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残奥会,是“参赛者”,不是“参与者”蔡皋奥运会奥尼尔塞纳河水质

我读中学的时候,买过一个精装笔记本,专门用来抄录作家描写各种花卉的优美段落,这样无论写到什么花,都可以找到范本,还可以将它们彼此的描写PK一下,在比较中最容易学到点儿东西。

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形容紫藤的花香:“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再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名著《古都》,他写的是花的色彩,两厢对读,会非常有趣:“花给空气着彩,就连身体也染上了颜色。”

川端康成以空气写花的色彩,和宗璞以色彩写花的香气,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学习运用他们的方法,说:花把天空染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花香让空气也变得五颜六色,像斑斓的丝巾一样,在我们的面前飘来飘去,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到它呢?

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

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青年文摘》2024年第15期的素材世界吧。

热 点

残奥会运动员,2024集体宣布不会“参与”

那时,国际残奥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名为Not Playing Games的倡议,一些世界顶尖的残奥会运动员集体官宣他们不会“参与”巴黎2024年残奥会。29枚残奥会奖牌得主、美国五届残奥元老洁西卡·隆恩,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我不参与2024巴黎残奥会,我将参赛!”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残奥会运动员常常被媒体描述为“参与者”而不是“参赛者”,一些报道往往侧重于残奥会运动员的“身残志坚”,而忽略了他们作为运动员的成就。某种程度上,这强化了对残疾的刻板印象,矮化了运动员的天赋与努力。正如一位运动员所说,“我不希望关注我的残疾。我希望关注我的能力。”

“媒体经常把残奥会运动员描述为‘参与者’而不是‘参赛者’。对于本届巴黎残奥会来说,是时候澄清事实了。”国际残奥委会首席品牌和传播官克雷格·斯宾塞表示。

长久以来,残奥会的常见叙事是:运动员“克服”残疾走上奥运赛场,无论成绩如何,都已然鼓舞人心。此次,国际残奥委会呼吁强调参赛者的竞技实力,而不仅仅是克服残疾。

残奥会所散发出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每一名运动员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也在不断拓宽人们对美的认知边界;与此同时,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加深,残奥会也在切实变革着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生存环境。

如果有一天,大家看待残疾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残障所造成的缺陷,而是能够更多面地理解他们、包容他们;而残疾人在这个世界也不再被边缘化对待,那么这场运动也就完成了它最伟大的使命。如同样身患残疾的作家杏林子所写:“且让我们把泪抛洒一旁,把心酸置之脑后,把缺陷还诸天地,把爱留下,潇洒走一回。”

适用主题

实力;理解;运动

人 物

蔡皋:我用画画直面人生

78岁的画家蔡皋像所有普通的中国奶奶一样,一脸慈祥、温柔。只有熟悉蔡皋的人才知道,她是中国原创绘本界的拓荒者、当代中国最富成就的绘本画家。

蔡皋的画风粗狂、稚拙,像孩子的涂鸦,但又不失细腻精致,像极了儿童观察世界的视角。蔡皋对孩子始终抱着一种报恩的心情。她的生命经验是,如果一个人童年的底色是光明的,他长大后就不那么容易被苦难摧毁。

蔡皋是善于在黑暗中发现斑斓的花儿的。她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株洲县文化馆画画,后又被发配到株洲县最偏远的太湖小学当老师。“我有世上最可爱的学生,他们摘来映山红,捧一手野果送给我,亲热地喊我老师、老师。云来了、风来了、雨来了,他们都会快乐。”还有淳朴的村民、山野的草木,这些真诚和美丽,时刻都在给予蔡皋力量。她要把这些“花儿”画下来,写生、速写、彩色连环画,她近乎饥渴地、见缝插针地创作。

从太湖小学调入县中后,她依然没有放下画笔,渐渐地,在绘画圈里有了小小的名气。36岁那年,她被选进湖南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当美术编辑。这是蔡皋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出版社成了她深造的“美院”,她阅读、临摹、学习一切社里的画作,贪婪地吸收养分。在一番摸索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取材自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中国风格”。自此,民间、土地与童年成为蔡皋绘本创作的核心主题。

