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令人震撼的感动——写在东京残奥会闭幕之际

12天的赛程,12天的感动;4403名运动员,4403个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539位站到最高领奖台的胜利者,无数个令人震撼的瞬间……

9月5日晚,第十六届残奥会在东京闭幕。

如果说奥运会代表的是人类身体的极限,那么残奥会代表的则是人类不屈的灵魂。透过残奥会赛场,我们感受到残疾人运动员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残奥赛场处处是生命的不屈与绽放,处处充满不平凡的震撼与感动。从游泳馆里独臂泳将奋力击水,到田径场上盲人跑者努力冲刺,再到羽毛球场上轮椅运动员潇洒挥拍……残奥运动员用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

第十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代表团,以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总奖牌数207枚的优异成绩交出完美答卷,不仅在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上遥遥领先,还实现了第五次高居金牌榜首位的壮举。这个成绩的取得,足以证明中国对残疾人运动事业的重视,也足以证明我国对世界残疾人体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中国残奥健儿们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打动着无数国人。可以说,中国残奥代表团的每位成员都配得上英雄美誉。在东京,他们有太多的场景让人震撼,有太多走心的细节令人难忘,还有太多的暖心“特写”给人温情和力量:

——轮椅击剑女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中国选手边静战胜格鲁吉亚选手。比赛结束后,边静看到轮椅上的对手没有佩戴假肢,行动不便。于是她主动上前推着对方离场。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残奥选手们更惺惺相惜。边静说:“在赛场上,当我们戴上面罩的那一瞬间,对面坐的就是自己的对手,走下这个赛道,彼此又是朋友,相互鼓励、相互加油、相互扶持,这是我们中国击剑队,也是整个中国代表团的一个优良传统。”

——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被称为“无臂美人鱼”的中国选手卢冬在打破世界纪录的同时成功摘金。颁奖典礼过后的合照环节,看到银牌铜牌获得者都坐在轮椅上。卢冬单腿下蹲,留下了这届残奥会上最动人的照片之一。一个个不经意间的善意之举,既展现出中国运动员良好的国际形象,也传递出了和平友好的人类精神。

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这一连串辉煌数字,体现的是我国残奥健儿为国争光,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拼劲。通过残奥会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残奥运动员都经历过人生低谷,是体育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诚如斯言,他们参加残奥会,既背负着使命,也有证明给世界看的强大决心。

连续夺金破纪录的郑涛,没有双臂,只能靠紧紧咬着毛巾保持姿势,到边的方式是以头撞向泳池壁。他的教练熊小铭多次说过,自己训练中让郑涛不要用头去到边,这样会非常疼,但郑涛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如果不用头触壁,成绩就不准确,所以每一次都是顶着疼痛在高速的游泳之后用头触壁,正是凭借这种顽强精神,让他一次又一次率领队友登上领奖台。

同样在游泳赛场,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比赛,由于首场决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该项比赛于8月29日晚重赛。这让原本获得前两名的中国选手马佳和李桂芝决赛成绩被取消。但赢就要赢得光明磊落,有实力不怕任何质疑。8月29日重赛,马佳和李桂芝再次以绝对实力包揽金银牌,马佳还以29秒2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比8月27日第一次决赛的成绩还要快。

马佳表示:“我们有实力在,不会怕的,是自己的就还是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

残奥会上,每一位运动员都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英雄。残奥会的舞台没有太多“成王败寇”的残酷感,这里更像是几年一度的家庭大聚会,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为彼此鼓掌喝彩。

通过残奥赛场,还让我们认识到一些特殊的人,那些为了残疾人朋友默默奉献的无名者:

田径赛场,女子400米T11级决赛中,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配合默契,以56秒25打破残奥会纪录的成绩蝉联这个项目的金牌;9月4日,女子200米T11级决赛,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以24秒936的成绩,领先巴西选手0.004秒夺得金牌。难掩激动之情的搭档徐冬林将刘翠青高高举起。

大家透过电视屏幕看不到的是,领跑员徐冬林赛前遭遇半月板撕裂,从开赛到结束他一共陪伴刘翠青跑了11枪,每次他的右膝都缠着厚厚的绷带。

8年的携手前行,徐冬林坚持着将刘翠青送到了世界之巅。刘翠青说:“他相当于我的眼睛,在黑暗中为我指引了方向。如果重见光明,最想见的人是我的领跑员。”徐冬林则表示:“有使命在,我们完成了出发之前的愿望,我们说要在东京卫冕,我们做到了。”

东京残奥会的口号与东京奥运会相同,叫作“情同与共”。它传递出奥运会及残奥会的核心价值,也包含着对创造一个健全人与残疾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美好世界的希冀。

残奥会不仅仅是放飞梦想、展示自我的舞台,它更是倡导“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的平台。健全人通过残奥会,给予残疾人运动员的是掌声和鼓励,也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与尊重理解。而残疾人运动员给予健全人的是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令人震撼的感动。

THE END
0.2020东京残奥会落幕中国残疾人体育书写新辉煌文旅·体育赵素京表示:“我们希望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的荣誉、骄傲与振奋,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运动场,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勇敢地面对生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jvzq<84gpv4qgxung0ipo7hp1p70497312?188h3238.5;73:;<90qyon
1.胡衡华会见参加巴黎残奥会重庆运动员教练员代表  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参加巴黎残奥会重庆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代表。   副市长但彦铮参加。   胡衡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我市残疾人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向全市残疾人朋友致以节日问候,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和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残疾人事jvzq<84yyy4ds7}kpj{bpny0eqs0497634651;ke;2j85o5:86he7B68;clcdAk4478d78h0jvsm
2.川籍运动员董超残奥会夺金:将成绩“归零”继续拼搏荆楚网他说,射击比赛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项目,自己将继续努力,期待下一届残奥会也能取得好成绩。 东京残奥会和中国残疾人运动会比赛结束后,董超期待回到成都的家中,好好陪伴家人,给自己放个长假。“太想念母亲和妻子做的饭菜了,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吃一顿家常菜。”董超爽朗地笑道。(完)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2/9=1525dqwygpve269::896/j}rn
3.残疾人在运动中收获自信和获得感这一年来,我观察到,社会上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主动融入社会,还需要一个过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励更多残疾人朋友参与体育运动,勇敢追求心中梦想。 告别赛场,不改运动初心 讲述人:中国轮椅击剑队原队员、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荣静jvzq<84uqeofv‚3rgqvmg7hqo0io1w61428519=521i229=/6291;<: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