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的真精神到底是什么凤凰网资讯

一、体育的目的 奥运的宗旨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狂欢,整个地球村的节日,四年一度,全球瞩目。奥运会是所有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肤色、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共同的盛典,它首先当然是一场体育的盛会,借助没有国界、种族、阶级之分的体育比赛,这个世界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通过体育沟通、交流,彼此竞争、彼此友爱,在这里,赛场上的胜败其实已不是最重要的,奥运会的宗旨十分明确,比“更快、更高、更强”更重要的无疑是“没有任何歧视”,是“和平、友谊、进步”,这也是体育本身的目的所决定的。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体育的目的大体上无非有三个,一是个人性的,以健康为唯一诉求,体育只是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式;二是团体性的,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得到合作的训练,包括群体性的庆祝、联欢和娱乐等;三是竞赛,由体育的个人性和团体性逐渐发展出相互之间的竞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竞技体育。第三个目的是从前面两个目的延伸、派生出来的,而不是相反,竞技决不是最终目的,虽然我们不能回避竞技。然而到了现在,在有些国家、地区,体育的第三个目的往往成为压倒性的目的,在相当程度上忽略甚至替代了其他两个更具有本质性的目的,一说起奥运会,好象就是金牌、银牌,就是排行榜,就是国旗飘扬、国歌雄壮、泪水纵横,体育成为显示国家威仪、民族尊荣的一种方式,体育的其他追求几乎都要服从、附属于这个唯一目标。这种倾向、趋势离开了体育诞生的初衷,也与真正的奥运精神相去甚远,当千年古都北京终于有机会举办奥运会,有着几千年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国大地,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之下,我们更应该有所警醒,有所反思,体育到底是什么?真正的奥运精神到底是什么?

二、人的体育 人的奥运

体育首先是人的体育,是每个个体生命美好的、富有创造力的展现,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挑战,是对人群合作、精诚无间的热烈追求,在体育当中,人类找到了公开释放个体生命力的最恰当载体,尽情地张扬人类力和美的一面,体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定格在古希腊和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那些雕塑,就是最典型的象征。奥运会虽然是以城市、国家的名义举办的体育峰会,但是,诚如哲人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说的:“国家起源于生活,它为美好生活而存在下去。”奥运会和日常的体育一起构成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比谁获得“第一”更重要的是“参与”,是明知冠军无望仍持续努力、乐观面对的心态,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在欣赏第一、赞美第一的同时决不轻视失败、嘲笑失败,在参与中实现自己、升华自己,简单地说,就是不以胜败论英雄,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尊重正当的竞争,尊重公平的结果。对参与者来说,在比赛背后的品格和追求常常超越了比赛本身。不理解这一点,就会扭曲奥运的精神,亵渎自由的奥林匹亚圣火。

奥运会上,固然也会有国家之间或潜在的或明显的竞争,但是,有许多国家对此并在意,并不过多地看重这一点,因为它们对体育有自己的认识,对奥运精神也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只是将奥运会当作一场人类的狂欢,只重在参与。前些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正在加拿大,他一边在网上关注奥运会,一边观察加拿大人对奥运会和体育的态度,他发现,加拿大人不大关心奥运会,不在乎拿金牌,但他们每天都在运动,划船、滑雪、打球、游泳、跑步等等,加拿大的公共绿地多,体育设施多,大部分都对公众免费开放,人们可以不分贫富、自由享用。在他们那里,体育“不是展现国家强盛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有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早就深刻地洞察到了“国家是为人而建立”,奥运会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奥运,以人为本,以人为最终目的。这是奥运会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是其长久的魅力所在。离开人的奥运去谈论国家的奥运,即使有一天某一个国家包揽上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金牌,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之,只是一种虚骄和自得,这与奥运的精神已经无关。

