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跑入决赛。令人感佩的励志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适用主题:磨砺考验、奋斗拼搏等」
02
不同的时代楷模有着不同的光荣事迹,却有着相同的信仰和笃定的情怀。坚守开山岛32年的王继才夫妇,把爱国奉献精神写进黄海孤岛;“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的黄大年,将科技报国理想熔铸于教育科研事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矢志报国、全心为民、敢于担当、勤勉奉献的时代楷模和先进人物,他们尽管有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历程,却交织成伟大时代的斑斓旗帜,绘就美好新时代的璀璨图景。
「适用主题:时代楷模、榜样、信仰等」
03
孙康映雪夜读,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范仲淹断齑画粥,自古以来,功成名就之辈大抵为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之士。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也许坚持太过艰难,但很多事情从来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只要不放弃,贫瘠的土地也能培育出千千万万朵怒放的蔷薇。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奋斗希望等」
04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悟出《春秋》;左丘明经历苦难后写下《左传》;孙武断足,终修《孙子兵法》;司马迁蒙冤入狱,坚持完成《史记》……伟人们在失败和困顿中,用坚韧和不服输的意志努力奋斗,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等」
05
花朵绽放之际,勿忘为何耕耘。青年科学家曹原面对学术大咖们的质疑,泡在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用浸透汗水的数据证明了自己的突破性猜测。北大“扫地僧”韦东奕也是在书海中提升,在题海中突破,在不断磨炼自我中夺取各种数学竞赛桂冠。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也不例外。不愿泯然众人,那就挥洒汗水,成就卓越。
「适用主题:天资与勤奋、努力、挑战等」
06
00后小将李诗沣斩获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冠军,用汗水换金牌,以拼搏筑青春,在赛场方寸之间,他用羽毛球拍挥舞出属于自己的竞技天地。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谭昊瑜,用自己的专业绘画技巧,为神舟飞船设计任务标识,倾注热爱、付诸努力,她的梦想正一飞冲天,直达云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青春的力量可以展现于赛场,霸气夺冠,亦可融于笔尖,擘画梦想蓝图。
「适用主题:青春奋斗、拼搏向上等」
07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描摹每一种草药的样貌,亲尝甘苦,试验疗效,才终得《本草纲目》赫然出世;将一生奉献给高原的钟扬踏遍青藏高原每一寸土地,终在当地人指点下在小小的一棵蕨类植物身上发现高原种库的秘密;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努力四十多年,凭借着永不言弃的精神,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珠峰……
「适用主题:不懈努力、永不言弃等」
08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的樊锦诗,扎根戈壁沙漠四十多年,艰苦工作,致力保护文化资源,正是因为对敦煌莫高窟考古研究的热爱;拳击冠军张伟丽从小喜好武术,从健身房走上格斗场,从打工妹成为冠军,正是因为对格斗职业的热爱;丘索维金娜退役过三次却依旧选择站在赛场,这位老将成为杭州亚运赛场上独一份的存在,也是对体操运动的热爱……
「适用主题:热爱、梦想、追求等」
09
荀子有言:“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翻译家张京虽然翻译水平已达顶尖,依然坚持读书和训练,不断夯实自己,提高翻译能力;建筑学家梁思成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营造法式》作注,使隐晦难懂的古籍重焕新生;国画大师齐白石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有了前辈的榜样,我们更应在学习上潜心积累,韬光养晦;在生活中踏实沉淀,坚守正道。
「适用主题:踏实沉淀、厚积薄发等」
10
“不朽功勋,镌刻史册;光辉榜样,照亮征程。”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为了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了一生却终身无悔;隐姓埋名六十余载的大国脊梁沈忠芳,用一辈子磨砺国家的剑与盾,却从不在乎得失与功名;走过八十多年人生历程的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为祖国工业化进度奉献一生却初心不改。英雄模范,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功勋荣誉,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他们的信念植根于土地之上、融入于生活之中,也当践行于平凡岗位之中。
「适用主题:家国担当、初心信念等」
话题一:爱国
1.戍边英雄陈祥榕,仅有19岁,他那黝黑的脸庞,明明是个孩子模样,却刻满坚毅与刚强。虽说年纪不大,但他却有深沉的爱国之情。“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还是陈祥榕用生命践行的诺言。
2.王亚平,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曾在神州飞船内给全国中小学生授课,点燃亿万孩子的太空梦想。从太空归来后,有人问她怕不怕,王亚平的回答是,“当我身穿航天服为祖国出征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
3.“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用“爱国三问”,鼓励青年人奋发图强。
话题二:奋斗
1.别人一个雪季用一块滑雪板,他一周能滑断4块板子!凭着这股“狠”劲,苏翊鸣一步步突破自己,接近梦想,终于在18岁生日之际,在北京冬奥会上“一鸣惊人”。苏翊鸣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奋斗,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2.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高考是唯一出路却两次落榜;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还因肺结核休学……每一次与苦难狭路相逢时,俞敏洪都没有缴械投降,而是用“自我奋斗”去还击。如今,俞敏洪又打造了“东方甄选”来为新东方寻找转型之路。他说,“奋斗可能失败,但只要继续奋斗可能就会有个好结果,比如我的三次高考。”
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在毕业论文中的一句致谢词,打动了很多人。特殊的家庭条件让黄国平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苦难,但他却未被这些困难压倒,坚持求学奋斗,终于走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