73岁时,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一蔸雨水一蔸禾》。“一蔸雨水一蔸禾”,这句话以前她的外婆总挂在嘴边。每个人头顶都有一块天,每个人都是独有的一蔸禾,兜住自己的那瓢水,积极成长。这正像蔡皋朴素达观的一生:童年时受歧视,那就全家人在生活的旮旯中,一点一点抠快乐;年轻时到了农村,人生茫茫无望,那就教好每一堂课,种好每一块地;中年时人生拐弯,那就画好每一幅画,编好每一本书;晚年时在楼顶的百草园自得其乐,又继续用画笔耕耘梦想。

蔡皋喜欢这种“回甘”的人生,它跟荣誉无关,它指向的是:坚持和无悔。

——《蔡皋:我用画画直面人生》

适用主题

光明;热爱;坚持

故 事

蛋挞陷阱

蛋挞是一种内外反差极大、软硬兼有的甜点。一口咬下去,千层松脆的酥皮外壳托着柔嫩的蛋心,如此口感悬殊的组合搭配在一起竟然格外和谐。这使得蛋挞俨然成为甜蜜和温暖的具象化表达。然而,在经济学里,蛋挞远远没有这么甜蜜。

1989年,一位旅居的英国人和华人太太在澳门共同创立了一家糕点店,通过不断创新,推出了澳门版的葡式蛋挞。没想到,顾客反响热烈。在看到这家店因为售卖蛋挞生意火爆后,周围许多糕点店开始模仿。一夜间,街上开满了售卖蛋挞的店铺。可是,这场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几个月后“蛋挞热”迅速衰退,许多店铺纷纷倒闭。

经济学家看到这种现象后,给了它一个专业术语“蛋挞效应”,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由于某个行业忽然爆火或兴起,很多同类型的公司纷纷跟风入场,然而由于他们只是简单复制、模仿,产品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不久就迅速地迎来“倒闭潮”或“衰退潮”。

这就是蛋挞设下的甜蜜陷阱。人人都以为可以追上浪头,轻松地学习某个产业或技术,并从中获利,却忽略了市场实际的需求。

在生活里,蛋挞就好像人人趋之若鹜的流量,它拥有诱人的金黄色外表和浓郁的香气,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许多人。然而,当你仅凭一知半解的冲动敲开它坚硬酥脆的外壳时,就会发现里面的蛋液如此柔嫩,一旦缺乏了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就会破碎、流淌,无法成形。

——《蛋挞陷阱》

适用主题

需求;跟风;特色

观 点

林黛玉的“重”和奥尼尔的“轻”

我们时常觉得在谈论历史时要客观,但这不可能做到,因为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在自然语言中使用的词汇可大体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而人们在选取词汇表达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涉及自己的主观好恶和价值取向。

比如形容词。一片20千克的杠铃片,林黛玉觉得“重”,奥尼尔觉得“轻”,无论用轻还是重,都意味着表达者掺入了以自己力量为参考的主观感受。

比如副词。玩翻滚过山车,一般游客觉得“非常刺激”,战斗机飞行员只觉得“有点刺激”,在程度上选择不同副词,也是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的。

所以,当一个人在表达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掺入自己的倾向和偏好,说到底还是主观,而非客观。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所谓的中性词,任何一个词都能被解读出本意之外的倾向和深意。

比如“苹果”,有人会觉得这个词带有科技范儿;但有人觉得这是堕落迷失的象征,亚当、夏娃就因为吃了这个而被轰出伊甸园。

因此,只要一个人张口说话,就不可能剔除自己的主观偏好和价值取向,就算明面上没有,字词之间的缝隙里也有,所以要求讲解员在介绍历史文物时做到客观,不如设定三个基本原则:1.讲解内容不能背离基本事实。2.不能宣扬邪恶的价值观。3.讲解中涉及的观点和事实,都应有严肃可靠的信源。

一个人在介绍历史时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了。至于是否客观,其实不重要,一是因为不可能做到,二是因为人们判断别人的观点是否客观时,也是很主观的。

