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得如火如荼,我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的魅力和举办奥运会的能力。
然而,这届奥运会还没有落幕,科学家们却已经开始担心起未来的奥运会了。最新研究指出,到2100年的时候,地球上恐怕只有一座城市还能够举办冬奥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全球变暖。冬奥会是冰雪项目,最需要的就是相对低温的天气。如果世界不断升温,那么满足低温条件的城市恐怕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无法举办冬奥会。
你可能会说了:冬奥会上的雪也不是非得自然产生啊,就算天气稍微暖一点,也可以用人造雪啊!比如现在的北京冬奥会,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完全使用人造雪的冬奥会,不是也办得挺好的吗?
你错了,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研究人员向一些冬奥会运动员进行过请教,请他们对包括雾、雪、冰、风、温度等一系列天气条件对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等等不同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最差的情况是完全无法举办比赛,最好的情况是可以安全、公平地让每一位运动员发挥出最高水平,然后请他们进行打分。然后通过运动员们的评分,研究人员可以判断一座城市举办冬奥会所需的条件。
结果很明显,即便雪可以人造,但如果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都无法达标的话,还是很难让一座城市顺利举办冬奥会的。在接受调查的运动员中,有89%的人认为气候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比赛,高达94%的人担心气候恶化会在未来为比赛增添困难。
而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能够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恐怕会越来越少。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便人类达成了《巴黎协定》的目标,此前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中也仅有13座城市仍然具备可靠的条件,2080年时还能剩下12个。
如果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稍微高一些,那么情况就会相当恶劣,到2050年时仅剩10座城市能够举办冬奥会,2080年时具备举办冬奥会条件的城市仅存8个。
再夸张一点,如果人类始终维持着高水平的碳排放,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可靠的冬奥会举办地将只剩下4个,分别是普莱西德湖(1980年举办了第13届冬奥会)、利勒哈默尔(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举办地)、奥斯陆(1952年第六届冬奥会)以及札幌(1972年第11届冬奥会)。而到了2100年,能够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恐怕只有日本北海道的札幌了。
这还是冬奥会,举办于冬季。至于冬残奥会,通常都是在每年3月举办,届时天气就更暖了,还怎么举办冬奥会?
所以,珍惜现在的冬奥会吧,或许留给人类享受冰雪项目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