话题三:责任担当
1.“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戍边英雄肖思远在日记中如是说。当外敌来犯时,他勇敢地投入战斗,最后为了营救战友而壮烈牺牲。肖思远用他年轻的生命,肩负起了一名中国军人的神圣职责。
2.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60余年坚守在青藏高原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人们称赞吴天一是14万“天路大军”的“保护神”。志气比氧气重要,目标比海拔还高,支撑吴天一的精神力量,是他作为高原医学专家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3.深藏功与名的“人民功臣”张富清,退役后主动选择到贫困山区工作,在那里奉献了他的大半生。在他心中,面对枪林弹雨保家卫国是他的军人使命,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同样是他脱下军装后的责任和担当。
4.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她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她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话题四:奉献
1.邓清明,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宇航员,二十多年来一丝不苟地做着“备份”。虽然没能飞入太空,但他却坚持完成与“主份”相同难度的训练。“无论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一句话道出了邓清明的职业操守。当今中国在各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无数个邓清明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
2.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之后放弃了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最后将价值数亿的林场无偿捐赠给了国家,留给当地一片绿水青山。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就是要自讨苦吃”的伟大誓言。
3.“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不被外敌欺辱,“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前往西北荒漠隐姓埋名20余载,带领我国科研人员完成了几十项核武试验,为我国“核”事业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
4.支月英19岁远离家乡,不顾家人反对,到条件艰苦的山区支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平凡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5.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话题五:生态文明
1.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扎根荒漠,植树治沙,父死子承,三代不息,浇灌血汗,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2.梁启超之孙梁从诫先生,是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主要发起人。他把绿色环保理念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穷尽晚年之力为环保事业奔走呼号,竭力为祖国的青山绿水竖起一道保护屏障。
3.近60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话题六:品德
1.小学教师王红旭,在重庆大渡口长江边勇救两名落水儿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红旭用生命诠释了何谓为人师表,何谓人间大爱。
2.“万婴之母”林巧稚,一生没有自己的儿女,却亲手迎来了千千万万新的生命。她让很多生命垂危的产妇转危为安,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钱财接济穷人,临终还将三万元存款捐给医院托儿所,林巧稚为“医者仁心”写下了最美的注解。
3.2021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女,书写了“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话题七:坚强
1.2021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双耳失聪,但她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她以无比坚韧的顽强拼搏精神,书写出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篇章。
2.东京残奥会上,有视力障碍的刘翠青获得两枚金牌。在备战东京残奥会过程中,她的坐骨遭遇了伤病,疼痛难忍之时,她选择了咬牙坚持。她说:“只要心中有梦,就要坚持不放弃。”
3.著名数学家陆启铿先生,幼年时因病导致双腿残疾,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勤奋,一生献身于科学研究,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即使身陷逆境,那些意志坚定者总能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话题八:科技创新
1.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谓是白手起家、历尽艰难,但是从原子弹进化到氢弹,我们只用了两年半时间,远远快于欧美国家。在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从未出国留学的于敏,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可见,我们没必要妄自菲薄,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不仅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2.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嫦娥”团队、“北斗”团队、“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不舍昼夜、潜心科研,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勇攀创新高峰,让全世界的目光一次次地向中国聚焦。
3.当“嫦娥五号”一飞冲天时,发射现场一位95后女指挥员一度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位名叫周承钰的女孩,被英国BBC称为“嫦娥五号背后的女人”。事实上,中国航天有太多这样的新生代,这些年轻的科技精英,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挥汗如雨,谱写出了新时代最美的青春!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