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届奥运会(1916年柏林奥运会)由于一战原因停办。
没有火炬传递。
没有火炬传递。
没有火炬传递。
没有火炬传递。
这届奥运会开始进行圣火传递。本届奥运会火炬由抛光处理的钢材料制成,在手柄部分下方绘有火炬传递的路线图。
第12届奥运会(1940年东京奥运会)由于二战原因停办。
第13届奥运会(1944年伦敦奥运会)由于二战原因停办。
这届奥运会使用过两种火炬,其中图片左侧的火炬为最后一名火炬手特制的火炬,火炬燃料中含有镁,使圣火火焰更加明亮。
火炬头部呈圆锥形。火炬头中部绘有装饰性的月桂树枝,另一面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手柄部分由木料制成,并涂了漆。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火炬式样模仿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火炬,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火炬为特制造型(图片左侧),燃料含镁使火焰更加闪耀。
1960年罗马奥运会火炬采用古典风格的设计,模仿古代火炬的样式。本届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首次进行电视转播。
1964年东京奥运会火炬呈圆柱状,火炬上有“第18届奥运会东京1964”字样以及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整个火炬高72厘米。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顶部带有与本届会徽和宣传画上同样的“Mexico 68”字样。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火炬邀请了1936年第一个火炬制造者克虏伯主持设计,燃料使用液化气,能燃烧15-22分钟。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以重量轻的铝制成,手柄部位设计为红色,头部设计成黑色以使火焰更为醒目。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火炬上写有“莫斯科奥运会1980”字样,火炬下方托架上有本届奥运会的会徽。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手柄部分以皮革制成,并套有环状金属装饰物。火炬上有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字样。
1988年汉城奥运会火炬顶部刻有两条龙的图案,并装饰有本届大会的会徽,手柄部分以皮革制成。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火炬造型呈流线型,手柄部分写有“第25届奥运会巴塞罗那1992”字样。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形状设计简洁,由一束直管组成,木质手柄位于火炬中部,外边套有金属环。火炬身的22根铝管代表着曾举办过的22届夏季奥运会,下方金属环上写有所有举办过现代奥运会的城市名字。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悉尼歌剧院的建筑轮廓、太平洋的蓝色海水以及飞去来器的弧线。火炬主体分为三层,分别象征着土、水和火。
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线条设计流畅,整个火炬呈卷起的橄榄叶状,金属和木质手把象征橄榄叶的两面。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祥云”图案,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顶部是三角形设计,全身均为金色。火炬上镂刻有8000个圆环,包含着向8000名火炬手的人生成就致敬的寓意。
2016年里约奥运火炬由再生铝和树脂制造而成,上面绘有5条不同色彩的曲线,分别代表大地、海洋、山脉、天空和太阳,同时对应巴西国旗的颜色。此外,火炬的整体外观轮廓也体现了“运动、创新与巴西风格”。
2020年东京奥运火炬造型的灵感源自樱花,颜色为“樱花金”,火炬顶部设计成花瓣状,奥运火种将从五个“花瓣”及中央“花蕊”部分点燃。火炬整体长度为71厘米,总重量约1.2公斤。火炬主要材质为铝材,采用了使用在新干线制造中的铝挤压工艺。
巴黎奥运会火炬整体呈香槟金色,以钢为材料,全长70厘米,每支重量约为1.5公斤。在设计语言上,火炬设计突出了“平等”“和平”和“巴黎”这三个理念。火炬整体对称的设计突出了“平等”的理念,其圆润的线条体现了“和平”的理念,而火炬下部水波纹的设计则代表了此次奥运会举办地巴黎的塞纳河。
火炬的设计师是法国人马修·勒汉纽尔(Mathieu Lehanneur)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