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年月浙江好人公示

27例 ,2022年3月浙江好人公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文明浙江微信公号 ·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杭州市临安区红十字北斗救援队大队长马益民等27例为2022年3月浙江好人,现予以公示。

马益民,男,1968年5月出生,籍贯杭州临安,临安区红十字北斗救援队大队长。自从2016年加入北斗救援队以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救援队参与各项人员搜救、台风救援、大型赛事保障等活动。2020年7月,他带领10名队员,驾车带着冲锋舟援助安徽庐江抗洪救灾三天三夜,转移群众25人;2021年台风来临,他带队进入天目山抗台一线转移群众。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组织成立8支小分队连续奋战21天,为“武汉回临”家庭提供暖心志愿服务;救援队还成立了疫情物资运输突击队,运输防疫物资共计60余吨。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队员主动参与到了疫情防控中来。截至目前,北斗救援队累计出勤10927人次,义务服务76790小时。马益民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浙江省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者、杭州市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第九届“最美杭州人”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杭州临安)

章思滚,男,193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海,宁海县桑洲小学退休教师。为了使山区村民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1987年章思滚发动当地热心退休教师成立银发讲师团,徒步辗转山区做教育宣传。为了讲好政策,他常常伏案到深夜精心撰写宣讲稿,多年来的宣讲稿叠起来3米多高,教案堆了满满5大箱,内容涉及党史教育、抗战故事、烈士事迹等50多个专题。他发动讲师团成员发挥特长,自编自创了党史教育诗歌、快板等,让宣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35年来,讲师团坚持“自学、自费、自悟”纯公益理念,足迹遍布周边20多个村庄,义务宣讲400多场,累计听众2万余人次。在政策宣讲之余,章思滚还热心公益,自愿与当地10余名贫困儿童结对。多年来,章思滚践行着为大家服务的承诺,种下了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唱响了一首乐于奉献的动听山歌。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好人、宁波市“十佳宣讲员”等荣誉。(宁波宁海)

孙海军,男,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游,龙游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塔石分会会长。孙海军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后他利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创办了一家经营智能安防、信息化技术服务的企业。他连续13年免费为龙游驻军(武警部队、消防大队等)提供网络、通讯、安防等信息智能化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后,他心系退役军人,热心为退役军人跑腿服务,争取部门和政府支持,解决了许多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这些年来,每逢春节、八一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他都会走访慰问鳏寡孤独、困难党员、退役老兵,嘘寒问暖,听取他们的诉求,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情况,纵使困难得以解决,他仍掏腰包为困难老兵赠送实用礼品。在新冠肺炎期间,他主动请战,奔波在各个集中隔离观察点,为隔离点提供智能安防技术服务。从军旅生涯到创业梦想,再到回报社会,孙海军始终将军人的优良作风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衢州龙游)

韩燕芬,女,1977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岱山,岱山县高亭镇温雅美发工作室业主。她从事理发行业27年,常年为军人、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环卫工人免费理发。她是岱山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执行副主席,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上门免费理发,洗头、修指甲、量血压、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服务。参加“公益大礼堂”活动200多次,服务老人共计7000多人次。她还为岱山的特困老人、低保、低保边缘户老年人、残疾人等,捐赠爱心物资约3万元。2020年10月起她和几个伙伴一起负责爱心组织的“失独守护”项目,连续12个月走访陪聊心灵受创的老人8户,让失独老人对生活重树信心。她是疫情防控和创城助力的积极分子,曾在体育馆疫苗接种点执勤检查健康码、管理秩序82场次,组织参与助力创城清洁活动68场次。她也是岱山民安公益救援队成为正式队员,2年来积极参加寻找失智走失老人、抗台抢险等活动。她还是岱山同心社工服务中心秘书长和岱山海岬跑团协会监事,经常参加慈善宣传活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公益慢跑助学活动。曾荣获舟山好人。(舟山岱山)

郑永江,男,1976年9月出生,46岁,群众,籍贯浙江省台州市,现居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食堂厨师。2011年,他在一场公益活动中和一名来自宁夏西海固回族自治区的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默默助学11年,帮助女孩顺利完成学业。他经济并不宽裕,一家三口一直挤在员工宿舍,却从未间断对女孩的资助。最初他在月薪只有2000元的情况下,每学期给女孩寄出500元,后来根据女孩的学业阶段不断增加资助金额,初中每学期800元、高中1000元、大学2000元。他的助学善举,带给“远方的女儿”巨大的精神动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女孩也用第一份工资给郑师傅发了红包表示感恩。其事迹被人民网、澎湃新闻、《浙江新闻联播》、中国蓝新闻等媒体报道。(台州路桥)

卓红强,男,1970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临海,临海市大洋西路食品经营部店主。他热心公益救援事业,于2011年和朋友共同组建临海山地救援队,只要有救援任务,他便放下生意,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多年来参与紧急救援68次,成功救援被困群众72人,足迹遍布高山密林、水库悬崖,行走路程超过10万公里。2020年5月,临海市十八潭一名驴友重伤被困深山,卓红强与救援队员一起连续搜救1个多小时找到伤员,将其抬上担架扛下山。由于天黑路滑,他右脚踩空,摔下20多米高的悬崖昏迷不醒。住院治疗期间,他坚持不影响团队救援行动,婉拒了队友的值班照顾,伤愈后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多年里,他总是将获得的各类奖金分文不少地捐给团队,用于添置救援设备。其事迹被《新京报》《浙江之声》等媒体报道,曾获台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台州市人民政府见义勇为个人二等功等荣誉。(台州临海)

黄小建,男,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杭州富阳,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灵桥村荷花园新区农民。2012年10月,灵桥镇老党员吕荣根自费铺设200多米管道引山泉下山,免费供百姓取用。2013年起,黄小建就一直帮吕荣根运营雷锋水站,后来吕荣根身体状态欠佳,他就接过了管理水站的接力棒。打理雷锋水站是一件极其繁重的任务,黄小建每天都会去水站查看水管、龙头等设备有没有破损。之后的几年,黄小建工作单位几经变更,也离开老家搬到了城区去住,但他依然默默无闻地继续管理着水站。如今,昔日的小水站从2只水塔升级为6只水塔,取水的位置搭起了遮阳棚,水站在黄小建的接力打理下越来越好,滋润和温暖着许许多多的人。这几年打理水站,他都自掏腰包,也曾有人建议水塔边放个募捐箱,他表示“雷锋水站不收费,我不能去收这个钱。”他立志要管理水站到80岁。荣获杭州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杭州富阳)

