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小故事500字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北宋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小时候就深深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一个炎热的夏日中午,他正在自家的西瓜地里查看瓜果长势,突然发现两个逃荒的人朝他走来。一个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另一个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他们身穿破旧衣物,手上拿着破碗和破瓢。小孩口渴得厉害,看见西瓜便开始哭闹着要吃。老人劝说不听,吓唬也不灵。
宋江看着怪可怜的,正打算摘个西瓜送给小孩,忽然发现父亲正朝瓜地走来呢!他怕父亲责备,伸到瓜蒂上的手又缩了回来。
这一来,宋江坐在家中,突然听到小孩的哭声,声音越来越嘹亮。他心急如焚,想要想个办法让小孩停止哭泣。他想了又想,却找不到一个既让小孩开心,又不惹父亲生气的办法。就在这时,他不经意地踢到了腰带上的一串金钱,这串金钱是父亲给他的赏钱。宋江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宋江来到一老一少面前,笑着说道:“这位小朋友想吃瓜吗?我这里有新鲜的瓜,只要你们愿意花点钱,我就卖给你们。哦,你们刚才说有十文钱吗?那正好可以买一个。好,我这就去摘。”
这些话全是说给父亲听的。其实,老人哪有什么钱呀。他瞪着两眼望着宋江,越听越糊涂。
宋江不管这些,摘了个又大又熟的.西瓜,送到老人手里。
小孩马上不哭了。老人感激地跪了下来,千谢万谢。
宋江怕露馅,赶紧把老人扶起来,推他走了。
“你在演什么戏,啊?”父亲走来,脸沉着问。
宋江心慌,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卖…卖了个西瓜。”说完,指了指身上那串钱。
父亲冷笑一下:“这不是我赏你的钱么?”
宋江见自己的机关被父亲点破了,脸涨得血红,一声不吭。
父亲轻轻拍拍宋江的肩,笑道:“傻孩子,这事你没错。把瓜送给这样的穷人,是应该的……”
考基亚是土耳其的机智人物。有一次,考基亚与一队马帮住在一起。晚上,大家与他一起载歌载舞,欢笑谈说。马帮的弟兄们一边听着他讲的风趣幽默的笑话,一边又轮番给他敬酒。因为高兴,又因为不便折了新结识的朋友们的一片情意,考基亚开怀畅饮。终于,大家都因饮酒过度醉倒了。
第二天早晨,考基亚一觉醒来,已是旭日东升了。
“啊呀!我还有一位朋友相约要去山北办事呢。”他一翻身,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到马棚里,准备牵马赶路。
可是,昨晚,他将自己的宝藏马与马队的马绑在了一起。他睁大双眼,试图找到自己那匹金色鬃毛、矮小蹄子的马。然而,他眼前的金色鬃毛、矮小蹄子的马有好几匹。每匹看起来都很相似,让他感到非常困扰。
考基亚苦恼地看着眼前众多的`马匹,心中犹豫不定。他想:“这么多匹马,要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匹呢?时间紧迫,上午还得赶着十里山路。”突然,他灵光一现:“对了,我可以请马帮的朋友帮忙找一下。”
他一转身,赶回栈房,对着那些还在酣睡的朋友们大声喊道:“伙计们,你们谁把马丢了?”
马队的成员们听到了喊声,立刻起床准备去找自己的马。经过一番搜索,最后只剩下一匹马未被认领,考基亚顺着马的特征确认这匹马正是自己的。
他一下跨上马背,笑呵呵地对朋友们说:“对不起,打扰了你们的好梦。谢谢朋友们帮我找到了马。”
看着笑呵呵离去的考基亚,马帮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一下子也都乐了:“这个考基亚,这个鬼精灵呀!”
