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申奥:北京两次申办哈尔滨曾申冬奥

中国再次迈入申奥道路,奥委会正式同意北京和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冬、夏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奏响,中国的竞技体育正逐步迈向辉煌。回顾过往中国体育的申奥之路,不免让人感觉酸甜苦辣汇聚其中。

1993年蒙特卡洛 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两票惜败悉尼

1990年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次年2月底,中央正式批准关于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报告。同年5月13日,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委员会正式挂牌。经过两年多的准备,1993年9月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将决定北京、悉尼、曼彻斯特、柏林和伊斯坦布尔这五座城市的命运。

9月23日,蒙特卡洛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萨马兰奇主席宣布悉尼最终赢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东方巨龙失之交臂。43票对45票,仅仅两票之差,北京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

时隔9年后再次申奥

2004年奥运会的申办中国并没有参加,一方面由于1993年的失败引起的极度失望挫伤了中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百年奥运回家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趋势,雅典最终获得主办权。

1999年,中国又一次迎来申办奥运会的机遇,各种申办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首轮轮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共有10座,其中包括四座亚洲城市,北京、大阪、吉隆坡和曼谷。另外还有开罗、多伦多、哈瓦那、巴黎、塞维利亚和伊斯坦布尔。到2000年8月底,经过奥委会执委会考核,只剩下北京、巴黎、多伦多、大阪和伊斯坦布尔。

2001年莫斯科 北京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与8年前相比,中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提高,进入世贸组织基本已成定局,国内政治稳定,国际影响力扩大。而这个雄踞世界体坛前三位的体育强国却从未举办过奥运会,这是北京申办的最大优势。

2001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有两个主要议题,其中之一就是确定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点。7月13日候选城市开始各自陈述,上午大阪、巴黎和多伦多的代表率先进行申奥陈述。下午北京的陈述由何振梁先生主持,他有一句话令所有与会者动容,“如果各位委员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七年后的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哈尔滨申办2010年冬奥未果

中国冰城哈尔滨早在2002年就曾经申办过2010年冬奥会,结果未能进入候选城市,最终加拿大温哥华获得举办权。抛开软硬件、举办经验缺乏等因素,哈尔滨申办2010年冬奥会未果潜在原因是北京申办2008夏奥会成功。

奥运会申办历史上,国际奥委会从来没有同时将夏奥会和冬奥会交给一个国家承办的先例,因此IOC将举办2008年夏奥会的机会给了中国,自然不会再将2010年冬奥会的机会同时也交给中国。

2013年,中国体育再次踏上申奥之路。国际奥委会将在2014年7月确定2022冬奥会候选城市名单,2015年7月正式确定举办城市。

THE END
0.杨澜奥运回忆录:30年里的3次申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1-26 16:47 作者:郭可欣 杨澜奥运回忆录:30年里的3次申奥 “1993年,北京以两票之差与奥运失之交臂,我的情感非常复杂;2001年申办夏奥会,我想邀请世界来我的国家看看,我们做到了。如今,到了2022年,我觉得冬奥会将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相互成就。” 责任编辑:王俊秀要闻 中央编 jvzq<84o0epn7hqo1mc1||v1gsvrhngu532;7/235388hqpvkovhTrghvDbG0jvsm
1.北京24年经历6次申奥三次失败三次成功AcFun弹幕视频网如果囿于冰雪一隅,人们自然会有申办前景不明为何仍执着向前的疑问;或许只有站在时代前沿,人们才能看清申冬奥之于当下中国的特殊意义. 1991年,我们开始第一次申奥.刚刚举办过亚运会的中国,迫切渴望展示自身形象、加强对外交往、融入国际社会.这也正如当时北京申奥口号所描述的“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jvzquC41yy}/clkwp0io1j4ce59:6=:59
2.难忘的中国两次申奥经历摘要:<正>第一次申奥失利1991年3月18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从此中国开始踏上了历时两年半,艰难而富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申奥历程。所谓艰难,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了解得不多,尤其是1989年政治风波在国际上的负面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我们是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没有任何jvzq<84yyy4ir{h0qtm/ew4iu{p0yqx1v{l{u87234711}7234713Ad423<697mvon
3.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一座双奥城市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一场赛事,背后是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奥运梦和强国梦。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第一次获得奥运金牌,曾经的“东亚病夫”,面貌焕然一新。四十年改革开放,伴随国家强盛,中国人在奥运赛场上,用崭新的面貌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演绎着“更快、更高、更强”。而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奥运精神jvzquC41vx4de}{0eqs0496:13804=4CTVOKFnVxStpV8_MoKzhECo=3:38367xjvor
4.中国申奥历史:北京两次申办夏奥哈尔滨曾申冬奥综合体育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那是中国第一次迈出申办奥运会的步伐,当时的申奥口号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不过在1993年9月23日国际奥委会的蒙特卡洛全会上,北京以2票之差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与2000年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p1;535/72/9:13:988A;;::?/uqyon
5.从1→777,需要多久?一次次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的无限可能。如今,中国体育已逐渐成为世界体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奥林匹克精神也以体育之名,凝聚全球“更团结”。 今天是国际奥林匹克日 强身体、爱运动 五环之下 多元融合 我们携手共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 葛逸谭 图片来源:新华网、新华社、@中国体育报、北京晚报、山东大学官网jvzquC41yy}/loickn/exr1uin0fnycknEjfF65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