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中共江西省委当代江西杂志社主办的宣传学习平台。

一个一级视障人士,连走路都困难,怎么能够坚持跑步?还带领一帮盲友一起跑步?今天,我们走近这位“中国好人”,聆听他的故事。

作者 | 康美权

题图 | 作者供图

几年前,就是因为一场残奥会,胡亮萌生了长跑的想法。从此,他每天坚持跑步,并组织成立全国首个“红五星助盲跑团”,帮助更多盲友走出黑暗、追逐希望。

一个一级视障人士,连走路都困难,怎么能够坚持跑步?还带领一帮盲友一起跑步?让我们走近这位“中国好人”,聆听他的故事。

胡亮(右)陪同盲友一同跑步。作者供图。

一个瞬间萌生盲跑念头

今年40岁的胡亮,4岁开始就高度近视。2008年,担任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老师的他,右眼第一次视网膜脱落,左眼视力微弱。“医生告诉我,将来可能要接受黑暗的生活了。”对于看过彩色斑斓世界的胡亮而言,医生的诊断给了他致命一击。

2018年,医生的预言不幸成真,胡亮出现二次视网膜脱落,右眼彻底失明,左眼视力也只有0.01。

面对确诊为视障一级的现实,胡亮虽心有不甘,但他认为“我还年轻,不能成为任何人的负担”,明白今后必须坚强面对生活,为学生树立榜样。多年来,他通过电脑、手机的无障碍设置和读屏软件,不仅完成了教学科研任务,还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于2019年获聘副教授。

2021年,一个精彩的瞬间深深打动了胡亮——在东京残奥会T11级别女子4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成功卫冕,并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而与这位盲人姑娘一起奔向终点的就是和她相携了8年的领跑员徐冬林。

1988年出生的徐冬林家住景德镇市,曾是一名短跑运动员。2011年1月,徐冬林因伤病退役。两个月后,他开始做起了盲人运动员的领跑员。根据残疾人田径比赛规定,盲人运动员参赛要通过领跑员的协助共同完成。2013年,身高1米85的徐冬林成为1米65的刘翠青的第五任搭档。赛场上,他们靠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对刘翠青来说,这根绳子便是眼睛和信任。而徐冬林也一直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震撼!激动!兴奋!”看到刘翠青与徐冬林的完美表现,胡亮第一次了解原来盲人也可以跑步。“我也想跑步!”胡亮当即拨通了医生的电话,把自己要跑步的想法告诉了医生。“想跑就跑吧!只要你觉得快乐,人生的路还很长!”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胡亮绕着自家小区跑了起来,从一开始跌跌撞撞,到后来平稳顺畅。如今,胡亮坚持每天跑5公里,雷打不动。

慢慢地,胡亮发现,跑步虽然无法改善视力,但心情明显变好了,对生活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乐观。

胡亮和学生们开展黑暗体验。作者供图。

一个想法诞生“助盲跑团”

胡亮深知,不少盲人由于视力障碍和心理上的不自信,鲜有出门的机会。“何不带着盲友一起跑步呢?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总该为学生和盲友做点什么。” 2022年初,胡亮突然有了组建助盲跑团的想法。

2022年端午节前后,身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胡亮把支部20多名同学组织起来进行宣讲、培训,一起观看残奥会短片。就在大家被运动员拼搏进取精神所感染时,胡亮不失时机地问道:“同学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带动更多盲友跑起来呢?”号召一出,同学们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当志愿者。

很快,在井冈山大学的关心支持下,由胡亮发起的全国首个“大学生志愿者+视障人士+高校视障教师”模式的社会残健共融公益项目——“红五星助盲跑团”成立。团队制定规章:每周例跑一次,每月进行一次长跑拉练,每年组织参与徒步、出游、跑马拉松等主题活动。

有了志愿者,但寻找愿意参与活动的盲友又成了一道难题。为此,胡亮找到吉安市残联和吉安市盲人协会寻求帮助,又把助盲跑团活动的推文发到各个盲友群里,甚至到城市各个角落的盲人推拿店挨个去问。一开始,大家有顾虑,首场活动最后只招募到2名盲友。但大家并不气馁,分成两组,轮流戴上眼罩,尝试在黑暗中走路、小步慢跑,练习听声辨位……