【素材展示】
安南获救
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出生于加纳的库马西市,他家族富有,属于贵族,在阿散蒂地区影响很大。安南就读的曼特西皮姆中学是加纳最古老、最好的学校之一,除了常规的授课之外,学校还会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有一次,安南和同学们被老师带到了非洲一个贫穷的部落实践,那里非常落后,生活十分艰苦。大部分同学和安南一样,出身于富裕家庭,很不适应简陋寒酸的环境。他们瞧不起这里的人们,言行中毫不掩饰自己的.鄙视和不屑。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安南并没有像同学们那样,相反他很喜欢和当地人聊天,待人接物也都有礼有节。
一天半夜,安南睡梦中听到外面人声嘈杂,醒来后看到了冲天的火光,原来他们居住的民房着火了。大家立刻起身逃跑,由于不熟悉地形,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乱地寻找着出口。就在安南手足无措之时,一个当地人突然将他抱起,在大火中左冲右突,把安南毫发无伤地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后来,同学们也纷纷逃了出来,不过因为火势太大,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平静下来的安南对这位当地人连连感谢,同时也道出了心中的不解:“房子里那么多人,为什么你偏偏救了我呢?”当地人注视着安南,认真地说:“因为只有你没骂过我傻子。”简单的一句话让很多人都沉默了。
【素材解读】
安南获救的故事,给了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以一种平等之心去对待别人,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有时候,言语中一句有意无意的冒犯,可能会伤害一个人的心灵;而平日里尊重他人,就会在人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在适当的时候开出美丽的花。
【适用话题】
学会尊重处世之道平等之心加强修养
18世纪时,美国的维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有一位名叫乔治的男孩,他从小就幻想着外面的世界。十四岁时他对家里人说,“我想当个水手,那样我就可以去许多新奇的地方,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说不定我还会当上船长呢!”乔治的哥哥也支持他去海上。
乔治的哥哥认识一条商船的.老板,这条船正要驶往英国,老板同意带乔治上船,并教他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水手。但乔治的母亲很伤心。乔治的叔叔给她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不要让乔治去海上,如果他做了一名水手,那他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母亲让他看了叔叔的信,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走,非常固执,母亲虽然舍不得,但她没有强迫儿子的意愿。终于到了船要出海的这一天了,家里人帮他把一只装着衣服的小箱子带到了海边,船停靠在水里,正等着他。
“再见了,妈妈。”乔治说。他站在甲板上,转过身,看到了他深爱的母亲那慈祥的面孔,有些于心不忍。
“再见了,我的宝贝儿子!”母亲说。这时,乔治看到母亲的眼里涌出了眼泪。他知道母亲舍不得让他走,他不应该让母亲伤心,但前面就是他向往已久的大海。
他站在船边,想了片刻。是随着自己意愿走,还是顺从母亲的心愿?在最后的一刻,他毅然一转身,对着母亲说:“妈妈,我改变主意了。我听您的,留在家里。”说完,他告诉等候在船舱门口的小童:“汤姆,告诉船长不要等我了,因为我决定不去海上了!”
这位男孩的全名叫乔治·华盛顿。不应该让母亲伤心,这一念之间的抉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后来,乔治·华盛顿领导人民击退了英国入侵者,平息了内战,成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美国人民称他为“国父”。
说起我国历代的丞相,年龄最小的要算甘罗了。甘罗是战国时候秦国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五岁时,有一次去演兵场观看兵士们操练,恰巧,秦王也在场。这秦王有个古怪脾气,喜欢对周围的人提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回,他瞧兵士们密密麻麻地刚集合好,身后那一大堆武器还没顾得拿,就大声对文官武将们说:“你们当中谁能用十击掌的工夫,就查出是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这一问,把满场的文官武将都给难住了,一个个心里直嘀咕:这么多兵士和武器,莫说是十击掌,就是花上半天工夫也难查清啊!因此,谁也不敢吱声。
甘罗见冷了场,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只要兵士们听我的命令,我只用三击掌工夫,准可查出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秦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起初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如果不依他,恐怕不会再有人敢“出头”了。于是,便板着面孔说:“军中无戏言。如果你查不出来,本王可就不客气了!”
秦王的`话虽然厉害,但甘罗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跳到台子上,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命令兵士们:“我击第一掌时,你们必须立即去取一件兵器,违令者斩!我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兵器的人必须火速到我跟前集合,违令者斩!”
兵士们齐声回答:“遵令!”
甘罗两击掌后,只见还有几个兵士空手在那儿站着,心里顿时有了底,又一击掌,喊道:“大王,兵士多,武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