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博物馆里的奥运精神马术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奥运金牌

从奥运会创办伊始,文化与体育、教育皆属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2024年巴黎奥运会与残奥会期间,这座城市的许多博物馆也纷纷推出了数十个奥运相关特别展览,旨在更深入地挖掘艺术、体育与奥林匹克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将“文物仓库”与鲜活的生活语境结合起来,传递历史中的故事与情感寄托。

欧时也从艺术、历史、时尚等角度记录此次“巴黎奥运特展博物馆之旅”,为读者们挖掘更丰富层次的巴黎奥运会,本文主要从艺术与历史角度观奥运。

小皇宫展览:凸显“运动中的身体”

小皇宫“运动中的身体”(Le Corps en Mouvement)展选择通过从身体、解剖学和运动的角度切入,通过古代到20世纪初的50余件绘画、雕塑、版画作品来呈现体育和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该展览分为八部分,每个“章节”都探索身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不同方面。作为第一部分,古董画廊关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的花瓶和双耳细颈瓶上的纹饰描绘了当时的铁饼与标枪投掷运动:在古希腊的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是力量与完美的化身,赢得比赛甚至可被视作不朽的标志。

高水平运动员阐述自我与所选艺术作品的联系。

“英雄之躯”(Corps héroïque)展区则呈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以神话和历史英雄的身体为灵感的创作:例如,圣像系列通过圣乔治屠龙的多幅画作突显对“英雄之躯”的赞美。

在“身躯之画”(Le Corps dessiné)部分,一系列绘画和雕塑展现了舞蹈动作的美感与摔角、走钢绳等运动的力量感,例如丢勒和伦勃朗对男性裸体的创作;“身体定格”(Corps en suspens)部分体现了人体美感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作品《美惠三女神》;“雕塑身躯”部分展示了雕塑家在刻画身体活力之美方面的探索,例如试图雕刻家尤里耶维奇(Youriévitch)所刻画的女舞蹈家萨莎•利奥(Sacha Lyo)。

一系列绘画和雕塑展现了人体的运动之美。

展览的其他主题还包含儿童运动历史介绍(如毽子)、女性通过体育的解放运动(“上马!”主题)及20世纪初的现代奥运会。

“上马”展览部分呈现女性通过马术、单车骑行运动所推进的解放运动风潮。

不仅如此,在“运动员之言”版块,12位高水平运动员每人选择了一副小皇宫的主题展品,阐述自我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每人从个人生活、所面临的体能挑战、抱负等角度解释为何与所选作品产生深刻共鸣。

据展方介绍,这些见证词的用意在于证明,身体与动作既可以是体育赛事的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被视作艺术品。

先贤祠展览:体育提高社会能见度

被关注的不止是奥运会,在先贤祠举行的“从参加体育赛事到社会包容(1948-2024)”(De l’intégration sportive à l’inclusion sociale - 1948-2024)展览将重点转向了残奥会,并分阶段仔细梳理了残奥会赛事的标志性发展阶段:

先贤祠举办“从参加体育赛事到社会包容(1948-2024)”展览。

在1948年到1960年这个阶段,英国城市斯托克曼德维尔举办了“医院运动会”,该活动由Ludwig Guttmann医生根据其推广康复运动的经验发起。

到1960 年,“斯托克奥运会”逐渐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国际盛会,且仅限于坐轮椅的人参加。

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残奥会仍然仅限于受伤的轮椅使用者参加,但渐渐地,截肢者、视障和视障运动员开始参与进来。1984年纽约奥运会,脑瘫运动员也获得了参赛资格。

1989年到2012年这个阶段被定义为“新残奥运动时期”,进一步为聋哑运动员和智力障碍运动员敞开大门,旨在扩大和汇集不同类型障碍运动员的参与度。

据展方介绍,2012年伦敦奥运会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残奥会成为展示独特的运动能力表现的绝佳机会,智力障碍运动员也被允许在3项新赛事中比拼。

先贤祠展览刻画了残奥赛事从医院走向社会的不同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配备了视频、音频和手语内容,通过可触摸的图标提供了多感官观展体验,也可谓是延续了“参与”和“融合”的残奥会精神。

残疾运动员报道集锦。

在联合策展人瑞士洛桑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副教授安妮•马切利尼(Anne Marcellini)看来,这是对体育如何促进社会融合的深刻探讨。她在介绍语中写道,残奥会为“有别样能力”者的解放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体育为他们提供了更高的社会能见度。

因此,从“公众观念转变”的这个角度来看,体育运动可以称作一个有效的施展平台,它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同样的,蒙彼利埃大学讲师(HDR)、“健康、教育、残疾情况”实验室(Santésih)副主任、联合策展人西尔万•费雷兹(Sylvain Ferez)点评道,现今习以为常的运动赛事其实是长期争取认可后的结果:“人们今天钦佩的这些高水平运动员享受了历史和激烈斗争运动的成果,正是后者为[残障运动员]获得认可创造了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本次展览主题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于,它呈现了那些在多样性中体现成功和社会价值的“新英雄”。

