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四川成都正式申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3月13日-14日,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相关负责人对成都申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评估。考察中,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相关负责人听取了成都申办团队的陈述,实地考察了相关体育场馆设施情况,并与成都方面就赛事项目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3年5月,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在西班牙马德里公布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比赛项目,武术成功入选。这是武术首次成为世界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成都世运会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配置28个竞赛场馆,设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金牛区、武侯区、龙泉驿区、新都区、简阳市8个赛区。包括兴隆湖湖滨赛场、天府公园赛场等。目前,场馆布局已经确定,本届世运会没有新建场馆,27个竞赛场馆(场地)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巡回赛
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它与奥运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成都是中国大陆首个申办这项赛事的城市。
会徽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大熊猫、芙蓉花和中国结,以中国红、金沙黄、公园绿、熊猫黑、雪山白为主色调。作为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的重要标志,这一会徽有效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又凸显了中国传统元素和成都特色,彰显了“团结、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
“竹梦”意为“逐梦”,在设计上汇集了古蜀文明、公园城市、开拓创新、万千气象等核心理念,巧借造型、色彩、纹饰等细节传递世运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呼应火炬传递口号“牵手世运,点燃梦想”。
“竹梦”高72厘米,在造型设计上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融合竹节造型,既彰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寓意体育精神生生不息。顶部两叶竹芽优雅舒展,宛若热情的双臂,向世界传递着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和成都这座城市的友好情怀。
火炬的颜色以绿色和银色为主。绿色代表世界的底色,成都世运会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公园城市推窗见绿,与世运项目活力场景自然融洽;银色则象征科技与创新、速度与动力。火炬整体象征着中国时时逐“绿”而行、处处向“新”发力,与世界共赴未来。
火炬纹饰设计也是别具匠心:会徽居中醒目,成都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灵动跃然其上;出火口灵感来源于金沙遗址铜立人像太阳冠,底部则以三星堆凤鸟纹托举火炬,将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也向世界讲述着“缘”起天府的动人故事。
“吉祥物设计对特有的珍稀动物、代表性植物、非遗的工艺织物以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出土文物进行探索,并巧妙应用。”据成都市政府副市长、成都世运会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许兴国介绍,成都的芙蓉花瓣演绎成为大熊猫的内耳;蜀锦的质感与绿水青山融合,编织成吉祥物的服饰;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幻化成川金丝猴的耳朵;太阳神鸟纹则成为衣服的文化图案。
第1届 美国·圣克拉拉 Santa Clara 1981
第2届 英国·伦敦 London 1985
第3届 西德·卡尔斯鲁厄 Karlsruhe 1989
第4届 荷兰·海牙 Hague 1993
第5届 芬兰·拉赫蒂 Lahti 1997
第6届 日本:秋田 Akita 2001
第7届 德国·杜伊斯堡 Duisburg 2005
第8届 中国·高雄 Kaohsiung 2009
第9届 哥伦比亚·卡利 Cali 2013
第10届 波兰·弗罗茨瓦夫 Wroclaw 2017
第11届 美国·伯明翰 Birmingham 2022
第12届 中国·成都 Chengdu 2025
自首届世运会起,每届都有中国运动员参赛。在世运会赛场上,中国代表团多次送上精彩表现。在圣克拉拉世运会“元年”,中国代表团在羽毛球项目5个小项中获得4个冠军。在拉赫蒂,中国运动员在女子举重、蹼泳、技巧、保龄球和跳伞5个项目中获得19枚金牌、12枚银牌和7枚铜牌,排名第二。同时还在该届世运会上打破了3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