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太精彩了!”来自英国伦敦奥组委通讯部的高级经理埃玛·扬在开幕式结束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当记者问她最喜欢什么节目时,扬很是挠头地想了一会儿说她喜欢很多节目,比如开幕式刚开始的击缶表演,文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梦想》,都是她非常喜欢的节目。
从事媒体工作的英国人邓·克拉克对开幕式的感觉与扬一样,认为开幕式精彩没说的。“太棒了!不能再好了!简直太绝了!”克拉克几乎把能用的溢美之词说了一个遍。他告诉记者,他不光带了照相机拍照,还用手机录制视频,以至于手机都快没电了。
在被问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否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所启迪时,两位英国人都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面临挑战。
“我们的工作将会很艰辛,”扬说。
“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将难以超越北京奥运会,”克拉克说。
“中国太伟大,开幕式精彩、震撼!”
圣火点燃的方式没有让观众失望。李宁变身“太空飞人”绕着“鸟巢”圈顶的内圈环绕一周,在他的身后则用光电手段再现了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路线……
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终于开始了。对开幕式上精彩的表演、独特的创意、恢弘的画面,海外媒体的记者们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太伟大,开幕式精彩、震撼!”
“焰火真的很棒!”埃菲社主管加勒格在开幕式开始前就对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念念不忘,他告诉记者,“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因此,中国人所制作的焰火也应该是最精彩的。今天的开幕式没有让我失望。”
加上前面的两次彩排,路透社资深摄影编辑霍肖恩已经是第三次观看开幕式了。在摄影记者席上不停地按动着快门的霍肖恩说,他最关心的是开幕式上中国将以怎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来自比利时晚报的文字记者菲利浦则对开幕式前中国特色的民族舞蹈表演赞赏有加。他说,他们的报道重点不是开幕式的消息,而是感受开幕式的现场气氛。“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元发展让我大开眼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展示自己文化的一个大好时机,从今天的开幕式来看,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现场所展示出的悠久文化让我深深折服。”英国《每日镜报》记者奥利弗这样评价开幕式。
“就是再远的地方,也值得来”
“节目简直太精彩了。我今天不写稿子了,明天再写,今晚只看表演。”坐在记者身边的德国汉堡一家报纸的尼尔斯兴奋地说。说话时他的双眼一直盯着场内的表演,一刻也没有离开。“别说德国,就是再远的地方,也值得来。”他情不自禁地说。
BBC一位记者则对开幕式上画面所表现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在意。他表示,作为电视媒体,画面的冲击力是最重要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了他很多惊喜:“无论是刚开始的飞天,还是后来的活字印刷术展示都让我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日本朝日新闻社执行副总编佐藤吉雄特地提到了开幕式的安保工作。他说:“他相信中国有能力确保开幕式能够顺利进行。”8日的开幕式没有让佐藤吉雄失望。
兴奋
精彩震撼
香港各界看奥运会开幕式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8日晚在北京隆重上演。在相隔千里的香港,众多市民守在电视机前,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兴奋、精彩、震撼”成为香港同胞对开幕式最多的评语。
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郑耀棠表示:“我感觉奥运开幕式很有创意、很壮观,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用高科技形式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这寓意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不断吸收现代科技与文明的因素,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总裁邓淑德说:“我最喜欢和平鸽出来的那个场景,觉得同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世界和平,借助奥运彰显出这个意义。”
专题文字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电
万家华人社团祝贺北京奥运会开幕
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牵头,海外万家华侨华人社团8日齐向北京奥组委致电,祝贺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
贺电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骄傲,世界的自豪,是中华民族真正走上复兴之路的最新标志。奥运会的礼花,绽放出了中国人民迈向未来更大辉煌的五彩梦想。
奥运来到中国,世界来到中国,友谊走进北京,圣火洗刷了中国人百年耻辱,祥云照亮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前进征程,也照亮了千百万华侨华人沸腾的心。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产生贡献的丰碑。贺电还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伟大目标,这是一笔中华民族永不泯灭的精神财富和宝贵文化遗产,是华夏儿女实现民族团结、和平统一取之不竭的前进动力。祈祝北京好运,祝愿奥运成功。