贺元英,女,194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负责人。21年来贺元英为禁毒帮教工作呕心沥血,每一刻都兑现着“只要涉毒青年不再复吸、就管到底”的承诺。她用顽强信念打开涉毒人员心扉,用慈母般的爱心帮助上千名涉毒青年找工作、调解缓和家庭关系、找回尊严和生活下去的信心,即使牺牲了一只左眼依旧无怨无悔;她独创的“五步帮教法”成效显著,长期帮教人员中有83%回归社会、78%实现再就业,31人15年以上不复吸,52人10年以上不复吸;她放弃安享晚年,虽已年愈7旬仍坚守戒毒第一线,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兑现着“管到底”的承诺。贺元英说,“只要他们叫我一声‘阿姨’,我就是他们永远的‘禁毒阿姨’,会一直管下去。”她曾受到原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领导的接见,并荣获“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浙江省公安厅治安一等奖章、浙江省首届“最美禁毒人士”、浙江省禁毒先锋、宁波好人等荣誉。(宁波海曙)

朱雄攀,男,1978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永康,永康市前仓镇步丹工贸有限公司法人。2015年,朱雄攀的企业因受担保圈风险影响,面临代偿危机,面对巨额的担保贷款,他没有退缩也没有逃避,开始了艰难的偿款任务。他把创业挣下的家当全都变卖了偿债,积极主动和需要偿还的银行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困难的时候,他宁愿喝粥,也要把口袋里仅有的500元先拿去还款。靠着坚定的还款决心,他逐渐赢得债主的信赖,甚至有的慢慢变成了长期合作伙伴。近7年来,朱雄攀一边坚持诚信经营,一边坚持按时还款,从没有出现逾期记录,累计偿还了近亿元的担保贷款。“既然签了字,做了担保人,即使没用过一分钱,也有责任去偿还担保贷款”是他最坚守的承诺。其事迹被浙江日报、搜狐、网易等媒体报道,个人荣获“金华好人”荣誉。(金华永康)

陈立勋,男,193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缙云,现居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乡上周村人。陈立勋年轻时走出大山,拿上了县运输公司的铁饭碗,乡亲们都说他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不会再回穷家乡,他却说:“我一定会回老家的。”1993年退休后,陈立勋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回上周村定居,并承诺:“决不给政府找麻烦,决不给群众添负担,我就是想为老家做点事。”他义务担任山林管理员和殡葬管理员,牵头修葺村老年活动用房,成立上周村老年协会,连续担任会长十几年,自掏腰包数万元慰问关爱村里百位老人。1990年,陈立勋还当起了上周村的红色宣传员,他拿起粉笔义务为村里出黑板报,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村规民约、老年协会的经费使用,他一笔一画写出的黑板报,既是偏远山村老百姓了解广阔世界的一扇窗,又是农村基层民主的质朴缩影。平均每个月一到两期,每期需耗费2-3天时间才能完成的黑板报,陈老出版了589期,坚持了三十年,成了远近闻名的“板报爷爷”。陈立勋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反哺家乡,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他却总说自已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陈立勋被评为丽水好人。(丽水缙云)

王成龙,男,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元江县,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他首批赶赴汶川抗震救灾,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二次坍塌风险,同战友毅然进入废墟持续搜救整整8个小时,将埋压近65个小时的幸存者成功救出;在某大楼救援中,他在大楼内部多处倒塌、主梁倾斜的险情下,利用精湛的救援技术转移国家绝密档案和精密仪器;2020年夏季汛期,他连夜疏散转移富阳五丰岛等地居民千余人。此外,他还参与并成功处置了2013年萧山“1.1”火灾扑救、2013年上合组织重大演练、2016年G20峰会消防安保、2020年增援安徽抗洪救灾等重大灭火救援和安保演练任务。工作的16年里,他始终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先后参与各类灭火救援3300余次,救助社会群众56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卫士、全国优秀基层指挥员、浙江骄傲、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十大消防卫士、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最美杭州人等荣誉称号。(杭州市直)

蒋继剑,男,1992年5月出生,籍贯浙江德清,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运动员。蒋继剑从小肢体残疾,但他从不怨天尤人,2015年12月入选浙江省残疾人赛艇队,从对皮划艇一无所知,不识水性,到适应高压训练,他凭借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成绩逐渐上升,有了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蒋继剑常常早上6点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训练,直到晚上9点做完拉伸才结束。夏季高温训练时他常常被晒得蜕皮,多次中暑。因为长时间划桨,蒋继剑的双手磨得都是老茧,与水接触后,常常会破皮,如此循环往复,手上的伤口从未愈合过。高强度的训练,即使辛苦,能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让他感到很骄傲。他曾获得亚洲赛艇锦标赛冠军,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赛艇比赛中获得三金一银,被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19年9月,代表国家队参加了在奥地利林茨举行的世界赛艇锦标赛,并收获2020年东京残奥会入场券。2021年8月,参加东京残奥会并摘得赛艇决赛PR2级男女混合双人双桨项目铜牌,是德清首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其事迹获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客户端、中国蓝新闻等媒体报道。(湖州德清)

童相珍,女,1968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四川长宁,海盐县金元亚麻有限公司员工。40岁初进厂里当学徒工时,童相珍每天交接班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岗,站在一旁向同事、前辈学习请教。别人放假休息时,她都主动加班,最多一天连续干了16个小时。这些年来她负责的机器产量一直保持企业最高,最多时一天能纺织2.8万米麻线。穿梭在纺织机间,她总能一眼看到哪根麻线断了、纺织机哪个部分该修了。在纺织机前一站就是14年的童相珍,以朴实、平凡的工作经历展现了一名优秀的一线纺纱工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曾获评2021年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嘉兴海盐)

鲁江锋,男,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绍兴,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越城分公司抢修班副班长。他多年来扎根基层岗位,风雨无阻奋斗在电力“最前沿”,从一名普通抢修员工逐渐成长为综合技能突出、群众满意的“贴心电保姆”、“公益达人”,以扎实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善的态度、较强的沟通能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口碑,成为绍兴电力服务品牌“电工鲁师傅”的原型。29年来带领团队累计完成30多万次抢修服务和40000多次志愿服务,连续18年零投诉、客户满意率100%,月均表扬信多达3-5封,累计培养社会电工4600余人。作为绍兴电力宣传科学安全用电的“形象大使”,鲁江锋以长年积累的基层实践经验,主编了以安全用电为主题的中职教材《生活中的安全》一书,已在浙江省的中职院校推广。同时根植《“电工鲁师傅”化解客户表后线服务矛盾》项目,与当地政府96345团队、消防单位等协同,切实解决客户表后线故障引起的安全隐患以及维修的难点。2015年被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电力用户满意服务明星、2019年被评为绍兴好人、2021年被评为浙江工匠。(绍兴越城)