时间一长,“助盲跑团”被越来越多的盲友们所了解,他们被志愿者的热情服务深深打动,慢慢地就和志愿者交上朋友,逐渐加入进来。对于普通人而言,跑步是再简单不过的活动。但对于盲人来说,这却是个挺复杂的运动。开跑时,不敢踏步、不会摆臂……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盲友们逐渐可以甩开膀子自由跑动起来。

“有了志愿者当‘眼睛’,更放心‘看’外面的世界了。”钟隆军是跑团里的元老,从第一期开始,几乎每周参加例跑。两年多来,钟隆军的盲友从原来的1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足迹从井冈山大学到白鹭洲公园、吉州体育场、风雨廊桥等地,遍布大半个吉安。

“我们宿舍都是助跑团的志愿者”“班上三分之一的同学加入了助跑团”……截至今年7月,团队现有2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累计服务视障人士2万余人次、陪跑4万余公里、获得马拉松完赛奖牌400余块、志愿服务时长超5万小时。

盲友们正在志愿者的“旁白描述”下观看电影。作者供图。

一项特长催生“无障碍美育馆”

在过去,盲人看电影简直是异想天开。而如今,在吉安,大多数盲友们实实在在经历过,这得益于胡亮的不懈努力。

身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井冈山大学美育中心副主任、井冈山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胡亮,深知艺术可以滋养和启迪人的心灵。于是,他想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让盲友也能感受到艺术之美,并开展了“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项目。

所谓“口述影像”,就是对视觉影像的语言描述,在影视节目原有配音或图片资料上增加语音描述,让盲友可以听到大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艺术作品,甚至是电影画面,在听觉上享受到美,开阔自己的阅历和想象力。基于这个项目,胡亮在井冈山大学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座“无障碍美育馆”。

“以前想都没想过,我们盲人也能看电影。”在无障碍美育馆,经常能看到一些盲友的身影。坐在盲友身边的志愿者以“旁白描述”的方式,将电影中画面信息传递给盲友,弥补他们因为视觉障碍带来的信息缺失。

除了看电影,胡亮还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合作,志愿者通过“口述影像”让盲友深情感悟红色画作。胡亮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带着盲友去北京、去中国盲文图书馆,希望用文字和知识打开盲友心中的另一扇窗。

一些盲友在“口述影像”的启发下,创作文章、歌曲和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情感。截至目前,胡亮和志愿者们已经整理撰写“口述影像”——无障碍美育朗读稿文本25万字,录制音频1500分钟,指导学生创作视障主题插画600余幅,整理编辑视障跑者和志愿者来稿500余篇,撰写视障主题诗歌、文章百余篇。

胡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视障群体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如今,他还有很多设想与创意想在未来实现:无障碍产品设计与包装、视障文创产品设计等。他想为视障群体创造更多“可能”。

