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残疾人网

把握新形势,切实增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影响力

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宣传工作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

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是残疾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宣传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期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曾指出:“对于残疾人工作,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不是不重视,而是容易被忽视。”这句话阐明了残疾人事业始终需要社会关注与支持的现实,也阐释了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社会化的事业,宣传工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动员作用。一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心重视残疾人工作,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另一方面,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同时,还要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其中宣传工作功不可没。主流媒体积极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广泛报道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广为传颂,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不断涌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预防”等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助残日、残疾人重大文化体育活动等成为社会了解关注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窗口,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汇聚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可以说,宣传工作与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同时,社会上仍有部分人对残疾人事业缺乏足够了解,存有误解与偏见,这也需要我们通过宣传工作来消除误解、增进共识。

要充分认识会属媒体在残疾人事业宣传中的阵地作用。在中国残联首届全国代表大会和以后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远南运动会、历次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北京残奥会、脱贫攻坚、抗疫三年、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乡村振兴等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以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为代表的会属媒体承担着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的重要角色。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主阵地,会属媒体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扣中国残联重点工作,展示残疾人事业改革发展成就,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深入挖掘整理基层优秀实践经验,推出一大批自强典型和扶残助残先进人物,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增进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认同。建好用好会属媒体,夯实残疾人事业宣传基础,是各级残联推动工作的重要职责。

要着力提升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对于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而言,必须守牢宣传阵地,创新宣传理念、方式和手段,确保宣传工作更加深入、全面、有力。

一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这是近年来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经验之一。要以重大活动、重要节点为抓手,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多角度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残政策、扶残助残的具体举措,着力报道残联系统的特色工作,充分展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组织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实践成果,组织媒体开展“走基层”专题采访报道,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把重点工作转化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效提升残疾人事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要深入挖掘,讲好故事。要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心声,用心挖掘残疾人事业中的感人故事,包括残疾人的奋斗人生、社会各界的温暖帮扶、残疾人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以及亲朋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展现残疾人事业的温度与深度,树立残疾人的榜样力量,倡导残健共融,为残疾人事业营造更加平等、融合、共享的社会环境。

三要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残疾人事业宣传需紧跟全媒体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并整合各类媒体资源,要主动用好会属媒体,积极与主流媒体建立合作,搭建信息宣发渠道,在巩固传统媒体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网络视听等新兴媒体平台,构建系统内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宣传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形成宣传合力,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聚焦新任务,着力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质效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仅要关注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更要提升其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一项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质效,对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要深刻理解残疾人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残疾人福祉的不断提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做好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越是物质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是强烈,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残疾人也不例外。从“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的全民阅读浪潮,到各地文博场馆无障碍服务的完善;从广受好评的“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等活动,到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残项目,残疾人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包容性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

做好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残疾人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在文学天地,古有史学家左丘明,今有用文学思考人生的史铁生;在艺术殿堂,古有盲人乐师师旷,近有盲人音乐家阿炳,今有聋人经典舞蹈《千手观音》,残疾人独特的生命视角和深刻的生活体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创造力。

做好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不仅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富裕,更要实现观念层面的富裕。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身价值,从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建立健全残疾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机制,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确保服务供给有精度、品牌建设有亮度、文化建设有厚度。

高质量文化服务应更加注重精准化供给,赋予文化建设全新格局。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残疾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进无障碍改造,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的便利感和满足感;要从供需两端入手,广泛开展需求调研,精准把握,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要创新服务模式,结合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服务与教育、信息、旅游、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深度融合,培育残疾人文化服务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文化服务应更加注重品牌建设,赋予文化建设“金字招牌”。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优质的服务供给,更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是推动文化建设迈向更高层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从“我的梦”到“共享芬芳”,从“美丽工坊”到“爱立方”,从“自强文苑”到“农家书屋”,从“共沐阳光”到“牵手‘福’蓉”,从“小善大爱”到“大爱北疆”等,打造类似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残疾人特色的文化品牌,既是对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成果的生动展示,更是对扶残助残理念的深刻诠释,展现了“把平等对待作为最好的关爱,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

高质量文化服务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赋予文化建设源头活水。残疾人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底色与文明底蕴。特殊艺术的传播与交流,能更加直观、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与优秀因子,又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与非遗传承、文旅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有机结合,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残疾人事业文化工作的内在生命力与外在影响力。

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对残疾人文化工作的助推作用。从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2023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承载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任务。宣传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宣传工作做好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战斗力,做强了就是生产力。

作为“文化传播者”,宣传工作是增强残疾人文化影响力的有效工具。好的宣传接地气、贴民心,一本好书、一次展览、一场讲座、一台好剧,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能让残疾人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作为“文化促进者”,宣传工作是推动残疾人文化创新发展的催化剂。宣传工作以其强大的动员能力、感召能力和辐射能力,撬动和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以及众多个体的力量,从不同层面倡导和助力残疾人文化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进步。作为“文化生产者”,宣传工作依附于各类文化传播载体的宣传,寓教于乐,动之以情,让残疾人文化建设散发出更加饱满的生命力。

适应新要求,努力打造高素质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者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在人。我们要把宣传文化工作摆在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谋划、部署、推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本领能力,勇于担当作为,以高质量队伍建设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政治“三力”。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讲政治是首要要求。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的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精准把握残疾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服务残疾人同教育引导残疾人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要注重实践锻炼,提升业务“四力”。判断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否称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具有政治高度和全局意识的根本标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挑山工”的毅力和“顶梁柱”的坚韧,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也要善于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四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文化工作队伍。