吴克喜,男,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玉环,玉环市芦浦镇退休干部。自1984年退伍以后,他默默无闻扎根基层一线30多年。下村巡查、征地拆迁、走访企业,村里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即使身患重病也坚守岗位。2021年3月,他身体不适却因工作顾不上看病,带病坚持工作半个多月,在与村干部一起讨论芦北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时突然晕倒。2013年村居换届之时,他右眼肿瘤发生恶变,因心系工作,他向家人和同事隐瞒了病情,将手术时间一推再推,并在手术后第一时间重回工作岗位。顶风沐雨,走街串巷,他下乡总喜欢戴着草帽,直至退休换了将近20顶帽子,有用旧了破掉的,有台风天走访时被台风刮走的,也有调解纠纷时被激动的当事人扯坏的,他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草帽干部”。(台州玉环)

吴艳霞,女,1979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山妞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被人称为“山妞”的吴艳霞从小就梦想走出大山,但当她在外学有所获时却又万分怀念家乡的山水,毅然放弃高薪选择回归。吴艳霞说希望自已是一座桥,联通山里与山外的世界,把山外的精彩带回到山里,把乡村的美食送进都市,让父老乡亲不再四处漂泊,能在故乡安居乐业。吴艳霞的梦想从不被理解,到有人赞同,再到获得支持,走过了一条无比坎坷的回村创业之路,也收获了令人敬佩与赞叹的成绩。十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到“月山春晚”的发展创新,推动“月山春晚”走出大山、走进央视,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她创立“庆元县农村青年创业联盟”,成立山妞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规模过千亩,带动千户农户有效增收致富。从农业到文化,从深山到都市,从田头到餐桌,吴艳霞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梦想变为现实,她先后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省十大农村新闻人物、省农村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银奖等荣誉。(丽水庆元)

沈国英,女,1949年3月出生,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阳明街道胜山社区居民。沈国英1岁时生父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后生下同母异父的弟弟沈永海。1972年夏天,弟弟独自在家,因突发脑膜炎救治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成为了精神残疾人。一旦发病,见人就打。此时,沈国英的母亲已经去世,她与继父一道照顾患病的弟弟。1980年继父去世,留下遗嘱希望沈国英去过自己的生活。然而,想到继父对自己的养育恩情,再加上沈永海清醒时一声声的“小阿姐”,沈国英狠不下这个心。她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拖累,又担心弟弟今后要仰人鼻息,因此婉拒了他人的追求和好意,选择和弟弟相依为命过日子。长姐如母,此后的四十多年来,沈国英悉心照顾病弟,以青春为代价,为弟弟撑起了一片无忧的天空。沈国英说,“没有他,我的生活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但既然我担起了这个责任,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宁波余姚)

余秀丽,女,1978年4月出生,籍贯福建三明,温州市泰顺县南浦溪镇箬垟村村民。余秀丽刚嫁到箬垟村时才18岁,但是同年丈夫的大哥因病去世,大嫂改嫁,初为人妻的她就担负起照顾去世大哥一双儿女的重任。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她念及兄妹俩从小缺少父母的疼爱,尽心竭力将他们抚养成人。2009年10月,73岁的婆婆突然中风行动不便,生活基本无法自理,而立之年的她便就此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每天五点天还没亮就起床为婆婆洗衣做饭、端屎端尿,安置好老人后才赶去上班,傍晚下班后再匆匆回家给老人做晚餐,就这样坚持了10多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逐渐好转,但她还是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出门办事时从不敢在路上耽搁,多年来也从不出远门。20多年来,余秀丽从未有过抱怨之词,她抚养侄子侄女的爱心、照顾婆婆的孝心,为家庭连起了一条爱的纽带。她的善良和默默付出让她成了乡里有名的“好婶婶”“好儿媳”。曾获“温州好人”荣誉称号。(温州泰顺)

郭衡文,女,1973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海宁,海宁市斜桥镇新农村村民。郭衡文的母亲于2005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2016年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的父亲于08、09年两次送入ICU,诱发心肌炎、肺积水、冠心病、肾衰竭多种疾病,并于2019年初突发脑卒中,口不能言、半身瘫痪。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郭衡文一直坚持照顾父母的生活,每天坚持三餐喂食、擦身两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这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给完全不配合的母亲换纸尿裤,搬动半身瘫痪的父亲,每次收拾完毕都像经历了一场苦战。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苦难和艰辛作伴,毫无怨言。(嘉兴海宁)

应美兰,女,1949年10月出生,籍贯浙江义乌,义乌市苏溪镇里宅村村民。1991年7月,应美兰的丈夫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受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丈夫未能得到有效救治,造成脑萎缩,丧失了劳动能力和部分记忆力,心智也回到孩童时期。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应美兰不得不又当妻子又当“妈”,她一边要一刻不离地照顾丈夫,一边还要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这一坚持就是31年。为了照顾好丈夫、维持生活,应美兰既当家庭保姆,又要下地种田,忙得像个陀螺。她每天5点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丈夫换尿不湿,然后做早饭、打扫,为丈夫清洗身体和衣物。因为失智不认人,丈夫对周围的人充满警惕,有时对应美兰也会大发脾气。每当这时,应美兰都忍住泪水,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努力稳住“暴躁”的丈夫,一次又一次像哄小孩一样将他安抚下来。当别人问她,是什么让她坚持了30年照顾患病的丈夫,应美兰只有朴实的回答:“我不能把他丢下!”虽然日子清苦,但应美兰始终乐观面对。(金华义乌)

郑赛娟,女,1982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开化,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教师。郑赛娟有着18年教龄,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以弱小之躯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身患残疾的父亲。郑赛娟的爱人在消防队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照料婆婆的重担大多压在她一人身上,2012年底,婆婆因风湿性心脏病加重住院,当时在乡下教书的她只能白天请保姆陪护,晚上自己去医院照顾婆婆,她常常下班后匆忙回家,为婆婆炖肉汤、煮蛋羹,再送去医院,但她却毫无怨言。与此同时,郑赛娟还要兼顾身患残疾的父亲。郑赛娟17岁时父亲因车祸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母亲为全家生计外出打工,年幼的她便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成家后,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将父亲接到了自己身边,每个寒暑假都带着父亲寻医问药。在郑赛娟的言传身教下,她儿子不仅在家为长辈端茶倒水,还经常跟随志愿者到养老院为老人包饺子、弹乐曲,送去温馨祝福。郑赛娟常常对儿子说:孝敬长辈,关爱家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社会必然会变得更加和谐。(衢州开化)

