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世园公园的宽阔道路上,著名导演黄建新接过“飞扬”火炬,热情地和观众打着招呼,高举火炬开始了传递。
黄建新激动地说:“能够成为一名火炬手,我感到十分光荣。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把关爱和奋进精神带给所有残疾人朋友。”
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黄建新也热心关注着无障碍设施的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助残设施的逐步完善,黄建新都看在眼里。他告诉记者:“我们国家的助残设施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公共设施都有了残疾人专门通道,身边一些残疾人朋友就业或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机会也比以前多。”本报记者 杨天悦 实习记者 夏骅
昨天下午,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在延庆区世园公园传递,经过100多名火炬手的接力传递,火炬来到倒数第二棒火炬手乔福军手中。“我没想过我有一天能成为火炬手,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呼吁所有残疾人都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乔福军曾是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岁时因意外摔伤导致胸背部严重畸形,他没有被命运的捉弄打倒,而是一直对生活充满信心。
2017年,江苏引进的扶贫产业手工编织项目落户泰来县,勤学苦练之下,乔福军很快练就了娴熟的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并被聘为扶贫车间主任,带领20多名工人用双手编织出富足的生活。
从曾经的贫困户“变身”脱贫致富带头人,乔福军不仅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给更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致富先进号”。本报记者 杨天悦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雪上传递火炬,之前没滑过雪,只是在雪地里走过。”孙晓刚直言这次经历非常特别。他此前是一名举重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残疾人教练工作,曾带队获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金牌。2021年他带领5名运动员参加东京残奥会,获得3金2银,破一项世界纪录。
孙晓刚激动地说,“参与火炬传递对我是一种荣誉,更是激励。冬残奥会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体育,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到运动中,体会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快乐,传递弘扬残奥会精神。”本报记者 李如意
“刚才在跑的时候,14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画面,不停在脑海中闪现。”火炬手姜秀鹏百感交集地说,“感觉每一步都包含了我们团队付出的泪水和汗水,每一步都非常坚实,脚下特别有力量。”
冬奥会筹办阶段,他参与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三个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滑雪中心和奥运村等设施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
火炬传递前夜,姜秀鹏辗转反侧。现在他站在了火炬传递现场,“举起火炬的那一刻,作为一名建设者,能够成为火炬手,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原标题:火炬手说)
流程编辑:u09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