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然而,尽管有些精彩的瞬间,这届奥运会的口碑似乎不如预期,似乎与之前的几届相比,少了些亮点。
回想北京奥运会的辉煌,那真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之后的几届奥运会似乎逐渐失去了那份光彩。这也让人不禁担心,未来几届奥运会会怎样?会不会越来越“离谱”?
以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为例,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现在的奥运会规模真是越来越庞大,每一届的预算都动辄上百亿美元,主要来源还是纳税人的辛苦钱!回顾伦敦、里约和东京的奥运会,哪个不是因为超预算而遭到批评呢?
尤其是里约奥运会,那场馆建设费堪称天文数字。令人痛心的是,许多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成了“废弃物”,根本没人再利用,浪费严重。想想这些花费,作为普通百姓,不免觉得心疼和愤怒。
除了烧钱,奥运会的项目设置也让人感到困惑。自从1896年首届奥运会以来的9个传统大项,曾被视为奥运会的“核心”。然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了精简赛事,一度陷入两难局面,频繁与各个国际体育组织开会,甚至头发都快因烦恼掉光了。
巴赫不仅仅是一个奥运冠军,他对奥运的热爱可见一斑。但看着奥运会面临的种种问题,他也只能焦急万分。最终,尽管坚持保留了传统项目,他还是为迎合年轻观众,加入了一些新兴项目,比如滑板、攀岩和冲浪等,才让这一切得以平息。
然而,奥运会的项目调整总是会引发不少争议。比如,棒球和垒球被剔除出了奥运项目,而这些项目在日本、美国等国有着广泛的支持和庞大的粉丝群体。每一次的项目变动,都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批评,很多人感叹,奥运会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
更让巴赫头疼的,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选择问题。如今,愿意申办奥运会的城市越来越少,这不仅是因为巨额的预算,还涉及到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一旦失败,容易让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巴黎和洛杉矶成为了2024年奥运会的竞争者,经过一番博弈后,最终决定巴黎举办2024年奥运会,而洛杉矶则接办2028年。这种“相爱相杀”的局面,也让巴赫松了一口气。为了避免以后奥运会无人承办,国际奥委会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奥运会举办地委员会”,负责推荐未来的举办城市。布里斯班,就是2023年奥运会的承办城市之一,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首选。
布里斯班,这座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城市,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作为昆士兰州的首府,它在全球城市中相对低调,但它的魅力不容忽视。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布里斯班还被誉为“阳光之城”。从19世纪作为英国流放地到如今成为现代化都市,布里斯班的成长历程充满励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