雷明春,男,1964年6月出生,58岁,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松阳,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大东坝镇灯塔村的残障特困户蓝宝花夫妇体弱多病,艰难地抚养着聋哑独子雷延德,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雷陈高心地善良,想方设法地对他们照顾有加。1987年,雷陈高的孙女雷文凤嫁给退伍军人雷明春,雷明春毅然遵循对雷陈高的承诺,家里家外尽可能地帮助着蓝宝花母子(蓝宝花丈夫当时已去世)。1993年,雷明春出钱料理了蓝宝花的后事,把孤苦伶仃的雷延德接到新房同吃同住,有人好心劝他,说雷延德家徒四壁,身患残疾,还是把他送进养老院,省得将来多一个累赘,雷延德却不听劝告,执意把雷延德的户口迁到自已名下,当作亲人一样去孝顺和爱护,让儿子叫雷延德爷爷,孙子叫他太爷爷。雷明春的儿子雷煜阳和儿媳在他的影响下,继续传递着父辈们的善举,共同悉心照料着雷延德老人。如今,76岁的雷延德身心健康,逢人就指手划脚地夸赞雷明春,说自已好福气。截止到2022年,两个家庭的缘份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年,毫无血缘的两家人处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成为当地的美谈。(丽水松阳)

下载界面新闻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杭州市临安区红十字北斗救援队大队长马益民等27例为2022年3月浙江好人,现予以公示。

马益民,男,1968年5月出生,籍贯杭州临安,临安区红十字北斗救援队大队长。自从2016年加入北斗救援队以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救援队参与各项人员搜救、台风救援、大型赛事保障等活动。2020年7月,他带领10名队员,驾车带着冲锋舟援助安徽庐江抗洪救灾三天三夜,转移群众25人;2021年台风来临,他带队进入天目山抗台一线转移群众。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组织成立8支小分队连续奋战21天,为“武汉回临”家庭提供暖心志愿服务;救援队还成立了疫情物资运输突击队,运输防疫物资共计60余吨。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队员主动参与到了疫情防控中来。截至目前,北斗救援队累计出勤10927人次,义务服务76790小时。马益民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浙江省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者、杭州市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第九届“最美杭州人”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杭州临安)

章思滚,男,193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海,宁海县桑洲小学退休教师。为了使山区村民更好地接受红色教育,1987年章思滚发动当地热心退休教师成立银发讲师团,徒步辗转山区做教育宣传。为了讲好政策,他常常伏案到深夜精心撰写宣讲稿,多年来的宣讲稿叠起来3米多高,教案堆了满满5大箱,内容涉及党史教育、抗战故事、烈士事迹等50多个专题。他发动讲师团成员发挥特长,自编自创了党史教育诗歌、快板等,让宣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35年来,讲师团坚持“自学、自费、自悟”纯公益理念,足迹遍布周边20多个村庄,义务宣讲400多场,累计听众2万余人次。在政策宣讲之余,章思滚还热心公益,自愿与当地10余名贫困儿童结对。多年来,章思滚践行着为大家服务的承诺,种下了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唱响了一首乐于奉献的动听山歌。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好人、宁波市“十佳宣讲员”等荣誉。(宁波宁海)

孙海军,男,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龙游,龙游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塔石分会会长。孙海军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后他利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创办了一家经营智能安防、信息化技术服务的企业。他连续13年免费为龙游驻军(武警部队、消防大队等)提供网络、通讯、安防等信息智能化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后,他心系退役军人,热心为退役军人跑腿服务,争取部门和政府支持,解决了许多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这些年来,每逢春节、八一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他都会走访慰问鳏寡孤独、困难党员、退役老兵,嘘寒问暖,听取他们的诉求,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情况,纵使困难得以解决,他仍掏腰包为困难老兵赠送实用礼品。在新冠肺炎期间,他主动请战,奔波在各个集中隔离观察点,为隔离点提供智能安防技术服务。从军旅生涯到创业梦想,再到回报社会,孙海军始终将军人的优良作风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衢州龙游)

韩燕芬,女,1977年7月出生,籍贯浙江岱山,岱山县高亭镇温雅美发工作室业主。她从事理发行业27年,常年为军人、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年人、环卫工人免费理发。她是岱山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执行副主席,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上门免费理发,洗头、修指甲、量血压、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服务。参加“公益大礼堂”活动200多次,服务老人共计7000多人次。她还为岱山的特困老人、低保、低保边缘户老年人、残疾人等,捐赠爱心物资约3万元。2020年10月起她和几个伙伴一起负责爱心组织的“失独守护”项目,连续12个月走访陪聊心灵受创的老人8户,让失独老人对生活重树信心。她是疫情防控和创城助力的积极分子,曾在体育馆疫苗接种点执勤检查健康码、管理秩序82场次,组织参与助力创城清洁活动68场次。她也是岱山民安公益救援队成为正式队员,2年来积极参加寻找失智走失老人、抗台抢险等活动。她还是岱山同心社工服务中心秘书长和岱山海岬跑团协会监事,经常参加慈善宣传活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公益慢跑助学活动。曾荣获舟山好人。(舟山岱山)

郑永江,男,1976年9月出生,46岁,群众,籍贯浙江省台州市,现居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食堂厨师。2011年,他在一场公益活动中和一名来自宁夏西海固回族自治区的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默默助学11年,帮助女孩顺利完成学业。他经济并不宽裕,一家三口一直挤在员工宿舍,却从未间断对女孩的资助。最初他在月薪只有2000元的情况下,每学期给女孩寄出500元,后来根据女孩的学业阶段不断增加资助金额,初中每学期800元、高中1000元、大学2000元。他的助学善举,带给“远方的女儿”巨大的精神动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女孩也用第一份工资给郑师傅发了红包表示感恩。其事迹被人民网、澎湃新闻、《浙江新闻联播》、中国蓝新闻等媒体报道。(台州路桥)