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目光投向中国马术

有意思的是,在回溯体育史时,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选择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马术:“中国古代的马术艺术”(L’art équestre dans la Chine ancienne)展的17件藏品展现了马匹在中国古代军事(骑兵)、休闲活动(如音乐表演)、体育(马球)和社会身份(如葬礼游行、墓葬马俑)中非常重要的多重角色。

此次以中国古代马术艺术为主题的展览也是赛努奇博物馆“中国之夏”展览的一部分。千余年来,马的主题贯穿于历朝雕塑、绘画乃至诗歌之中,这展示了中国与中亚及北方草原地区不间断的交流。

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古代的马术艺术”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核心是一件高1.35米的陶马。据介绍,某些主要位于西南省份的墓葬出土了用陶土或青铜制成的大型马雕塑,它们与西汉马匹的区别在于,其形态紧凑圆润,双腿修长,并且马匹嘶鸣的表情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中亚神话“神马”。

藏品还包括宫廷乐师马队雕塑:八位均女扮男装、头顶“双髻”的宫廷乐师团配备了多种中国古代乐器和西洋乐器,如口笛、竹笛、东汉时期(25-220年)从波斯传入的直角竖琴、4世纪来自南印度的鼓、琵琶等。此外,还有两汉时期的骑手雕塑、唐代的马球手雕塑等。通过探讨中国古代马术相关历史,该展览为观众提供了理解马术运动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下重要性的别样视角。

宫廷乐师骑马雕塑。

(欧洲时报靖树图文报道)

编辑:一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5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5篇.docx文档介绍:该【2025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5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jvzquC41o0zbqmteu0ipo8u/34719@;;574ivvq
1.手绘“奥运故事”,给学生们上了堂特殊的体育课社会民生于是,他花费半个多月完成了一场“大制作”——将赛场上精彩的瞬间画了下来,做成了一张长14米、高2米的奥运会卡通画卷,以及一张长10米、高2米的残奥会卡通画卷,张贴在了镇上的宣传栏上。秋季中小学校开学后,有学校的老师组织学生们来现场参观,学生们一边听林明忠讲奥运故事,一边感悟体育精神。 jvzq<84yyy4m{{g0eqs/ew4eqpzfp}4424702B4381713==7554ivvq
2.参观延庆赛区感悟冬奥精神下午2点半左右,大家结束了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游览和学习,一起乘车返回北航。尽管时间短暂,但大家纷纷表示,从这次游览和学习中受益匪浅,更加深刻地学习感悟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jvzq<84yyy4iu|3dwcg/gmz0ep5jpot1337:1>9290nuo
3.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总支发起“新时代的体育精神与中华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坚实支撑,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中国以冬奥会为契机,向世界展现了属于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传递了自信自强的体育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在庆祝冬奥会顺利举办、为奥运健儿加油呐喊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感悟体育精神的深刻jvzquC41ocxyk|r0uwjb0niw0et0d|xlz1<61961e49259f6:6<1;8ucig4ivv
4.思想引领|教育学院学子掀起学习“圆梦冬奥,一起向未来”北京“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同学们的感悟则是对这种时代强音的响应,展现出了教院学子对冬奥精神的理解与感悟。新时代的中国生机盎然,新时代的青年自信坚定。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站在新时代、新征jvzquC41gf{/o~h0gf{/ew4kphu0398:148367mvo
5.[浦东]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奥运精神律动高科心健康校园徜徉中国梦新进教师们的表演更是精彩纷呈:王悦老师那魅力四射的韵律热舞、孙奕雯老师那清丽脱俗的琵琶弹奏令在场观众眼前一亮;裴南枝、于佳丽、阳金金等三位老师表演的手语操诠释了中国健儿在残奥会赛场上的感人情结;而由王磊老师编导,蔡樊琼、陆诗伊、朱寒奕、张之衍、周晔等五位老师表演的小品,在令观众们捧腹的同时,也展现了新进老师们正怀揣梦想,踏浪jvzquC41gf{/gjxvfc/exr1pqjf48o{rf5o7872436:3;4w3co55@:4aM810qyon
6.聚焦巴黎残奥会展现拼搏精神展示自信风采光明日报巴黎9月1日电(记者陈鹏)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团1日共有13金入账,并在多个项目上包揽金银牌。 田径赛场上,女子铁饼F64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月、姚娟包揽金、银牌。杨月是第六次参加残奥会,此前拿过4枚银牌,终于在巴黎给奖牌“镀金”。姚娟是第七次参加残奥会,是铁饼F44级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保持者。jvzquC41pg}t0pry0et04976/2?02<4eqpzfp}d5979:2:70jvs
7.最新观看2024冬残奥会的心得体会(精选32篇)岁月可以抹平满目的疮痍,但永远抹不去为世界和平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英雄的事迹,先辈意志犹在,革命精神不朽。守业更比创业难,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铺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纪监工作者,我们更应自强、自律、奋发有为! 最新观看2024冬残奥会的心得体会 篇4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pmjvkj{j1:<82;7867mvon
8.残奥会比赛第4日:那些暖心时刻是最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所在央视新闻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9:3@=;42<77=>4: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