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的思考:体育精神到底是什么

迟到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到来,又在悲喜交集中结束。虽然空旷的赛场显得冷清,但我渐渐觉得缺少了观众的注视,运动员们似乎更能沉浸于竞技体育的亢奋中。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关注奥运赛事,我也同时回味了不少体育题材电影。比如最具标杆意义的电影《烈火战车》,以一战后两位英国青年梦想夺取奥运会百米金牌为切入点,刻画当时日益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对信仰和平等的坚持。又如《奔腾年代》里“海饼干”的胜利不仅给深陷大萧条泥潭中的美国人以振奋和希望,也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代表。当然,还有大家都熟悉的《摔跤吧,爸爸》,它所讲述的不仅是两代人对于国家荣誉的维护,更将目光关注到印度女性价值层面。

这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境遇联结在一起的体育题材电影,国内其实拍了不少,其中比较有价值的,分别是拍摄于1956年的《女篮五号》、1981年的《沙鸥》、2000年的《女足9号》和2020年的《夺冠》。这几部影片每部平均相隔20年,且都展现的是女性运动员。将它们平行对比,会发现:在不同时代,国家层面下的个人价值探讨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凝聚在这些电影中的体育精神也在不断演进。

《女篮五号》——我在红旗下投篮

《女篮五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也是导演谢晋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情节简单,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以女篮训练为主线,穿插爱情、亲情、国家荣誉,以运动员在建国前后不同的境遇和精神面貌来歌颂新时代。这样的电影在现在看来似乎很平淡甚至老套,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谢晋以他一贯的人性思索让这部影片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清新质朴。

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主角田振华是名优秀的篮球队员,但建国前他因中国人身份被质疑嘲笑,无法施展才能只能委身俱乐部,因拒绝打假球不仅断送职业生涯,还被葬送爱情,与爱人因误会而错过。建国后他重获新生,不仅成为篮球教练指导队伍参加国际比赛,还与昔日的恋人重新携手。这样新旧前后的对比并不新鲜,让人想起《枯木逢春》,在色调上也对新旧世界做了明显区分。

在当时挥开膀子大搞建设,实用主义的思潮下,影片却进行着反向思考:体育不是蹦蹦跳跳,不是学习不好的人才干的事。体育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也代表了国家的强大繁荣。这一思想烙印影响至今。

列车上姑娘们青春的脸庞,明亮的眼神,对未来的歌颂和发自内心的欣喜恰如当时人们对新世界的美好憧憬和无穷干劲。恋人重逢,希望重燃,梦想重拾,这不正是最值得欣喜的事情么?上一代的梦想在下一代身上延续,当林洁略显伤感地对田振华说“我们都老了”,田振华深情地回答“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正是我们的开始”,正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己和国家的重生的喜悦啊!

《女篮五号》虽有时代印记却被视为经典,在于它达成了体育类电影里将个人境遇与国家命运联结在一起的要素。但它的遗憾也在于过于依赖这种依存性,人物成长的能动性表现薄弱,几乎感受不到人物的成长轨迹,热血之后难以产生共情。

作为一部体育片,它所展现出的篮球项目内容过于单一,直接的训练和比赛场面也过少。当然这也是时代所限,片中女篮队员的扮演者们从部队/体委和学校选拔而来,运动基础参差不齐,真正的篮球运动员反而是少数,所以影片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情感发展上,呈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浪漫主义情调。所以我认为它更多地是一部故事片而非严格意义上真正的体育片。

《夺冠》——我承担我的失败

优秀的体育电影所传递的不仅是国家意志,也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它甚至可以不歌颂胜利,但它必须是体育精神的载体,是体育人生的浓缩。

曾经我们视体育奖牌为证明自己强大的方式,从《女篮五号》里国家力量的彰显,到《沙鸥》里的自我牺牲,再到《女足9号》里个人的彷徨与选择、《夺冠》里的个人价值思索,我们对于体育精神和胜利的理解正在不断变化。于是从对李宁、刘翔的指责到对刘诗雯、女排的宽慰,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开始展现出原本不断超越自我的本质。

体育片的独特魅力在于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项体育的魅力,还让人体验到了与看现场或电视转播不同的视角。如《我,花样女王》里的一段花滑表演,通过全景特写和慢镜头展示女主飞扬的裙角和激动的表情,加上配乐和女主的内心独白,看得让人心潮澎湃。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即使《夺冠》承载了很多体育电影额外的东西,我依然认为它是国内最好的体育电影。它直接启用现役女排运动员,从心理上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几场关键性比赛的实景式还原,仿佛将观众拉进了比赛现场,即使早知比赛结果,却依然牵动心弦。难能可贵的是《夺冠》开始在一贯的集体主义叙事中跳脱出来尝试探讨个人价值,当然,因为采用群体叙事的方式,并没有展现得很细致。

也许很多人今年的奥运会从女排小组出局就已经结束了。从没有一项运动可以牵动这么多人的情绪,以后大概也不会有。女排早已将自己,或者说我们早已将女排与这个国家的起伏联系在一起。我们喜欢这些姑娘们,是因为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体育和好的体育电影就像人生,有高潮低谷,有质疑谩骂,都不过时一段历程。郎平将女排精神总结为“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我想这也是体育精神的表达,不是为了奖牌的胜利,而是不放弃,回归体育的本质。

什么时候我们理解了这样的体育精神,我们离优质体育电影大概就不远了。

THE END
0.什么是体育精神?让我来带你研究!金牌奥运精神奥运会在当前的困难时期,为抗击新冠肺炎,世界各地运动员团结一致应对危机。这种团结精神契合了皮埃尔•德•顾拜旦在一个多世纪前定义的奥林匹克精神,他本人曾经说过:“对每个人来说,运动是一种提升内在的源泉。” 01 公平竞争究竟指什么呢?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朱迪·吉尼斯的目标是获得击剑金牌。在与奥地利选手艾伦·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44?59>8a83k48mj324=12ƒn2h0nuou
1.什么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长江云什么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在里约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 有一位光脚跑过终点的选手感动了在坐的所有观众 她叫Etenesh Diro 是一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女长跑运动员 在3000米障碍跑资格赛中, 25岁的Diro在开始跑的时候处于第一的位置。 但赛程进行到一半时,jvzquC41pg}t0qgvx0ipo7hp1r533A7;:0nuou
2.奥运精神作文(精选45篇)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运动、竞技、金牌!但最重要的还是它所蕴含的“拼搏、开拓、进取;团结、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弘扬奥运精神,是我们参与奥运、关注奥运的意义所在。奥运健儿是弘扬奥运精神的核心人物。我国拥有许多奥运传奇人物,如“跳水皇后”郭晶晶、“乒坛女皇”邓亚萍jvzq<84yyy4vpsx0eqs0|~tygp5iwjyk|wuxgw4424816;8394:17h:243?:97mvon
3.中国奥运精神作文(通用24篇)无畏艰险,不屈不挠,是“中国精神”勇往直前的生动诠释。东京奥运会上,32岁的巩立姣以20米58的个人最好成绩摘得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铅球项目的桂冠。之前,在北京、伦敦和里约,她分别拿下了二、三、四名。如今,她如愿以偿,完成了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拼图。这就是中国精神——“32岁的年龄不是阻碍,没有什么比梦想jvzq<84yyy4vpsx0eqs0|~tygp5iwjyk|wuxgw4424823:8394:44h:;65<5;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