卓红强,男,1970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临海,临海市大洋西路食品经营部店主。他热心公益救援事业,于2011年和朋友共同组建临海山地救援队,只要有救援任务,他便放下生意,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多年来参与紧急救援68次,成功救援被困群众72人,足迹遍布高山密林、水库悬崖,行走路程超过10万公里。2020年5月,临海市十八潭一名驴友重伤被困深山,卓红强与救援队员一起连续搜救1个多小时找到伤员,将其抬上担架扛下山。由于天黑路滑,他右脚踩空,摔下20多米高的悬崖昏迷不醒。住院治疗期间,他坚持不影响团队救援行动,婉拒了队友的值班照顾,伤愈后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多年里,他总是将获得的各类奖金分文不少地捐给团队,用于添置救援设备。其事迹被《新京报》《浙江之声》等媒体报道,曾获台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台州市人民政府见义勇为个人二等功等荣誉。(台州临海)

黄小建,男,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杭州富阳,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灵桥村荷花园新区农民。2012年10月,灵桥镇老党员吕荣根自费铺设200多米管道引山泉下山,免费供百姓取用。2013年起,黄小建就一直帮吕荣根运营雷锋水站,后来吕荣根身体状态欠佳,他就接过了管理水站的接力棒。打理雷锋水站是一件极其繁重的任务,黄小建每天都会去水站查看水管、龙头等设备有没有破损。之后的几年,黄小建工作单位几经变更,也离开老家搬到了城区去住,但他依然默默无闻地继续管理着水站。如今,昔日的小水站从2只水塔升级为6只水塔,取水的位置搭起了遮阳棚,水站在黄小建的接力打理下越来越好,滋润和温暖着许许多多的人。这几年打理水站,他都自掏腰包,也曾有人建议水塔边放个募捐箱,他表示“雷锋水站不收费,我不能去收这个钱。”他立志要管理水站到80岁。荣获杭州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杭州富阳)

贺元英,女,194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负责人。21年来贺元英为禁毒帮教工作呕心沥血,每一刻都兑现着“只要涉毒青年不再复吸、就管到底”的承诺。她用顽强信念打开涉毒人员心扉,用慈母般的爱心帮助上千名涉毒青年找工作、调解缓和家庭关系、找回尊严和生活下去的信心,即使牺牲了一只左眼依旧无怨无悔;她独创的“五步帮教法”成效显著,长期帮教人员中有83%回归社会、78%实现再就业,31人15年以上不复吸,52人10年以上不复吸;她放弃安享晚年,虽已年愈7旬仍坚守戒毒第一线,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兑现着“管到底”的承诺。贺元英说,“只要他们叫我一声‘阿姨’,我就是他们永远的‘禁毒阿姨’,会一直管下去。”她曾受到原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原省委书记夏宝龙等领导的接见,并荣获“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浙江省公安厅治安一等奖章、浙江省首届“最美禁毒人士”、浙江省禁毒先锋、宁波好人等荣誉。(宁波海曙)

朱雄攀,男,1978年9月出生,籍贯浙江永康,永康市前仓镇步丹工贸有限公司法人。2015年,朱雄攀的企业因受担保圈风险影响,面临代偿危机,面对巨额的担保贷款,他没有退缩也没有逃避,开始了艰难的偿款任务。他把创业挣下的家当全都变卖了偿债,积极主动和需要偿还的银行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困难的时候,他宁愿喝粥,也要把口袋里仅有的500元先拿去还款。靠着坚定的还款决心,他逐渐赢得债主的信赖,甚至有的慢慢变成了长期合作伙伴。近7年来,朱雄攀一边坚持诚信经营,一边坚持按时还款,从没有出现逾期记录,累计偿还了近亿元的担保贷款。“既然签了字,做了担保人,即使没用过一分钱,也有责任去偿还担保贷款”是他最坚守的承诺。其事迹被浙江日报、搜狐、网易等媒体报道,个人荣获“金华好人”荣誉。(金华永康)

陈立勋,男,193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缙云,现居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乡上周村人。陈立勋年轻时走出大山,拿上了县运输公司的铁饭碗,乡亲们都说他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不会再回穷家乡,他却说:“我一定会回老家的。”1993年退休后,陈立勋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回上周村定居,并承诺:“决不给政府找麻烦,决不给群众添负担,我就是想为老家做点事。”他义务担任山林管理员和殡葬管理员,牵头修葺村老年活动用房,成立上周村老年协会,连续担任会长十几年,自掏腰包数万元慰问关爱村里百位老人。1990年,陈立勋还当起了上周村的红色宣传员,他拿起粉笔义务为村里出黑板报,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村规民约、老年协会的经费使用,他一笔一画写出的黑板报,既是偏远山村老百姓了解广阔世界的一扇窗,又是农村基层民主的质朴缩影。平均每个月一到两期,每期需耗费2-3天时间才能完成的黑板报,陈老出版了589期,坚持了三十年,成了远近闻名的“板报爷爷”。陈立勋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反哺家乡,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他却总说自已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陈立勋被评为丽水好人。(丽水缙云)

王成龙,男,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元江县,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他首批赶赴汶川抗震救灾,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二次坍塌风险,同战友毅然进入废墟持续搜救整整8个小时,将埋压近65个小时的幸存者成功救出;在某大楼救援中,他在大楼内部多处倒塌、主梁倾斜的险情下,利用精湛的救援技术转移国家绝密档案和精密仪器;2020年夏季汛期,他连夜疏散转移富阳五丰岛等地居民千余人。此外,他还参与并成功处置了2013年萧山“1.1”火灾扑救、2013年上合组织重大演练、2016年G20峰会消防安保、2020年增援安徽抗洪救灾等重大灭火救援和安保演练任务。工作的16年里,他始终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先后参与各类灭火救援3300余次,救助社会群众56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卫士、全国优秀基层指挥员、浙江骄傲、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十大消防卫士、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最美杭州人等荣誉称号。(杭州市直)

蒋继剑,男,1992年5月出生,籍贯浙江德清,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运动员。蒋继剑从小肢体残疾,但他从不怨天尤人,2015年12月入选浙江省残疾人赛艇队,从对皮划艇一无所知,不识水性,到适应高压训练,他凭借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成绩逐渐上升,有了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蒋继剑常常早上6点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训练,直到晚上9点做完拉伸才结束。夏季高温训练时他常常被晒得蜕皮,多次中暑。因为长时间划桨,蒋继剑的双手磨得都是老茧,与水接触后,常常会破皮,如此循环往复,手上的伤口从未愈合过。高强度的训练,即使辛苦,能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让他感到很骄傲。他曾获得亚洲赛艇锦标赛冠军,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赛艇比赛中获得三金一银,被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2019年9月,代表国家队参加了在奥地利林茨举行的世界赛艇锦标赛,并收获2020年东京残奥会入场券。2021年8月,参加东京残奥会并摘得赛艇决赛PR2级男女混合双人双桨项目铜牌,是德清首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其事迹获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客户端、中国蓝新闻等媒体报道。(湖州德清)