THE END
0.两个人,一双眼睛,如何在世界赛场跑出奇迹?此次巴黎残奥会,何姗姗参加的田径400米和1500米,都属于T11级。T11级,在残疾人田径赛中代表全盲运动员,他们进行跑步类比赛时需要引跑员的全程协助,而联结他们的,是一根长约30厘米的引导绳。 400米T11级决赛中,何姗姗以58.25秒的成绩获得铜牌,这也是她个人在这个项目中的最好成绩。何姗姗和游俊杰,本来是两个没有任何jvzquC41o0mny7hp1463666213:0exsvgpz`3<55:968:<3jvo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跑步这项运动对我来说是爱好,更是一件能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残奥冠军刘翠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残疾人朋友们能够主动走进社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图为刘翠青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央广网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jvzquC41yy}/emuh0qxh0ls1zy€y1mkfv35ecl;3779ff>666:k:cm66f2=8:o5g42h/j}r
2.啥也不用怕跑就行!残奥会上视障运动员和领跑员一同冲刺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跑员 贾登璞:她对我就是特别信任,假如说前面有个水沟,我说走她肯定一点都不犹豫,她就能直接跳进去。 这份呵护和这份信任,也让周国华挣脱了黑暗,勇敢奔跑。在一次次训练和磨合中,两人的配合愈发默契。为了帮助周国华专心备战国际大赛,贾登璞甚至将研究生延后了4年才毕业。周国华也不负努力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786?599;7488:5A>436
3.巴黎残奥会|在无光的世界里,成为光新华社巴黎9月3日电(记者陈地、单磊、季嘉东)冲过巴黎残奥会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的终点线,梳着可爱丸子头的何珊珊和她的引跑员游俊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这是搭档近两年来他们的第一次拥抱。尽管没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但何珊珊在收获一枚宝贵银牌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这一刻的拥抱,是幸福的。 jvzquC41o0mny7hp1463665;12;0exsvgpz`5@:66;:10qyo
4.王琳15年陪伴盲人运动员邸东东,巴黎残奥会6.85米破世界纪录15的年坚持与陪伴,王琳用一声 “来来来”,为盲人跳远运动员邸东东指引方向,陪他闯过黑暗与恐惧。巴黎残奥会赛场上的奋力一跃,6.85米打破世界纪录的瞬间,是这对搭档用汗水浇出的奇迹。黑暗挡不住奔跑的灵魂,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开门见山#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323<95;:ao:9ce@j272942:j6n{4ivvq
5.广西盲人飞人刘翠青在全国残运会赛场再斩金牌“东京残奥会期间,大家都带着伤病去拼、带着伤病回来。在赛后隔离的20多天中,我们一直保持着身体上的训练,努力恢复竞赛状态。”徐冬林说,在奥运赛场上成功证明了自己后的此次全国残运会,对两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能够回到田径场上享受比赛。 赛场上,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并肩奔跑。人民网 吴明江摄 jvzq<84iz0vfqyqg0eun0ls1p4532;6132841l69;691/<9;92?457mvon
6.视力障碍运动员如何参加残奥会比赛?在巴黎残奥会上,视力障碍运动员的比赛格外令人震撼。他们是如何参加比赛的?戳视频了解一下↑(视频来源:央视网快看) 责任编辑:王艳思琪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5 评论20 央视网友96g8x7 向残疾运动员人残志不残的拼搏精神。表示致敬和点赞。 2024年9月5日 16:23回复 央视网友jg0u2f 赞! 2024年9月5日 16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8479634>83::859>8:5
7.残奥“女飞人”刘翠青和她的两双“眼睛”刘翠青1991年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农村,十岁患上眼疾,但因治疗不及时,最终不幸发展成全盲。进入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学习之后,她先是练过盲人门球,后来因为跑步天赋,进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训练,最终入选国家队。 在残运会的舞台上,刘翠青天赋尽显,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女飞人”。 jvzquC41yy}/jjsi|juv49740et0rjwcicsfu8}y1{izf}44249228y424922;9a96;357xjvor
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读书的时候,放学没事,我就跑步回家,本来从小也好动,就慢慢喜欢上跑步。”蒋煦回忆道,后来也保持一定的运动,只是当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体育事业搭上边。 蒋煦的身体素质拔尖,很快便被发掘。一位辽宁省省队教练在成都市残运会中看中了表现优异的蒋煦,给蒋煦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将他推荐到辽宁省队训练。jvzquC41yy}.e~wtgpz/emuh0qxh0ls1jfpm1lothe587oj4eejgfn>6cg:b3mihe5?1gnf;e;g/j}r
9.残奥盲人100米比赛,在领跑远员带领下夺冠,运动员完全处于黑暗残奥盲人100米比赛,在领跑远员带领下夺冠,运动员完全处于黑暗逗趣笑乐园 山东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特朗普这2天冷静下来,再打关税战美国必败,主动给中国递上台阶 大地解密站 打开APP 婚礼前夕,婆婆让我签婚前协议放弃家产,我拨通电话:爸,取消他 阿天爱旅行 打开APP 出大事了,印度开始“倒戈”?北约做jvzquC415i428<3eqo5w1nfgq5WOMZ4VSYT0qyon
10.东京残奥会,盲人选手刘翠青和领跑员徐东林期待卫冕,“他就是她的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00:00 视频加载失败 往期看点 更多>换一换 精选 人社部部长: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79万人 2024-03-09 17:10:52 大象新闻 精选 拜登与美国官员议论以色列总理,助手急忙提醒:你麦没关 2024-03-09 16:03:42 大象新闻 jvzquC41yy}/jwyx0v|0ukxr1cxuklqg13526<5644734?>;46=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