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4日,为期3天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仪式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政委陈江场以及“全国自强模范”、“独腿义务交警”谢启明昨日(3月3日)下午顺利在北京世园公园参加火炬传递。
据悉,本次接受传递的火炬“飞扬”外形极具动感与活力,颜色为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金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代表着永恒的火种,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的期望和“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陈江场:
“我一定把这份超越常人的拼搏精神带回去,激励更多的战友”
3月3日,在北京世园公园,火炬传递以“万国园林”为主题。火炬手从北京世园公园1号门出发,经植物馆、阆苑瑶台、国际馆南路、台湾园、上海园、同行广场、中华展园路、内蒙古园等,至中国馆南侧广场收火。
当日16时,在北京世园公园八闽园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政委陈江场作为114号火炬接力手,高举着燃烧的火炬,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跑完了114号路段后,将火炬传递给了下一位火炬手。
“很激动、很自豪!”火炬传递结束后,陈江场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当我高举火炬奔跑,我能听见自己每一秒的心跳,虽然身处冰雪寒冬,但却抵挡不住内心的如火热情”。
其实,陈江场的这份“不平静”,从得知自己成为一名火炬手后,就一直持续着。“从选拔到培训,从疫情防控到服务保障,组委会对每个流程和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陈江场说,从一个多月前收到组委会发来了培训手册和教学视频后,他便开始认真学习熟悉火炬接力流程、掌握火炬传递方法。一直到3月2日,陈江场来到北京的火炬手集结点时,一推开房门便发现了惊喜:一套鲜艳整洁的火炬手御寒运动服和防护用品,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他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真的要去传递火炬了。“这是无比的荣耀。”陈江场反复强调。
从警近30年来,陈江场先后在派出所、巡特警、网络安全、机关党委等部门任职,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嘉奖6次。2021年2月,他还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作为福建省政法系统唯一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受邀到北京领奖。
一位民警如何跨界成为了全国脱贫尖兵?2018年8月,时任厦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的陈江场主动请缨,到甘肃临夏州,挂任临夏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临夏市委常委、副市长。
消费扶贫、产业合作、引资助贫、爱心结对......在临夏挂职的三年期间,陈江场扎根扶贫一线,动员福建企业家及爱心人士,共捐赠资金及物资共计4738.87万元,参与临夏市20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战,有效助推了临夏州、临夏市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胜利。
2021年9月,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厦门市公安局紧急征调一批精干警力奔赴疫情封控区。刚从临夏回来没多久的陈江场再次主动请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担任公安前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在封控区内,他带领队伍快速建立指挥体系、全面排查网格隐患、筑牢管控防线、落实队伍保障措施,全力调配重点8类防疫物资近16万件,带领公安增援警力为打赢厦门疫情防控“歼灭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陈江场调任了厦门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政委,便把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战场”上的激情斗志,延续并融入到警务保障工作上。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他走遍机关大院每个角落,紧盯服务保障和内部安全。尤其是在机关食堂的管理上,在通过排查安全隐患、强化节能减排、优化食材采购、改造就餐环境后,厦门市公安局机关食堂还被厦门市总工会评为市级“最美食堂”,并荣获首批区级以上“节约型机关”。
正如陈江场所说的,“参与火炬传递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一定把这份超越常人的拼搏精神带回去,激励更多的战友,继续发扬人民公安‘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厦门公安力量。”
谢启明:
“将以这份荣誉为起点,继续发扬残奥会精神,做好助残工作”
“非常激动,很荣幸!很感恩!”另一位来自厦门的火炬手谢启明激动地说,“短短50米,每跑一步都特别开心!”
当天15时50分左右,一样在北京世园公园,作为第109棒的谢启明在福建馆附近从前面一任火炬手手上传递过火炬,一手拄着肘拐,一手高举火炬,坚定走完50米。
“很顺利,很开心!”谢启明说,考虑到北京当天的天气会低于零度,担心路上有冰晶会滑,所以原本是确定要用轮椅传递火炬的,但是当天天气特别好,在确认完安全的情况下,谢启明临时跟工作人员申请要站起来传递。“站起来我的形象会更好,而且也显得更有力量。”谢启明说,“太激动了,所以走太快了,原来要求1分钟走完的,我40多秒就走完了。”
9岁那年,谢启明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右腿,但他并没有被挫折打败。1998年,23岁的谢启明来到了厦门创业,从摆摊卖矿泉水、手机贴膜和维修做起,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参与志愿服务,为老人免费维修手机。
作为车祸受害者,他想以自身的经历,劝导更多的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事故的发生。2015年,谢启明报名加入湖里义务交警,也成为厦门第一位残疾人士义务交警。他拄着拐杖,腾出两只手维持交通,成了路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遇到一些硬闯红灯不配合的市民,谢启明就会走上前跟对方耐心沟通。“车祸夺走了我的一条腿,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种现身说法效果很好。”他说。这一坚持,就是7年。
2017年,因为拄着拐杖上路劝导交通所站的时间过多,导致右手主动脉血管堵住,现在无法再向之前那样能够随意用一只手拄拐。“来之前我甚至还想过用单脚跳着去传递,我还在家联系了3天,后来发现这样只能跳20多米。”对于当天的表现,谢启明连连肯定自己。虽然走完这50米手脚酸疼,但是谢启明说“这都被兴奋盖过去了”。
作为义务交警谢启明到学校“现身普法”
现在,谢启明依旧坚持义务交警工作。“无法长时间单手拄着拐杖,那我就站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但是这份工作我是真心热爱,我不能停下来。”谢启明一再强调当义务交警很有意义,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一路走来,谢启明深刻体会到残友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为了帮助残友,2016年,他用房子抵押贷款,加上手头的积蓄,筹集100万元创办厦门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此后,他带领一批肢体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并积极投身公益。
多年来,厦门中途之家为5000多人次的脊髓损伤者提供了有效的日常康复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实现日常生活自理。
谢启明还依托厦门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引入了“网络平台新媒体运营培训”“农产品销售项目”等项目,在厦门市残联的支持下举办残疾人抖音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班和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等,想方设法为残疾朋友寻找生活出路和就业机会,扶持鼓励残疾人奋发创业,脱困自强 ,书写出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篇章。
疫情期间,他还义无反顾投身战疫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和各种防控工作。
乐善好施,爱心无限。谢启明也因此获评全国自强模范、福建省最美劳动者、感动福建2018年度十大人物、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先进模范人物等荣誉……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是张海迪的名言,也深深铭刻在谢启明的心底。谢启明说,他9岁失去右腿,但一直以来心中都有一个体育梦。“3年前,我在轮椅上完成了厦门全程马拉松,实现了儿时的体育梦,而这次能有幸参与传递冬残奥会火炬,我一定以这份荣誉为起点,继续发扬残奥会精神,做好助残工作,帮助更多残友们一起走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