三、竞技是表 精神是里

自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以来,上上下下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充满了兴趣,我们的目光常常锁定在闪光的金牌刹那的辉煌上面,至于金牌背后的血汗和泪水,金牌和体育的真实意义,几乎无暇顾及。少数人的专业体育和普及性的业余体育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前者以竞技为明确目标,直接指向体育的第三个目的,后者通常是私人性的,或是兴趣爱好,或是锻炼身体,每天跑步、游泳、打球或从事其他的体育活动,基本上围绕着体育的第一、二两个目的。专业体育或者说职业体育就是为了比赛而存在,不惜代价地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目的就是要拿冠军,拿奖牌,这种专业体育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支持、财政投入,从幼儿和少年中选拔苗子,从小开始封闭式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专业体育确实将竞技体育推向了极至,但它也是把双刃剑,我们看看多年在赛场上摔打下来的专业运动员往往伤病累累,他{她}们的竞技水平建立在极为严格的、不断重复的训练基础之上,那些训练常常是残酷甚至无情的,有时候甚至不惜以牺牲身体为代价,去获得竞技的提高和比赛的胜利。

许纪霖先生在那篇很有见地的文章《谁是体育大国》中,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加拿大虽然是一个金牌小国,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体育大国。”相反,“中国的体育,从少年体校到国家队,好像只有一个目的:到奥运会拿金牌。国际上拿不到的,也要到国内的小奥运——全运会上抢牌子。除此之外,别无目的。于是,体育只剩下一个意义:一切为了竞标,一切为了胜利。因此也形成了赢家通吃的残酷规则,拿了金牌,成为人上人,而其余人,通通变成了失败者,包括亚军在内,只配享受残羹剩饭。至于体育本身的意义,体育与普通国民的关系,不再有人关心,也不再当回事。”这种单一化的竞技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离开了体育本身,赛场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赛场,体育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体育,在体育当中附丽了太多功利的含义,在体育中注入了太多非体育的成分,体育更多地承载了一个古老国家的民族主义之梦,体育成了向世界同时也是向本国人民展示强盛和威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不再是全民身体的锻炼活动,更不可能是培育公民精神的一项活动,在雅典,人类最早的大规模体育盛会诞生的地方,体育天然地就带有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训练合格公民的功能。《奥林匹克宪章》说得很清楚:“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个人的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与奥林匹克成员的身份不相容。”“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王云五先生对于现代体育精神有深刻的领悟,他曾经精辟地指出,一个人从幼年、少年到青年,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无形中养成团体精神、正当竞争、守规则、忠诚、毅力、勇敢、忍耐、不骄、不自私等美德。他认为运动场不光是养成优良运动家的地方,也是优良公民的养成所,体育设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公民教育的设施。这些话,在我们今天听来是何等的陌生、何等的隔膜,而真正的奥运精神恰恰和公民美德、公民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奥运本身就是提倡人类的美德,是人类追求和平、进步的直接体现。

2008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连北京的空气中都已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空气。外交部发言人的一个观点:反对将奥运政治化。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值得我们深思并反省的一点,那就是不能将奥运会狭隘化为单纯的竞技体育。据说“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是这次奥运会的口号和主题,我相信,“同一个梦想”的愿望当然是美好的,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房地产开发商和拆迁户、失地农民之间,欠薪老板和农民工之间,开化工厂的老板和被污染的公民之间……不同的利益群体如何找到“同一个梦想“?每个关心自己的国家、关心这个民族的命运和走向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担忧和向往,我只想说,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赛,始终寄托着古希腊以来人类最质朴的追求和梦想,其中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博爱,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庄严写着的“没有任何歧视”。在奥运会这个地球村的盛大节日即将拉开大幕时,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找到我们的“同一个梦想”一定远比金牌数要紧,找到“没有任何歧视”的“同一个梦想”,就是找到一个共同的起点,从这里重新起步,向新的文明靠近。有人说,不同信仰、不同利益阶层的人不可能拥有共同的起点。我不同意这个判断,因为我们共有一个中国,一个天空,一块大陆,我们就有可能找到这个共同的起点。站在共同的起点上,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到“没有任何歧视”的奥运精神,这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和追求的。

