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既有竞赛,又有群众赛事活动,两者分别设有34个和23个大项。
34个竞赛大项包括游泳(游泳、马拉松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篮球、三人篮球)、拳击、皮划艇(静水、激流迴旋)、自行车(公路、场地、山地、自由式小轮车、竞速小轮车)、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场地障碍)、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体操、蹦床、艺术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帆船、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排球、沙滩排球)、举重、摔跤(自由式、古典式)、霹雳舞、滑板、攀岩、冲浪、棒垒球和武术。
群众赛事活动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比赛类设有19个大项,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气排球、毽球、轮滑、龙舟、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中国式摔跤、定向、空手道、门球、模型和保龄球。展演类则设四个大项,包括健身气功、太极拳、舞龙舞狮和广播体操。
香港将会承办八个竞赛项目,包括篮球(男子22岁以下组)、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及沙滩排球,以及一个群众赛事活动项目,亦即保龄球。此外,由深圳及珠海分别举行的田径马拉松及公路自行车赛事,计划以跨境形式举行,以展现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赛区)专题网站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香港特区代表团」专题网页
残特奥会开幕式
残特奥会闭幕式
📌广州
📌深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残运会)是全国性综合项目运动会,包含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运动项目;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奥会)旨在鼓励智障人士参与体育比赛。两个运动会通常每四年举办一次。
本届残特奥会共设46个大项,残运会占37项,特奥会则占9项。
第十二届残运会共有20个项目,包括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轮椅、聋人)、硬地滚球、自行车、皮划艇、足球(盲人、聋人)、盲人门球、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坐式排球、乒乓球、跆拳道、网球、轮椅击剑和铁人三项。大众项目共11个,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飞镖、象棋、围棋、轮椅舞蹈、跳绳、三人制聋人篮球、五人制聋人足球、旱地冰壶和越野轮滑。
第九届特奥会竞赛项目共九个,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滚球、足球、举重、轮滑、游泳和乒乓球。
香港将会承办四个残特奥会竞赛项目,包括硬地滚球、轮椅击剑和残奥乒乓球(TT11组)以及特奥乒乓球。此外,香港也会举办一个大众项目─轮椅舞蹈。
原安乐门街游乐场于2023年2月拆卸,以配合推展粉岭绕道(东段)项目。重置的安乐门街游乐场位于原址北面约150米,并已于今年4月12日启用。重置的安乐门街游乐场占地逾3,800平方米,其中极限运动场占地约1,600平方米,设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极限运动设施碗型场地及街式场地,让巿民体验极限运动的乐趣。
「极限运动」是一项难度较高、挑战性较大的组合运动统称。为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场地的使用者必须年满五岁;十二岁以下的使用者宜有成年人在场督导。此外,为加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所有使用人士必须详阅「极限运动场-使用者指引」方可进场。使用者亦须戴上配备安全索带并紧贴头部的保护头盔及穿着合适的鞋子。赤脚或穿着拖鞋者不得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