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无臂飞鱼”袁伟译:每次冲刺都要咬牙冲向池壁国内国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张诗秋 通讯员 杜迪纳 刘汶鑫)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2点44分,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项目决赛中,我省运动员袁伟译和队友一起摘得金牌,实现中国队在残奥会该项目上的三连冠,为我省夺得本届残奥会首金!

凌晨1点,袁伟译的父母和亲友便团聚在电视机前,满怀期待地守候着他的出场;随着比赛进行,中国队率先触壁,袁伟译的母亲许远琼激动地紧握双拳,为儿子加油;大屏幕显示2分14秒98,新的世界纪录诞生!袁伟译的亲人们振臂欢呼,鼓掌庆祝。

“折翼”后化身成“鱼”

2008年夏,8岁的袁伟译在玩耍时意外触电,全身烧伤面积达46%。

历经10次全麻手术,7个日夜的煎熬,袁伟译才睁开双眼,却永远失去了双臂。

小伟译住院期间,恰逢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行。电视上,他被无臂游泳选手何军权的夺冠场面深深触动。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父亲袁洪林在网上给这位残奥会冠军留言。没过几天,他们收到何军权热情的回复。在其鼓励下,袁伟译开始练习用脚写字、上网、穿衣服。

穿衣服对袁伟译来说是一个难题。有一次,许远琼为了让儿子尝试自己穿衣服,将衣服放在床上后便去忙其他事情。袁伟译穿好衣服出现在厨房门口,兴奋地喊出“妈,你看!”并特意蹦了一下,许远琼的眼眶湿润了。

还有一次,9岁的袁伟译在奶奶家的田埂上,用双脚灵活地脱下裤子,下田捉鳝鱼。这一幕让许远琼感到既好笑又无奈。她意识到,尽管现实残酷,但袁伟译已经接受了现实,尝试勇敢地面对它。

随后,他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学习游泳。2009年,在何军权的介绍下,袁伟译跟随全国无臂游泳冠军李丰强在随州进行训练。

“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游泳池,他特别兴奋。”许远琼表示,从没游过泳的小伟译第二天就学会了仰泳。

每到夏天,烧伤处的皮肤就会因天气炎热和空气不流通而化脓,必须到医院处理。但袁伟译从没喊过痛,每次伤口愈合后他都主动要求参练。

正是凭着坚韧和勇气,袁伟译13岁就成功入选省残疾人游泳队。那一刻,许远琼知道,她可以放手了。

无臂师徒冠军“接力”

2017年,何军权成为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袁伟译得以跟随“偶像”训练,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袁伟译不仅在游泳技术上日益精进,更在生活自理上展现出坚强和独立。

在荆门的省残疾人游泳训练基地,袁伟译通过不懈努力,从省队晋升至国家队,成为一名“无臂飞鱼”。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他以1金1银1铜的成绩,为国争光为省添彩。为了备战巴黎残奥会,袁伟译离家训练长达一年半,他的训练强度令人难以想象,每节课7000米的游泳距离是家常便饭。

由于没有双臂,袁伟译在游泳时面临着保持身体平衡的巨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他在训练中腰间绑上阻力伞,脚上挂上盛满水的塑料袋,以此来增强腰部力量。尤其在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袁伟译用头部撞击池壁,这是他无数次练习的结果。何军权坦言,这种撞击非常痛苦,但在关键时刻,为了国家荣誉,运动员们都会全力以赴。“像残奥会这种世界性大赛,输赢就在零点几秒,没有人会在最后冲刺时刻保留、控制,都是咬着牙奋力撞上去。”

“面对身体上的残缺,与其说是要克服,更多的还是要学会与它共存,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对于接下来的比赛,袁伟译信心满满:“争取为祖国赢得更多荣誉!”

