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结束后,会见记者时说道: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同理,不仅“中国梦”不能将“国家梦”与“人民梦”完全切割、剖分,在中美两国个人、国家梦想的实现上,也必然要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才可能并行不悖。在此背景下,无论中国梦还是美国梦,当然都只能是世界梦。
如此,重温曾经响彻寰宇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口号,无疑正当其时。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也让中国人的面孔成为世界梦想的名片。
国家之梦在以国家为主体的世界范围内必然迥然有别,但其内涵的实现与个人梦想在社会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方式并无二致,相异、相通本就是再自然不过的常态而已。唯一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这一百多年来所受的屈辱与数千年文明史之间巨大的落差激发出的复兴欲望必然驱使着中国决策者比西方人更加相信“更高、更快、更强”的意义。
实现国家富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国家维度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梦的实力特征。具体说来,国家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就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所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要达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梦想其实是中国的领导者期待洗刷1840年以来中国饱受侵略、欺凌的屈辱历史的直接反应,而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按照习近平的话说“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这个目标。”
正如习近平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梁启超在1902年撰写的《新中国未来记》中用诗句描述了对于中国未来的期望:“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国家的梦想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我们每个人具体的梦想才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没有普通人为梦想而做的坚实努力,就不可能有中国的进步和繁荣。而为每个普通人创造公平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也就成为国家“复兴”或者“进步”的必求之义。
6月6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在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就“中国梦”发表看法说:“其实中国梦,你有没有理解,那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这个中国梦的落脚点一定要落在个人身上,个人发展,个人成功,实现个人理想,无数的个人理想,或者公司理想都成功,也就实现了中国梦,是在个人基础上的国家梦。中国梦就是13亿个人梦的总和才是中国梦,如果脱离了个人梦,脱离了个人奋斗,单纯想中国梦就是国家,就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那这个梦一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一定不会有人为之,全面为之奋斗,这个梦想也不能实现。”
稳定的社会、公平的环境、个人的奋斗合而为一,就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必备条件。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只有让人人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让人人都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让“奋斗改变命运”成为全民共识,才能让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发展潜力最大发掘。唯有用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推进公平,打破目前存在的种种妨碍公平竞争的障碍,保障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才让每一个有梦者都能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惟其如此,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个体才有可能放开手脚追求自己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也是现代化之梦,之所以这一梦想让中国人感同身受,是基于所有中国人1840年以来共同历史记忆的沉淀。屈辱的近代以各种符号化的认知扎根于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心中,如同一根刺,时时泛起的痛感刺激着中国人用一个又一个进步去洗刷曾经的耻辱。但是,在世界主要国家已经走入后现代社会的时代,中国人最大的对手是有形的“帝国主义”还是自己社会转型期间层出不穷的新老问题呢?
曾经中国人的核心任务是救亡图存;曾经中国人的核心任务是独立自强;曾经中国人的核心任务是填饱肚子。而今,时移世易,“中国梦”的实现是否还仰赖于集体的抗争和牺牲?相信在时下的世界格局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中国,都不难做出理智的结论。
尽管中美两大文明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对于最具体、最直接、最简单的个人福祉的追求上,两国人民对于幸福的具体定义,恐怕相差不远: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友爱的亲朋,安稳的社会。在事关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上,中美两国人民的梦想本就是相通的。八十多年前,在亚当斯勾勒“美国梦”精神形貌之际,中国也曾经发起一场“中国梦”的大讨论。
八十年时光轮回,中美两国的梦想各自变化不大,不同的是,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梦也应步入从民族到个体的转变。如果真正的“中国梦”关乎每个国人,那么必然触手可及。而这并不是某些论者担心的“美国梦”复制,只是“中国梦”自身逻辑理性的发扬,纵然是在一个有着几千年集体主义秩序传统的文明古国之中,个人仍旧是集体无可辩驳的基础构成,个人的梦想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人类的梦想,国家的梦想的共识自然就是“世界梦”的先声。
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理论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改革开放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自由,更多的人可以去争取自身的个体幸福,恰是在这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个人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努力中,“中国梦”无比真切而立体地呈现出来——这反而是之前历次宏大政治运动所没有达成的。
个人、国家、世界,三者对于你我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概念之前,恐怕绝少人考虑,而今,我们重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绝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希望和您一起在回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