——《林黛玉的“重”和奥尼尔的“轻”》

适用主题

客观;主观;偏好

名 句

——《横断浪途》七堇年

适用主题

机会;遇见;山海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适用主题

天才;璀璨;历史性时刻

与他人共同生活,不要忘了你在独处时所悟出的道理。而在你独处时,要仔细思索你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出的道理。

——[俄]托尔斯泰

适用主题

道理;交往;独处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

——《抱朴子·广譬》(东晋)葛洪

适用主题

变化;制度;道路

想掌握这些素材背后更丰富的内容和故事,请移步当地邮政报刊亭,购买阅读《青年文摘》2024年第15期杂志。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学奥运榜样精神,绘梦想美好蓝图——巴黎残奥会冠、亚军赴定陶区第为弘扬奥运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借助榜样的力量助力孩子成长,学习奥运冠军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成就梦想,2024年12月6日巴黎残奥会冠军崔哲、亚军崔建金莅临我校,开展励志宣讲活动! 本次活动由庞双双校长主持。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和领导有: jvzquC41yy}/onnrkct/ew47;3yjcuj
1.巴东无臂青年陈兹方和残奥会冠军袁伟译采写侧记:没有双臂也可以每次看残奥会都很激动,那样的身躯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为梦想而坚持努力。网友 梧桐 巴黎残奥会,袁伟译参加多个项目的角逐,在泳池摘金夺银。网友 范老师 祝贺袁伟译,你是咸丰的骄傲、湖北的骄傲,你的故事很励志,希望你再创佳绩。我在国外看你的比赛。网友 Zhang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6286=20qyon
2.巴黎残奥会11个月,从病床到赛场——记举重运动员洛伊达  新华社巴黎9月6日电(记者刘扬涛、胡佳丽)完成自己的最后一举后,坐在举重台前的洛伊达用双手捂住脸,泪水从指缝中流下。 洛伊达(右一)在比赛后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37岁的洛伊达来自西班牙,这是她参加的第五届残奥会。在5日进行的女子50公斤级举重比赛中,洛伊达以75公斤的成绩排名末位jvzq<84yyy4ykwmwcpku0lto1uvpt}x142852B5912652@=7e4872=i48c;e2>fgh3gf5>ic41i/j}rn
3.揭秘|大放异彩的“残奥湘军”是怎样炼成的|残疾人|残奥会|巴黎巴黎残奥会后,省本级和长沙市、益阳市等地组织举办了数场残奥冠军进校园活动。残奥冠军走进千年学府湖南大学、百年特校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受到师生热烈追捧,他们的励志事迹和青年学子的澎湃激情形成碰撞,成为“体教结合”的生动注脚。 湖南省残联还与省体育局建立机制,连年合作举办全省残疾人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培jvzquC41pg}t0|npc0ipo7hp1|~0is4424;.2<24;1jpe6npgtoim|;2:;8:;7xjvor
4.巴黎残奥会射箭赛场传喜讯西安骄傲!吴春艳射落“中国军团第50金北京时间2024年9月4日凌晨,在巴黎残奥会射箭女子个人反曲弓公开级决赛中,代表中国队出战的西安籍选手吴春艳以大比分7:1力克队友毋洋夺得金牌,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获得的第50枚金牌,也是陕西选手获得的首枚金牌,获得银牌的毋洋同样是由陕西省残疾人射箭队输送到国家队的优秀选手。 古城“神箭手”的故事jvzquC41yy}/zrfpep4dqv4eqpzfp}4424:.2B4261ipp}jpva<:8><:20nuo
5.巴黎残奥会冠军崔哲、亚军崔建金到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开展励志12月5日下午,巴黎残奥会举重女子41公斤级金牌得主崔哲和女子61公斤级银牌得主崔建金,来到了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参加了一场励志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两位运动员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弘扬残奥会精神,激励在校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不屈不挠的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崇尚与jvzquC41jg€f0myyy4dqv4{y1814=641v814=6428e27;6633>/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