袁伟译说,对他而言,恩师何军权是一个不断追寻的榜样,更是他不断挑战的目标。

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巴黎残奥会比赛当晚,在荆门体育文化中心游泳馆,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的运动员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近年来,该队伍涌现出许多年轻的面孔,袁伟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泳池中表现出色,更以身作则,带领年轻队员训练,解决他们的困惑。

袁伟译的母亲许远琼感慨道:“袁伟译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要感谢很多人。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就没有现在的伟译。”自从袁伟译失去双臂后,社会各界给予了他高度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和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袁伟译怀着感恩之心,每年回乡都会看望留守儿童和残疾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袁伟译哥哥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生活。他坚强、乐观、有爱心,是我学习的榜样。”8月31日,在咸丰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杨佳棋和母亲王玉玲与其他残疾朋友一同观看巴黎残奥会。看到袁伟译夺冠后,杨佳棋激动地跳了起来。

2019年夏天,袁伟译妈妈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和杨佳棋姐妹俩结缘,了解到她俩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要照顾患病的母亲。袁伟译从妈妈口中得知情况后,决心帮助这对姐妹。他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部分来资助姐妹俩上学,用自己多年积攒的零花钱帮助热爱画画的杨家两姐妹购买画笔和材料,并在生活上为这个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他还为家乡小学捐赠学习器材,开展励志演讲,为咸丰蓝天救援队捐赠救援装备。

王玉玲说,袁伟译有时候训练忙,很少回来,就会让他父母来看望小佳棋,或者打视频电话,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去年11月。 “他们一家人只要来我们家,感觉家里瞬间就亮了起来,很温暖。”

袁伟译屡获奖牌。(资料照片)

精准到毫米的“脑部清障”,恩施州中心医院成功实施武陵山区首例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THE END
0.潮声丨拿下劳伦斯奖!巴黎残奥七金王蒋裕燕再创历史蒋裕燕获奖海报 图片来源: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官方微博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奖项。因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勇夺7枚金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游泳运动员蒋裕燕成为了继姚明、刘翔、李娜、夏伯渝、谷爱凌之后,第六位获得劳伦斯奖的中国运动员。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504/t20250422_30952185.shtml
1.“无臂飞鱼”袁伟译:失去双臂却“长”出翅膀袁伟译住院治疗期间,恰逢北京残奥会举行。在电视屏幕上,袁伟译一家人看到了湖北荆门籍无臂游泳选手何军权。 何军权顽强拼搏、积极乐观的精神,给这个被黑暗笼罩的家庭带来一丝光明。 在网上查到何军权的博客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袁伟译的父母给这位残奥会冠军留言。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066227.html
2.“双争”有我“无臂飞鱼”郭金城:成为自己的英雄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何晁)光头、不戴泳帽,没有双臂,却用自带“涡轮增压”式的泳姿飞速前进,在巴黎残奥会上,被称为“无臂飞鱼”的河北小伙郭金城一次次惊艳赛场,取得了4金2银的成绩,并4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巴黎残奥会游泳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郭金城获得冠军。图片来源:新华社 http://www.hebgcdy.com/ztbd/system/2024/09/30/030813937.shtml
3.他们失去双臂却以梦想为翼在残奥会上斩获金牌!新闻在本届东京残奥会的泳池内,一条“无臂飞鱼”的英姿震惊世界,他用无可争议的表现独揽4枚金牌,而他用嘴咬住毛巾出发,用头撞击终点的场景更是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本届残奥会中国泳军的领军人物——郑涛。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9月1日,在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郑涛获得冠军并打破残http://m.news.cctv.com/2021/09/04/ARTIxgsiY7Xdg5VBkhrrhOD2210904.shtml
4.东京残奥会丨“无臂飞鱼”“无臂美人鱼”的背后故事经过漫长的备战和等待,并克服疫情的影响,卢冬成为东京残奥会泳池里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而她在获奖后,展现的温情举动,也注定成为残奥会历史的经典一幕,让世人永远记住这位美丽的“无臂美人鱼”。 编辑:邢斯馨责任编辑:刘亮 返回央视网首页返回人物频道 最新推荐 https://people.cctv.com/2021/09/04/ARTIvqZD8FPP360I9iG7iBgf210904.shtml
5.青春华章丨​“无臂蛟龙”王李超:老将再突破,游泳是一辈子热爱浙江在线9月24日讯(记者 包勇)这段时间,巴黎残奥会冠军王李超回到了杭州萧山家中,享受与家人们相处的温馨时光。 为了备战今年的巴黎残奥会,王李超已有一年时间没有和家人团聚。回到家人身边,妈妈做的啤酒鸭,女儿的一声声甜甜的“爸爸”,都让他感到特别温暖。 http://cs.zjol.com.cn/kzl/202409/t20240924_305431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