童相珍,女,1968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四川长宁,海盐县金元亚麻有限公司员工。40岁初进厂里当学徒工时,童相珍每天交接班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岗,站在一旁向同事、前辈学习请教。别人放假休息时,她都主动加班,最多一天连续干了16个小时。这些年来她负责的机器产量一直保持企业最高,最多时一天能纺织2.8万米麻线。穿梭在纺织机间,她总能一眼看到哪根麻线断了、纺织机哪个部分该修了。在纺织机前一站就是14年的童相珍,以朴实、平凡的工作经历展现了一名优秀的一线纺纱工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曾获评2021年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嘉兴海盐)

鲁江锋,男,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绍兴,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越城分公司抢修班副班长。他多年来扎根基层岗位,风雨无阻奋斗在电力“最前沿”,从一名普通抢修员工逐渐成长为综合技能突出、群众满意的“贴心电保姆”、“公益达人”,以扎实的技术、过硬的作风、和善的态度、较强的沟通能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口碑,成为绍兴电力服务品牌“电工鲁师傅”的原型。29年来带领团队累计完成30多万次抢修服务和40000多次志愿服务,连续18年零投诉、客户满意率100%,月均表扬信多达3-5封,累计培养社会电工4600余人。作为绍兴电力宣传科学安全用电的“形象大使”,鲁江锋以长年积累的基层实践经验,主编了以安全用电为主题的中职教材《生活中的安全》一书,已在浙江省的中职院校推广。同时根植《“电工鲁师傅”化解客户表后线服务矛盾》项目,与当地政府96345团队、消防单位等协同,切实解决客户表后线故障引起的安全隐患以及维修的难点。2015年被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电力用户满意服务明星、2019年被评为绍兴好人、2021年被评为浙江工匠。(绍兴越城)

吴克喜,男,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玉环,玉环市芦浦镇退休干部。自1984年退伍以后,他默默无闻扎根基层一线30多年。下村巡查、征地拆迁、走访企业,村里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即使身患重病也坚守岗位。2021年3月,他身体不适却因工作顾不上看病,带病坚持工作半个多月,在与村干部一起讨论芦北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时突然晕倒。2013年村居换届之时,他右眼肿瘤发生恶变,因心系工作,他向家人和同事隐瞒了病情,将手术时间一推再推,并在手术后第一时间重回工作岗位。顶风沐雨,走街串巷,他下乡总喜欢戴着草帽,直至退休换了将近20顶帽子,有用旧了破掉的,有台风天走访时被台风刮走的,也有调解纠纷时被激动的当事人扯坏的,他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草帽干部”。(台州玉环)

吴艳霞,女,1979年7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山妞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被人称为“山妞”的吴艳霞从小就梦想走出大山,但当她在外学有所获时却又万分怀念家乡的山水,毅然放弃高薪选择回归。吴艳霞说希望自已是一座桥,联通山里与山外的世界,把山外的精彩带回到山里,把乡村的美食送进都市,让父老乡亲不再四处漂泊,能在故乡安居乐业。吴艳霞的梦想从不被理解,到有人赞同,再到获得支持,走过了一条无比坎坷的回村创业之路,也收获了令人敬佩与赞叹的成绩。十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到“月山春晚”的发展创新,推动“月山春晚”走出大山、走进央视,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她创立“庆元县农村青年创业联盟”,成立山妞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规模过千亩,带动千户农户有效增收致富。从农业到文化,从深山到都市,从田头到餐桌,吴艳霞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梦想变为现实,她先后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省十大农村新闻人物、省农村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银奖等荣誉。(丽水庆元)

沈国英,女,1949年3月出生,籍贯浙江余姚,余姚市阳明街道胜山社区居民。沈国英1岁时生父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后生下同母异父的弟弟沈永海。1972年夏天,弟弟独自在家,因突发脑膜炎救治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成为了精神残疾人。一旦发病,见人就打。此时,沈国英的母亲已经去世,她与继父一道照顾患病的弟弟。1980年继父去世,留下遗嘱希望沈国英去过自己的生活。然而,想到继父对自己的养育恩情,再加上沈永海清醒时一声声的“小阿姐”,沈国英狠不下这个心。她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拖累,又担心弟弟今后要仰人鼻息,因此婉拒了他人的追求和好意,选择和弟弟相依为命过日子。长姐如母,此后的四十多年来,沈国英悉心照顾病弟,以青春为代价,为弟弟撑起了一片无忧的天空。沈国英说,“没有他,我的生活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但既然我担起了这个责任,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宁波余姚)

余秀丽,女,1978年4月出生,籍贯福建三明,温州市泰顺县南浦溪镇箬垟村村民。余秀丽刚嫁到箬垟村时才18岁,但是同年丈夫的大哥因病去世,大嫂改嫁,初为人妻的她就担负起照顾去世大哥一双儿女的重任。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她念及兄妹俩从小缺少父母的疼爱,尽心竭力将他们抚养成人。2009年10月,73岁的婆婆突然中风行动不便,生活基本无法自理,而立之年的她便就此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每天五点天还没亮就起床为婆婆洗衣做饭、端屎端尿,安置好老人后才赶去上班,傍晚下班后再匆匆回家给老人做晚餐,就这样坚持了10多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逐渐好转,但她还是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出门办事时从不敢在路上耽搁,多年来也从不出远门。20多年来,余秀丽从未有过抱怨之词,她抚养侄子侄女的爱心、照顾婆婆的孝心,为家庭连起了一条爱的纽带。她的善良和默默付出让她成了乡里有名的“好婶婶”“好儿媳”。曾获“温州好人”荣誉称号。(温州泰顺)

郭衡文,女,1973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海宁,海宁市斜桥镇新农村村民。郭衡文的母亲于2005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2016年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的父亲于08、09年两次送入ICU,诱发心肌炎、肺积水、冠心病、肾衰竭多种疾病,并于2019年初突发脑卒中,口不能言、半身瘫痪。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郭衡文一直坚持照顾父母的生活,每天坚持三餐喂食、擦身两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这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给完全不配合的母亲换纸尿裤,搬动半身瘫痪的父亲,每次收拾完毕都像经历了一场苦战。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苦难和艰辛作伴,毫无怨言。(嘉兴海宁)