THE END
0.李响:从韩日世界杯到东京奥运我从未离开中国体育随着美国ABC播音员吉姆·迈凯伊沉痛的声音“他们全都去了”,奥运会比赛暂停一天,“所有运动员都被召集到体育场内,大家穿着黑色的衣服,为死去的以色列选手默哀,许多人低声啜泣。” 告别昨日德国,清除军事痕迹,向世人宣告一个自由、和平、开放的新德国的诞生,是德国人举办慕尼黑奥运会的宗旨。为此,他们花费1.7亿马克https://sports.sina.cn/china/other/2021-07-23/detail-ikqcfnca8627018.d.html
1.《对话》节目梦想奥运国内新闻新闻中心恰恰对于人文奥运的解释很宽泛,没有权威性的一句话,我自己个人认为,人文不仅仅是只包含在文化,或者建筑特色,我非常同意还是李宁和白岩松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人文最大的程度是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个奥运带给我们是这样一个东西。而且更宽泛地说是奥运会的宗旨,当年停下来不打仗来搞奥运会,我觉得更大的目标https://news.sina.com.cn/china/2000-10-19/136379.html
2.奥运体育精神口号14篇(全文)参与是基础, 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与宗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上演讲时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 而是参与, 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我国的《全民健康计划纲要》的精髓就是参与, 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达到身心和谐的统一。参与也是一种挑战, 挑战者未必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dnwn6a7.html
3.《体育颂》的写作时代背景(精选12篇)2.奥林匹克精神指什么?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3.奥运会的宗旨是什么? “现代奥运会”这个概念,是已故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6年提出来的,他把现代奥运会的主要宗旨确定为“和平·友谊·进步”,并明确提出,现代奥运会不以赢利为目的。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38789.html
4.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3、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 (×) 4、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5、排球的技术动作中,双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 https://mip.ruiwen.com/shiti/1153199.html
5.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下)让人民的钱为人民谋利益新闻中心我们要秉承奥运会的宗旨,就是不能把奥运会政治化。其实记者先生已经看出了西藏最近出现这一事件的本质。他们就是想煽动破坏奥运会,企图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想在这里重申一下,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多少代人的梦想。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https://news.sina.com.cn/c/2008-03-19/020513594262s.shtml
6.四川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答案3、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 4、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5、排球的技术动作中,双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http://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803000008_1413994.html
7.冬奥精神是什么精神顾拜旦曾经考察研究过希腊雅典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因此,他决心“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https://www.xuexila.com/baike/c1306462.html
8.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什么奥运会的由来→MAIGOO知识摘要: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巨大关注。每一届奥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什么?你知道奥运会的由来吗?快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奥运会的由来 1、古代奥运会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运会始于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公元前https://m.maigoo.com/goomai/156498.html
9.奥运十年话冬奥丨贺贝奇: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是我一生的荣誉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事情,而是所在城市整体的事情,是所在国家的事情,包括志愿者,包括城市的建设,都要围绕着奥运会办会宗旨去筹划、实施,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大家的热情需要提升,需要鼓劲,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大家能够不要忘记当年的初心,能够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把这种辉煌,这种力量传递到冬奥会筹办过程https://sports.qianlong.com/2018/0510/2556024.shtml
10.人文奥运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奥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是所有中国人难以入眠的夜晚,随着萨马兰奇说出:“北京”两个字,人们沸腾了,欢呼喜悦甚至是拌着泪水,是的中国人可以举办奥运会了,运动健儿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比赛了,世界的https://www.gwyoo.com/haowen/69141.html
11.运动会的稿件(精选5篇)本次运动会是学校弘扬奥运精神,展示青春风采的一次盛会;也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理念,检验大课间活动成效的一次盛会;是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其宗旨在于: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文明参与、团结拼搏,通过运动会,取得https://www.1mishu.com/haowen/6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