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队的这场比赛,其实对我们的队伍来说很有学习意义。美国队是东京奥运会女排冠军,巴黎奥运会女排亚军,从基拉里入主美国女排之后,美国队的成绩一向非常稳定而且相当出彩。基拉里执教美国女排的三大赛成绩:2014年女排世锦赛冠军,2015年女排世界杯季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季军,2018年女排世锦赛第五名,2019年女排世界杯亚军,2020年东京奥运会冠军,2022年女排世锦赛第四名,2024年巴黎奥运会亚军。可以看出来,从他执掌帅印之后,美国女排的大赛成绩基本都比较稳定,2014年女排世锦赛正是局末阶段美国队有针对性的发球击破了郎导率领的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从而拿下冠军,其后,美国女排一直是中国女排相当重要的对手。
基拉里的战术风格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提速之外,在东京奥运会之后其实已经开始转变,巴黎奥运会上她们其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光速打法。巴黎奥运会后基拉里转任美国男排国家队主教练,前男排国手埃里克·沙利文正式接任女排国家队主教练一职。这位52岁的世界级教练将带领球队踏上新的征程。沙利文曾是美国男排的主力自由人,身披5号战袍征战2000年和2004年两届奥运会。他的职业生涯不仅有丰富的比赛经验,还曾摘得1998年世锦赛最佳防守奖。退役后转型教练,先是在得克萨斯大学担任助理教练,后来担任美国男排近三届奥运会的领队。前任主教练基拉里的征战成绩可以说对沙利文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而且,美国女排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打球的队员不少,新生代,中生代,包括一些当年并未成为主力的老队员,都是上场就能打。
所以,当2024年世界女排联赛美国队三十人名单出来之后,可以说比起我们中国队的青春风暴的口号有过之而无不及。主攻8人:艾弗里·斯金纳、阿里·弗兰蒂、玛迪森·斯金纳、卡莉亚·拉尼尔、罗妮·琼斯-佩里、萨拉·富兰克林、洛根·埃格尔斯顿、麦肯齐·亚当斯;副攻8人:布里昂·巴特勒、安娜·道森、阿斯吉亚·奥尼尔、艾波·伊吉埃德、塞雷娜·格雷、莫莉·麦凯奇、蒂娅·吉默森、达娜·雷特克;接应5人:丹妮尔·库蒂诺、泰勒·米姆斯、斯蒂芬妮·萨梅迪、奥利维亚·巴布科克、洛根·莱德尼基;二传5人:乔丁·波尔特、珍娜·格雷、瑞秋·费尔班克斯、艾拉·鲍威尔、赛奇·卡阿哈艾娜-托雷斯;自由人4人:摩根·亨茨、莱克西·罗德里格斯、佐伊·贾维斯、劳伦·布里塞尼奥。
我们可以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美国女排13人名单做一个最直接的对比-主攻(4人):拉尔森、罗宾逊、普拉默、A·斯金纳;副攻(3人):华盛顿、奥格博古、雷特克;接应(2人):德鲁斯、汤普森;二传(2人):波尔特、卡里尼;自由人(1人):奥兰特斯;P卡:汉考克(二传)。这中间,拉尔森、罗宾逊都已经退出国家队,其他如普拉默、华盛顿、奥格博古、德鲁斯、汤普森、卡里尼、汉考克都没有进入世联赛名单。世联赛三位奥运成员波尔特、斯金纳、雷特克压阵。沙利文是准备把原有队伍全部推倒重来吗?我个人认为不是。美国女排作为洛杉矶奥运会东道主球队,不存在获得参赛资格的说法。所以,对沙利文来说,世联赛拿来练兵是最好的机会。世联赛的比赛,有机会和各支球队交锋,特别是大多数强队,都会有交手,这是最为关键的。
至于胜负,其实对美国队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所谓输球扣积分这一说我们可以反过来看。在不影响世联赛的参赛资格的情况下,扣除积分只会影响世界排名,如果一个队伍真的因为输掉比赛排名靠后,那么,相对来说,他赚取分数的机会更大。对世界排名靠后的队伍来说,一旦拿下排名比自己靠前的队伍,那就是赚大分。这就好比我们在阿灵顿站3:2险胜多米尼加队一样,对我们和多米尼加来说积分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和我们的这场比赛,我觉得沙利文的重视程度远超美国队和其他队伍的比赛。毕竟,巴黎奥运会小组赛上,我们是3:2拿下了全主力的美国队。前面我曾经说过,中国队和美国队其实在技战术和打法风格上表类似,都是走的高快拉开的路子,风格相似的对手的交手,打到最后其实也就是队员个人能力的比拼。
和我们交手的美国队队员中,就场上美国队的阵容来看,琼斯-佩里、富兰克林,副攻巴特勒、奥尼尔,接应库蒂诺、二传费尔班克斯以及自由人亨茨的这个阵容的竞争力还是很强大的。琼斯佩里上个周期也是美国女排国家队一员,攻守平衡,而且一传稳健,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一轮跳发球给我们制造了极大麻烦。前两局中国队间歇性崩盘其实就是从她的这一轮跳发球开始的。而富兰克林身高一米九三,其实是这个阵容的核心进攻队员,整场球我们对她的限制都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这个队员进攻有高度有速度,而且后排的一传还非常难得的不会崩,确实还是很有潜力成为一流边攻手的。亨茨的地面保障还是比奥兰特斯差了点经验,好多球到她的防守范围还是没起来,或者起来了效果也不好,这在后三局很明显。
费尔班克斯就显得比波尔特差得有点远,前两局美国队的顺风球时间,她整个的表现都是相当嗨,怎么传怎么有,而且加速能力也强。后三局最奇怪的就是当美国队边攻体能出现问题时她也跟着出现问题,特别是后两局的传球很多都是不到位的掉头球,所谓掉头,很明显就是二传传球出手那一刻的手指力量欠缺所致。而首发接应库蒂诺虽然进攻和拦网相当彪悍,但是这个队员特别喜欢踩线,但凡是她的后排进攻十有八九都是踩线,所以后来沙利文用米姆斯把她给换下,而米姆斯的进攻能力显然不如库蒂诺,所以这个阵容的进攻重心其实放在了左翼。美国队还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在于副攻奥尼尔。过去美国队副攻的背飞是被当成强攻用的,从奶奶级别的斯科特,到哈默托,再到如日中天的阿金拉德沃,都是二号位强攻下球代表人物。
奥尼尔显然很好的接班了这些前辈,相比巴特勒属于靠身高和力量,奥尼尔有着很好的弹跳和协调能力,二号位长背飞打得很有章法,虽然被庄宇珊单掐了一个拦网,但是奥尼尔的背飞球能力还是要在我们的副攻之上。这其实也说明,沙利文还是不愿意放弃副攻在右翼的进攻,毕竟,不是所有的接应都能像艾格努、博斯科维奇、瓦尔加斯、哈克那样从前排轰到后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