应美兰,女,1949年10月出生,籍贯浙江义乌,义乌市苏溪镇里宅村村民。1991年7月,应美兰的丈夫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受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丈夫未能得到有效救治,造成脑萎缩,丧失了劳动能力和部分记忆力,心智也回到孩童时期。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应美兰不得不又当妻子又当“妈”,她一边要一刻不离地照顾丈夫,一边还要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这一坚持就是31年。为了照顾好丈夫、维持生活,应美兰既当家庭保姆,又要下地种田,忙得像个陀螺。她每天5点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丈夫换尿不湿,然后做早饭、打扫,为丈夫清洗身体和衣物。因为失智不认人,丈夫对周围的人充满警惕,有时对应美兰也会大发脾气。每当这时,应美兰都忍住泪水,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努力稳住“暴躁”的丈夫,一次又一次像哄小孩一样将他安抚下来。当别人问她,是什么让她坚持了30年照顾患病的丈夫,应美兰只有朴实的回答:“我不能把他丢下!”虽然日子清苦,但应美兰始终乐观面对。(金华义乌)

郑赛娟,女,1982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开化,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教师。郑赛娟有着18年教龄,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以弱小之躯照顾体弱多病的婆婆、身患残疾的父亲。郑赛娟的爱人在消防队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照料婆婆的重担大多压在她一人身上,2012年底,婆婆因风湿性心脏病加重住院,当时在乡下教书的她只能白天请保姆陪护,晚上自己去医院照顾婆婆,她常常下班后匆忙回家,为婆婆炖肉汤、煮蛋羹,再送去医院,但她却毫无怨言。与此同时,郑赛娟还要兼顾身患残疾的父亲。郑赛娟17岁时父亲因车祸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母亲为全家生计外出打工,年幼的她便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成家后,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将父亲接到了自己身边,每个寒暑假都带着父亲寻医问药。在郑赛娟的言传身教下,她儿子不仅在家为长辈端茶倒水,还经常跟随志愿者到养老院为老人包饺子、弹乐曲,送去温馨祝福。郑赛娟常常对儿子说:孝敬长辈,关爱家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社会必然会变得更加和谐。(衢州开化)

雷明春,男,1964年6月出生,58岁,中共党员,籍贯浙江松阳,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大东坝镇灯塔村的残障特困户蓝宝花夫妇体弱多病,艰难地抚养着聋哑独子雷延德,时任村支部书记的雷陈高心地善良,想方设法地对他们照顾有加。1987年,雷陈高的孙女雷文凤嫁给退伍军人雷明春,雷明春毅然遵循对雷陈高的承诺,家里家外尽可能地帮助着蓝宝花母子(蓝宝花丈夫当时已去世)。1993年,雷明春出钱料理了蓝宝花的后事,把孤苦伶仃的雷延德接到新房同吃同住,有人好心劝他,说雷延德家徒四壁,身患残疾,还是把他送进养老院,省得将来多一个累赘,雷延德却不听劝告,执意把雷延德的户口迁到自已名下,当作亲人一样去孝顺和爱护,让儿子叫雷延德爷爷,孙子叫他太爷爷。雷明春的儿子雷煜阳和儿媳在他的影响下,继续传递着父辈们的善举,共同悉心照料着雷延德老人。如今,76岁的雷延德身心健康,逢人就指手划脚地夸赞雷明春,说自已好福气。截止到2022年,两个家庭的缘份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年,毫无血缘的两家人处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成为当地的美谈。(丽水松阳)

