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竟然有一个参加游泳比赛的选手差点溺死在水中,从此奥运会游泳比赛就增加了一个岗位:救生员。
21岁的埃里克来自赤道几内亚,因为当年奥委会为了雨露均沾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让所有国家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赤道几内亚濒临大西洋,全年干旱缺水,极度贫穷,是世界少数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0年的时候,埃里克在收音机里得知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他异常激动,跑到他们国家临时搭建的体育总局报了名。因为没有竞争者,她成了国家唯一的一位奥运会游泳选手。报完名他才后知后觉:妈呀,我还不会游泳呢。他们的国家没有一个专业的泳池,埃里克只得跑到河边让渔民教他游泳,但因为河里经常有鳄鱼和蟒蛇出没,就放弃了。几经辗转一个酒店愿意贡献出泳池,埃里克就每天在这个只有13米长的泳池里自我训练。奥运会开始前5天,埃里克和他的3名队友一起出发了,因为交通闭塞,他们花了3天的时间才到达赛场。
比赛前一天,他还不会换气不会转身,站在奥运村宽大的泳池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运动员,他拉住了一个“大高个”问他:“您会游泳吗?能教我怎么换气吗?”大高个耐心给他讲解了一番,然后说:“你好好练,我明天要比赛了。”“真巧啊,我明天也有比赛,你比什么?”“男子100米自由泳。”“我也是啊,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索普。”可比赛的时候,他刚出场就引起了哄堂大笑,他连泳衣都没有,直接穿着长衣长裤进入了赛场。有一位好心的教练给了他一套泳衣,就这样他穿着大一码的泳裤进入了专属自己的赛道。令人意外的是,同组的两位选手因为抢跳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他的这一组只剩他一个人。望着眼前的赛道,他懵了:这是50米的赛道吗?还得游来回啊。一时之间他成为全场的焦点,一声哨响,他闭着眼睛跳入了泳池,四肢不协调,大口喘着气,全程100米没有换一口气,脑袋一直仰在水面上,几乎是溺水式挣扎着游玩了100米。当他触摸到终点的那一刻,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最终埃里克以1分52秒72的成绩完成了比赛,耗时是冠军的两倍多,创造了游泳史上最慢记录。在他之后,奥运会上游泳比赛就多了一个岗位:救生员。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这个插曲可能只是感动就过了,可对于埃里克和他的国家来说,这一刻是被载入史册的。那场比赛,冠军是“飞鱼”索普,人们给埃里克取了个名字叫“鳗鱼”,他比赛的时候,飞鱼索普站在岸边看完了全程,然后对记者说: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事后,埃里克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很多人向他竖起大拇指并要他的签名,他震惊地说:我是不是要红了?当记者问他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坚持!因参加奥运会走红的埃里克回国后,经过努力成为了国家游泳队教练,如今东京奥运会上,赤道几内亚派出了5名运动员,其中一名就是游泳运动员。生活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与金牌和冠军无关,唯有热爱和坚持,是我们普通人交给生活最好的答案。拼过就是强者!致敬所有运动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