要聚焦创新发展,锻造宣传“五力”。作为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切实增强自身的引领力、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感染力,对于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与支持度至关重要。要着力提升思想认识,增强引领力;创新宣发渠道,增强号召力;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凝聚力;优化内容创作,增强影响力;深化情感共鸣,增强感染力,多渠道、广角度、全方位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支撑。

宣传关乎民心、导向,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同步伐、共进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文化建设、文化赋能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守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内筑防线、外塑形象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和互联网社会,守正创新、治用并举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在遵道而行中坚定信念,在会心不远中努力奋斗,不断开创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

THE END
0.中国残奥健儿用百折不挠拼搏精神突破自身局限用自强不息人生态度创造一原标题:中国残奥健儿用百折不挠拼搏精神突破自身局限 用自强不息人生态度创造一系列辉煌 央视网消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的格言,不断突破自我是所有体育人共同的追求,而这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从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残奥会开始,中国残奥健儿们用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突破自身局限,用jvzquC41pg}t0|npc0ipo7hp1|~04973/2>.4>4fqe3jmzhhpei5;B85594tj}rn
1.永不落幕的奥林匹克精神——盘点东京残奥会上的感人瞬间|极目新闻有人说:奥运会选出来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而残奥会选出来的是最不屈的灵魂。”历经13天的激烈争夺,9月5日晚,东京残奥会在9月5日晚落下帷幕。虽然赛场上大家都为了夺金奋力拼搏,但是比起赛场上“披金斩银”的激情,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残奥运动员们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豪情,以及尊重对手、携手奋进的柔情jvzq<84yyy4dvmxd0pku1l6942e32;62;173:B<620nuou
2.东京残奥会中国军团圆满收官用自强不息精神奏响生命赞歌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第16届残奥会闭幕式目前正在日本东京举行。在本届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力拼搏、突破自我,以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奖牌总数207枚,创造29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连续五届残奥会高居金牌和奖牌“双榜”榜首,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奏响了生命的赞歌。 从昨晚(9月4日)到今天,中国体育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1;8571CXUK:8MX8XIUƒ]4nRgMYzsIG471;9:0ujznn
3.用自强不息精神奏响生命赞歌体育文章写道:“无臂泳者力争上游,盲人跑将奋力冲刺,轮椅球手挥拍搏杀……在刚刚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上,251位中国残奥健儿挥洒汗水、激扬热血,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定格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瞬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而在赛场外,残疾人同样拥有人生出彩的舞台。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下,我国8500万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711?<4;5<20|mvon
4.厚积薄发赢佳绩!看残奥会背后的东莞体育强市喜报、贺信不断,“体育莞军”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强军。顶住压力、顽强拼搏、力争上游、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支撑着东莞体育事业发展壮大,在东莞此次参加巴黎残奥会的运动员身上,得到了贴切、生动的诠释。 这种精神可追溯至1956年,东莞石龙籍的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举行的中苏友谊举重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jvzquC41yy}/su|d0eun0ls1fgzbku4468?98==0jvsm
5.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残奥精神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9月25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石家庄与参加第17届夏季残奥会的河北运动员、教练员座谈。倪岳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残奥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省委副书记王陆进出jvzq<84jg0vfqyqg0eun0ls1p4532;912;871l6;4496/=5;:;>6:7mvon
6.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残奥精神”宣讲走进云南财经大学“残奥精神”宣讲走进云南财经大学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信念给人温暖,动力催我奋进。”6月28日下午,2022年云南优秀残奥运动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暨云南财经大学“信仰公开课”开讲。5名特邀云南优秀残奥运动员来到现场与云财青年面对面交流。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敏出席活动并代表学校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cqft8npfg~/j}rnAeuovnsvKfC849:97;:15@>638983:
7.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他们分布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军事等各条战线上,更有“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他们用朴实有力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有一幕曾令全世界动容:视障运动员李端jvzquC41yy}/dmuh0qxh0ls1eoy7:8|gd3:6;8xwdlkdv8s31p757B4p37;21w:9955o7@<81e753;=81euovnsv0jznn
8.北京冬奥精神充分彰显时代价值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充分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是中华民jvzquC41yy}/s|yjgqxz0ls1sunzl44248.2=4471i`3:7:7;>:393jvo
9.从“中国精神”到“全民参与”——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时代进阶如果说14年前的北京残奥会,是残奥精神第一次在中国深入人心,助推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14年后的北京冬残奥会,就是残奥精神对国人的又一次思想洗礼,中国残疾人体育已逐渐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全民体育的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整个社会都以健康生活方式和享受运动、践行体育精神作为一种追求,体育运动的jvzquC41pg}tems0jpjog€x0eqs0jk4jvor0oxgkng563;6740nuou
10.广西残联、广西科协举办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2024年9月18日下午,广西残联、广西科协在广西科技馆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心怀祖国,奋力攀登”科学家精神、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宣讲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残奥会冠军、广西籍优秀国家运动员彭秋萍,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欧阳辉纯分别作宣讲报告。广西残联、广西科协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人员聆听了宣讲报告。 jvzquC41yy}/emuh0qxh0ls1zy€y1mkfv354;>i397<979g63e9:2;g754;g3o7h3;k/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