THE END
0.可惜了,他又被世界杯夺走热搜|残奥会|奥运会|足球|足球队|2022年2022年9月26日, 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 进行为期49天的集训后,中国盲人足球队的队员们将奔赴印度,加入亚锦赛的冠军争夺战,并努力获取一张通往巴黎残奥会的门票。 图源:公众号“福建残联” 当然,故事的结果已经知晓—— 两个月后,他们将这枚锦标收入囊中。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RFPD0B05170093.html
1.建团百年、双奥之城、红楼梦、围棋术语入高考作文,专家点评|红楼梦|6月7日上午,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首场语文考试于上午11:30结束,澎湃新闻第一时间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获得了2022年全国甲、乙卷,全国新高考Ⅰ、Ⅱ卷,以及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语文作文试题。 在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红楼梦》、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纷纷入题。 https://news.sina.com.cn/o/2022-06-08/doc-imizirau7134555.shtml
2.“中国好人”闫卓:荆棘中盛放的“生命之花”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闫卓出任一垒,队里只有一名男生替补,当队员出现问题时,这名替补要随时做好顶替二垒、三垒、四垒的准备,而一垒没有替补,闫卓说她必须上场,确保比赛万无一失。 闫卓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出任一垒(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一垒,决定着全队战术能否打好开局,是冰壶队非常重要的位置。“我的一个小https://www.cnr.cn/bj/isue/20230408/t20230408_526211390.shtml
3.致敬残奥运动员:因缺憾而完美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炬接力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仰泳S6级冠军贾红光在一片欢呼声中跑进观众的视野。去年,在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上,他用手臂挑起奖牌上的缎带、坚持自己戴上金牌的视频,让很多人感动落泪。这次,他佩戴一款脑电波仿生手,举起了象征着闪耀、光辉、光明的金色火炬。http://www.chinanews.com/m/ty/2022/03-15/9701894.shtml
4.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陈贝儿事迹素材摘抄(精选20篇)获奖后,陈贝儿也在个人社交媒体感谢了团队以及观众的支持,“多谢、多谢大家支持!多谢公司,一直给我很多机会。我好幸运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个节目,我以我们的团队为荣!我们会继续努力!” 篇4: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陈贝儿事迹素材摘抄 陈贝儿主持的纪录片《无穷之路》,拍摄团队穿梭全国6个省份,深入10个贫困县了解各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93651.html
5.师大人物|2022年北师大工会系统先进人物——肖向荣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活动总导演,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核心主创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总导演,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濠江情》演出晚会总导演,杭州G20峰会开幕式核心主创、室内版执行总导演,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执行总导演,第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策划及导演等。近https://gh.bnu.edu.cn/xjkm/246274.html
6.2022年铁路先进党员个人事迹(精选16篇)2022年铁路先进党员个人事迹 篇4 我叫龙元华,性别男,汉族,现为中国共青团员,是湘潭县谭家山镇的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1976年9月5日出生于湘潭县县易俗河镇水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父:龙正凯;母:向要安)皆是地地道道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父亲为了生计经常在外做木工活,但经常教育我要踏踏实实做人。他https://www.diyifanwen.com/dangtuan/rudangzichuan/7043025.html
7.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及颁奖词刘伟在小时候玩耍时,双臂被十万伏特电流击中,失去了臂膀,刘伟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开始向游泳方面发展,因为没有双臂,他的平衡能力很差,可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拼命练习,拿到了许多获奖证书,但是正当他准备向残奥会进军时,他在体检时被查出不能剧烈运动,否则身上会流血。 https://www.xuexila.com/zixun/redian/c1300539.html
8.2022年度武汉市“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简介(41人/团队)他数年如一日坚持游泳训练。在教练的指导下,他刻苦训练,挑战自我,取得优异成绩,通过选拔成为湖北特奥游泳队成员,向参加残奥会这个更高的目标前进。尽管他言语发育迟缓,认知存在障碍,但他依旧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他喜欢阅读、画画、书法、轮滑、滑板等,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种种精彩。http://hbwh.wenming.cn/xsdhsn/202210/t20221010_7827978.html
9.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主流价值观赛道名单公布新浪财经简介:残奥会期间,白象因为雇佣三分之一的残障人士做员工,被送上热搜。315土坑酸菜问题曝光,白象再次霸气回应,再次被送上自然热搜。坚守社会价值,自然热度成就“良心国货”,线上销量瞬间爆表。 自如 海燕计划社会责任专项 主导:熊赟 自如CMO 主创:自如品牌市场中心、自如营销运营中心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2-05-15/doc-imcwipii9989315.shtml
10.公务员丨考前必看时政题公务员丨考前必看时政题系列4——奥运会 1.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他希望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深入报道,讲好“三个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下列不属于“三个故事”的是: A.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 https://v.huatu.com/beikao/beikao/2022/0322/3963170.html
11.2022冬残奥会励志人物素材(甄选8篇)2022冬残奥会励志 1、残奥会励志名句如下:健儿们尽情对抗,你争我夺,拼尽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只有经受得起生活的磨炼,修好一颗强大的心,才能从容迎对一切。赛场外,他们把对梦想与人生,奋斗与坚持、成功和失败的领悟,藏进汗水伤疤里,融进句句言语里。残奥会励志人物有:刘子旭、刘梦涛、王跃、朱大庆、张梦秋等https://www.lz66.cn/jdyj/jdyj155872.html
12.2024年,这些大事值得关注!|来听新闻|小康|残奥会|奥运会团体资格中国健儿出征巴黎奥运会 看完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之后,2024年依然是一个体育大年。这一年,中国健儿将出征巴黎奥运会。 巴黎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巴黎残奥会将于2024年8月28日至9月8日举行。本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口号为“奥运更开放”。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E1SMO50511DJHA.html
13.中国农大2022年“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五)2022年在冬奥会期间,服务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交通领域志愿者组长,带领交通领域志愿者组保障小客车近2900车次,5000余人次,结束区在整个赛时运行平稳,确保了冬奥赛事的正常举办,并获评“北京市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11月作为测试赛闭环内技术领域志愿者,顺利完成雪橇世界杯技术保障工作;在 2021年作为https://news.cau.edu.cn/ttgznew/870756.htm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全球历届冬奥会吉祥物大盘点,萌翻了!|奥奥林匹克吉祥物是虚构的形象,往往要么是奥运会或残奥会举办地特有的动物,要么是人物形象,可以代表当地的文化传统。 吉祥物有助于向少年儿童观众宣传奥运会。 自1968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办的冬季奥运会起,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一个吉祥物。从2010年温哥华吉祥物开始,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总是一同亮相。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UTC4IJ305340TH8.html
15.2022北京冬奥会作文500字(精选13篇),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让我们中国人更加骄傲、自豪。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去年9月17日,发布了冬奥和残奥吉祥物。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他们还有自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85dck01.html
16.2022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14篇)2022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14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http://www.unjs.com/zuowen/guanhougan/20220310081955_4868949.html
17.2022年全年备考时政社会热点要闻1.冬奥会、冬残奥会 (1)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2022 年 1 月 15日电,为庆祝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2)中国邮政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 https://zhengzhou.huatu.com/2023/0216/5154715.html
18.奥斯陆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俄罗斯索契--(美国商业资讯)--奥斯陆申办委员会主席兼奥斯陆市主管市长Stian Berger RØSLAND先生、奥斯陆申办委员会委员兼挪威奥委会秘书长Inge ANDERSEN先生代表奥斯陆申办委员会进行了介绍。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的还有挪威国际奥委会(IOC)委员Gerhard HEIBERG先生、奥斯陆2022年冬奥会首席执行官Eli GRIMSBY夫人以及滑雪项目传https://www.businesswirechina.com/zh/news/26449.html
19.《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名单及颁奖词(一览)就在刘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怀信心备战2008年残奥会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又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在这个原本已经残缺的身体上——他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一心想拿奥运会金牌的刘伟不能游泳了,这是他失去双臂后命运给他的又一次致命打击。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时的他多麽渴望找寻到一个新https://www.xuexila.com/baike/c1803745.html
20.2022年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8篇)2022年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篇4 常尚文,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X年参加工作,X年从事教育工作。兰炼二小校长,兰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三届兰州市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教育学会兰州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教师https://www.diyifanwen.com/dangtuan/rudangzichuan/8386244.html
21.2022冬残奥会励志人物ppt2022冬残奥会知识讲解幼儿园ppt2022冬残奥会课件ppt2022冬残奥会励志人物ppt2022冬残奥会励志ppt2022冬残奥会奥运人物PPT2022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ppt 2022关于党史美术教案ppt 2022虹口区旧改ppt 2022纪检监察工作清单ppt 2022街道改革工作思路ppt 2022年2月党员学习培训内容ppt 2022年财务人员最新个人https://m.900ppt.com/zhuanti/4016549.html
22.音乐作品《灯火里的冬奥》献礼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青年作曲家王子鸣,词作者沈小春,编曲赵铭,携手青年歌手刘宿莹、赵彬砚、杨富强、章旭巍,童声穆锦怡小朋友共同演绎的一首献礼冬季残奥会的歌曲《灯火里的冬奥》近日上线,用歌声献礼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青年作曲家王子鸣携手沈小春、赵铭,刘宿莹、赵彬https://www.163.com/dy/article/H1UOP3HT0514R9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