内外残疾人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赛事的冠亚军!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超人的毅力和坚持下,北京冬残奥会比赛首日,即将18岁的郭雨洁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成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取第二块金牌!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就算身有残疾,也一样可以超越自己。
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闫卓在7个月大的时候,就做了人生第一场手术,但依然没能改变无法直立行走的事实。 不过身体的缺陷并未让她消沉,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她和正常人一样顺利考上了大学学习动漫设计,甚至在大学期间还拿下了驾照。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闫卓发现北京轮椅射箭队选拔队员,对射箭充满兴趣的她便兴冲冲报了名。 凭着对射箭的喜爱,闫卓刻苦训练三个月,最终顺利入选!并在后来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轮椅射箭项目铜牌!冰壶场地的温度常年控制在-4℃左右,由于腿脚没有知觉,她只能靠贴暖贴防止脚被冻伤。有一次她忘了把暖贴摘下来,等想起来时,脚已经被烫了鸡蛋大的水泡。
但之后由于项目规则进行了调整,闫卓被迫“改行”练习轮椅冰壶。
另外一只冰壶的重量将近20公斤,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为了尽快训练,闫卓经常通过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甚至憋尿坚持训练。 时间一长,她出现了严重的,即便如此,为了不拖全队后腿,她做完手术只休息了一周,就又带着尿管出现在了训练场上。 后来整整一年,她都是带着尿管训练、比赛。肾积水
终于,闫卓以女队员成功率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在2019年与队友一起,在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上摘得金牌,实现了冠军梦!而在北京残奥会上,闫卓更是与队员一起,以8:3的成绩战胜瑞典夺得中国轮椅冰壶队,也实现了双圈全满贯!金牌!从先天残疾到勇夺冠军,闫卓用行动,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其实,像这样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11岁时因意外单侧下肢截肢,只能靠轮椅和拐杖行动,却在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项目上大放异彩,并为中国队夺取残奥首金的刘子旭
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反应速度比旁人更慢,但依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在高山滑雪项目上夺取2金2银的张梦秋
6岁因车祸失去左腿,却在冰面上实现了另一种形式奔跑的冰球运动员李宏观
有句话说的好:奥运会选拔的是最强躯体,而残奥会选拔出的则是最强的灵魂。也许对他们而言,在上场的那一刻,成绩与名次都不再重要,至少人们记得他们在赛场上的顽强与洒脱。 当然,MAX也不希望我们只有在比赛时才关注他们,他们不向生活低头的精神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